第37章 關於學校和鄉村的探討
到了第二天,當李斯銳醒來的時候,葛長寧已經一早起了床,正在用電磁爐煮著麵條。李斯銳從上鋪爬了下來,揉了揉雙眼。
“教練,早上好。你起得好早啊。”李斯銳說完,從背包裏拿出了牙刷和毛巾,走進了洗手間。
“嗬嗬,習慣了。有時候周末想睡晚一點,但一到那個點就醒了。平時早上起來會在外麵的小操場上跑跑步,周末的話就會出去村裏麵跑跑,有時也會跑到鎮上去,吃完早餐又再慢慢跑回來。”
“教練,你一說到跑步,又讓我想起了在學校你不到五點就拉我們出來晨練的那段日子,人人都叫你是魔鬼教練,不過那段時光對我來說卻即難熬又充實。你的那句“如果你不能控製痛苦,痛苦就會支配你。”我至今都記憶猶新。”正在刷著牙的李斯銳停下來說道。
“你現在總算逃離那段痛苦的經曆了,應該感到輕鬆了吧。”葛長寧笑了笑道。
“那也不是教練,比起工作,我更願意在學校讀書。現在實習我深有體會,工作上的壓力和強度比起讀書和跑步訓練,難多了。”
“是吧,看來你這段時間的工作實習經曆確實讓你成長了不少哦。”
“是啊,我以前覺得舉辦一場馬拉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才發現要組織一場馬拉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及團隊合作去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確保一場馬拉鬆安全高效運行。”
“那這麽說來,教練當初訓練你們的強度也並沒有讓你們那麽痛苦嗎。”
“那點痛苦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真不算什麽。也多虧了教練那段時間的高強度訓練,讓我現在有了更強的抗壓能力。”
“你還別說,體育生的抗壓能力都比一般人就是要強。要不怎麽說體育生發生抑鬱症的幾乎沒有,因為運動是抵抗焦慮和抑鬱最有效的方法。”
“是嗎?我還真不知道哦。”李斯銳用毛巾抹了抹臉後說道。
“當然真的啦。斯銳,洗刷完了就過來吃早餐吧,麵條已經做好了。吃完早餐我們出去村子裏走走。”葛長寧說完,把做好的兩碗麵條端到了小桌子上。
“教練,平時你都自己做飯吃嗎?”
“是的,都是自己做飯吃。早餐一般就是煮個雞蛋麵、蒸條玉米吃什麽的。校長的辦公宿舍有做飯的廚具,他之前也一直叫我去他那裏做飯吃的,後來還是覺得不太方便,所以我就自己買了一個電飯煲和電磁爐。”
“其他老師也都是自己做飯吃嗎?”
“也不是,其他老師中午都自己帶飯吃,晚上他們都回家住的。”
“哦,是這樣。教練,那你每天待在學校會不會覺得很無聊枯燥。”李斯銳吃了一口麵後停下來問道。
“那倒不會,天天跟學生在一起挺開心的。而且這段時間經常要去家訪、調研,每天還要整理很多調研報告,怎麽會無聊呢。何況空閑的時候我也會出去村裏麵散散步,我還是挺喜歡這裏的。”
“教練,我是真佩服你。要是讓我天天待在鄉下我可能做不到。我還是喜歡在大城市工作。”
“每個人的生活經曆,工作閱曆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這很正常。”
“嗯,可能也是這樣吧。”李斯銳若有所思的說道。
吃完早餐,李斯銳從葛長寧的宿舍走出來的時候,才真正看清楚了桃源小學的模樣。在李斯銳的感覺裏,桃源小學寧靜而祥和的坐落在大山深處,沒有大城市裏小學建築的那樣鮮豔奪目,樸實幹淨的教學樓,極不起眼的煤渣小跑道和泥土小球場看起來卻很有風骨和力量。
“這就是桃源小學的全麵貌啦,學校很小,但是這裏卻寄托著全村人的希望,鄉村小學的基礎教育、人生觀教育奠定了他們以後的讀書路。”葛長寧走到李斯銳的身旁說道。
“嗯。教練,盡管我沒經曆過這樣的讀書環境,但是我能感受到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實屬不易。”
“這些孩子們基本都是自己走路來上學的,很多父母都在外麵打工,家裏就是老人家在帶,他們還要幫家裏做家務、幹農活、種果樹這些,很多孩子都夢想有一天能夠走出這裏的大山。”
“這些小朋友一定很能吃苦。”
“是的,比起城裏的小孩,他們更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也更早的學會獨立。學習基礎可能會差點,但是他們骨子裏都是很好強的,自尊心會很強,當然也會比較敏感一些。有時候跟他們在一起待久了,他們心裏就會有很多話想傾訴給你聽。”
“教練,我想你一定能夠感同身受的體會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你既是他們的老師也是他們的知心朋友”
“有時候既要像老師一樣的嚴厲,有時候也要像朋友一樣跟他們溝通交流。”
“教練,學生真是佩服你。你既是一個嚴師也是一個益友。”
“這是一個老師的基本要求。走,我們出去走走,這裏滿山都是桃樹,到了三月份,整片山坡都是桃花盛開的場景,非常漂亮。”葛長寧拍了拍李斯銳的肩膀說道。
“是嗎?看來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賞花季節了。”
“沒事,明年三月份可以來再來。”
從桃源小學出來,一路沿著鄉村小道行走,葛長寧帶著李斯銳一路沿途看著鄉村原生態的美景,一路在交流著。
“看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再看到這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感覺有一種很放鬆的狀態。”李斯銳指著眼前的一片水稻田說道。
“在我看來鄉村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和人的心情,把人浮躁和不安的心能夠安靜下來,這是鄉村跟城市最大的不同。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總喜歡回歸自然,就是希望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能夠得到舒緩。”
“嗯,確實,我現在就能夠感受的到。”
“以前很多人走出鄉村,是為了生存和發展,現在很多人想回來鄉村,是因為家鄉這裏的青山綠水。如果鄉村能夠振興起來,其實很多人還是會願意選擇留下來的。”
“葛老師,你覺得鄉村振興除了靠農業,還有其他產業可以發展嗎?我想很多年輕人還是不想像父輩一樣繼續耕田種地吧。”
“你說的沒錯,所以年輕人都想著出去外麵打工也不願意留在這裏,留在這裏的大部分是老人。靠農業真的滿足不了很多人的物質生活,因為隻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它不賺錢。”
“那這山坡上麵的那些桃樹能夠帶來更多的收入嗎?”
“比起種田的話,種植桃樹可能產生的收入要好一點,隻是調研中發現很多時候年輕人覺得種植水果產業的周期太長,要付出太多,但一年卻隻收成一次,風險也高,不穩定。”
“其實應該來說還是收入太單一,沒有多種賺取收入的渠道。”
“是這個道理,所以這麽美的地方,怎麽挖掘出更多的附加值的產業出來,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地方。我這次過來這裏,一個是因為支教,還有一個就是省體育局那邊有個文件就是如何通過體育+旅遊的方式去帶動鄉村振興發展。這也是我調研的一個課題,我想這麽美的地方,沒理由不讓更多人來這裏旅遊消費,同時也能帶動鄉村的振興發展。對於我這個田徑教練來說,我覺得這裏就是一個休閑跑步的旅遊聖地。”
“體育+旅遊?現在我們公司打造的城市馬拉鬆項目也是往這個戰略方向去發展,未來我們會更多的往三四五線城市的地方去舉辦馬拉鬆項目,帶動全民健身的同時,也帶動城市旅遊的發展。正如教練所說的鄉村的體育+旅遊,我想這也是一個細分的市場吧,就看以後有沒人願意去開發。”
“你說的這個倒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由專業的馬拉鬆運營公司來運作這樣的賽事,你像城市馬拉鬆、越野跑、鐵人三項這些都是細分的體育產業,還可繼續細分到鄉村馬拉鬆這樣的產業。”
“嗯,隻要有足夠的市場,我想總會有公司願意去開發的。”
“是的,有這個理念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有沒這個市場。但是如果能夠通過體育+旅遊的方式帶動鄉村振興發展我想也會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回來鄉村創業發展。”
“嗯,教練說得有道理。我也相信這個理念事可以去實現的。”
“希望以後你和公司團隊的人能夠開發出更多精品的賽事,到時教練也去報名參賽。”葛長寧笑了笑道。
“學生期待有一天能夠和教練一起奔跑在馬拉鬆的賽道上。”
沿著鄉村小道、山坡,葛長寧和李斯銳一路走走停停的交流探討著,對於鄉村的風景,對於鄉村的振興發展,兩人都想到了一種共同的理念,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在桃源村裏實現,葛長寧心裏也一直在期待著有那麽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