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膽> 第168章 翻過來看一眼行不

第168章 翻過來看一眼行不

  趙維是真沒想到,離心機這麽容易搞定的嗎?


  愣愣地看著趙鼎手裏的風哨,還有王瑜好久,直到柴火妞兒得意的向他一揚下巴,趙維這才回過神來。


  “臭丫頭,算你立了一功!”


  “哼!”王瑜傲嬌地別過頭去,不領情。


  可趙維卻是沒那麽淡定,幾走衝到王瑜和小趙鼎麵前,露出一個狼外婆式的標準笑容,“嘿嘿嘿,兒砸!把這個給你爹玩玩唄!?”


  說著話,上手就搶。


  小趙鼎突然被親爹搶了玩具,愣神了半天,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王瑜趕緊去哄,連在屋中的黛西婭都被孩子的哭聲驚了出來。


  結果出來一看,趙鼎手舞足蹈的在哭,那個不著調的爹正捧著趙鼎的風哨,在那轉啊轉啊轉的。


  老約翰也湊過來,看著寧王在那轉啊轉啊,轉的。


  “此物便是殿下說的離心機?”


  趙維腦子還是懵的,“大概好像也許差不多,就是吧?”


  老約翰一震,“那這麽說,就能分離殿下說的那種血清?”


  趙維又好好研究了半天,“好像沒啥問題。到劉德柔那偷個水晶管子,把人血倒裏麵,綁在這上麵就轉!?”


  說的他自己都不信,怎麽可以這麽簡單?


  老約翰可不管他信不信,一聽有戲,撒腿就跑,“我去搶!”


  “回來!!”趙維趕緊叫住他,“你急什麽?”


  “啊?”老約翰愣在那,“殿下不是說可以嗎?”


  趙維,“你以為分離了血清就夠了?”鄙夷地瞪了一眼老約翰,“這是個技術活兒,很複雜的,分離血清隻是第一步。”


  一邊說,一邊終於把風哨還給了小趙鼎。


  頗有幾分技術大拿風範的認真道:“這個東西可以分離出血清,可是,離辨認血型還遠著呢!”


  “還差什麽?”


  “還要顯微鏡。”


  “那何為顯微鏡?”


  趙維一咧嘴,來了精神,“那東西我跟你說哈,可是複雜了高精尖技術,劃時代產品。”


  “可將眼前事物放大百倍、千倍,甚至萬倍。可向世人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探究人間至理。”


  老約翰聽的一愣一愣的,“世間竟有如此神物?”


  “有個屁!”趙維瞪眼,“再給你們一百年,你們也造不出來。隻存在於本王的想象之中,難以現世啊!”


  “我跟你說啊,可複雜了,本王也隻能想到它是什麽樣子,有什麽用。但對如何製造,卻是全然無覺。”


  老約翰一翻白眼,“剛才那個什麽勞什子離心機,殿下也是這麽說的,可不就是個孩子玩的風哨嗎?”


  “呃。”趙維一窘,“這個不一樣,肯定沒人行。”


  結果,就像老天和他過不去似的,剛說完,趙友欽就蔫頭耷腦地進了後院,懷裏還抱著一件事物。


  “殿下,友欽愧對重望!”


  趙維這正和老約翰吹呢,一看趙友欽那個熊樣兒,咋了?讓人給煮了啊?


  “這是怎麽了?”


  趙友欽,“殿下囑托的望遠鏡,失敗了!”


  “失敗了!?”趙維一顫,“不是說馬上就成功了嗎?怎麽就失敗了呢?”


  結果,老趙差點沒哭了。


  “咱也不知是何原因,咱就是按照之前想好的造的,但是但是這玩意”


  一邊說,一邊把手裏一頭大一頭小的圓筒子提給趙維。


  “但是這玩意不但看不遠,而且看的更近了!”


  趙維接過一看,這就是個單筒望遠鏡的造型,由兩節銅管組成,內裝兩片透鏡,甚至在中間位置還有可以伸縮的活環,用來調節對焦距。


  趙維一看,“沒錯啊?”


  用小頭兒往眼前一對,好吧,啥也看不見,白花花一片。


  “你這哪出問題了?”


  趙友欽一拍大腿,“不知道啊!兩塊凸鏡打磨的完美無暇,浪費了不少水玉才得到。可是,一裝進去,就看不遠了。”


  “兩塊凸鏡?”


  趙維琢磨了一下,光學上的事兒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懂,但是他知道,有凸鏡就肯定有凹鏡吧?會不會是趙友欽從一開始就搞錯了?


  “大孫子啊,要不,你換凹鏡試試?”


  “凹鏡?”趙友欽愣了愣,隨之搖頭,“難!”


  “為啥?”


  “因為打磨凸鏡已經是極難的手藝,凹鏡我沒磨過,也想不出怎麽能把水玉鏡磨成均勻的凹麵。”


  趙維一聽,明白了。


  這個年代,打磨凸鏡還不是問題,但是凹鏡的工藝難度太大,趙友欽做不出來。


  事實也確實如果。


  趙維欽的光學知識裏確實沒有凹鏡的折射原理,因為他就沒有凹鏡。


  “想想辦法。”趙維又開始安慰趙友欽,“總有辦法解決的。”


  “好吧!”趙友欽也隻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對了。”趙維擺弄著銅皮筒子,看了半天,“你不說越看越近嗎?怎麽啥也看不見啊?”


  結果,不提還好,一提這事兒,趙友欽更鬱悶。


  把望遠鏡從趙維裏手奪過來,哐的一聲,大頭衝下立在石桌上。


  “看吧!”


  嚓,趙維沒撅過去,你這太近了點吧?


  伸頭一瞅,趙友欽那邊來了句,“看見了吧?”


  趙維眼不離鏡,“沒有,黑的。”


  “你歪著點,漏點光進去。”


  趙維如其所願,歪著筒子讓光線射入,再看結果傻眼了。


  我去你大爺的!


  抓著望遠鏡就蹦了起來,落地就跟丟了魂似的呆呆地看著趙友欽。


  弄的院中所有人都看過來,“怎麽了?”


  “沒沒事兒!”


  趙維瞪著眼珠子,緩緩拿著望遠鏡再次低頭看,這回還調了調焦距。


  騰的一下,又站直,立正。


  趙友欽直皺眉,“這是怎地了?不就是大了點嗎?”


  趙維:“這哪是大了點?這特麽是大了去了!”


  石桌上一粒小小的沙粒,在“望遠鏡”下有拳頭那麽大,你說是大了點兒?


  沙粒上的附著的灰塵都看的清清楚楚,你跟我說是大了點兒!?

  趙維怔怔地看著趙友欽,說出一句啪啪打臉的話,“你這不是望遠鏡,你這是顯微鏡啊!”


  趙友欽沒明白,顯微鏡?殿下還挺會起名兒的,確實顯微


  之前他試過,起碼能把眼前物體放大一百多倍,極限應該有二百倍了。就是到那麽大的時候就有點花了,看久了會暈。


  總之,一百倍是沒問題的。但是得固定住。這麽手持的情況下,一百倍都達不到,晃來晃去更暈。


  但是,這玩意有啥用?又看不遠,白瞎了兩塊上等水玉。


  可是,趙友欽不知道,不代表老約翰不知道,聽趙維一說,“什麽玩意?顯微鏡!?”上去就從趙維手裏奪了過來。


  “我看看,我看看!”


  趙維則還是懵的,心說,這是咋的了?這就是高科技?就是劃時代的產物?

  先有離心機,後有顯微鏡。


  沒錯,這個單筒望遠鏡按上架子固定住,就是顯微鏡。


  ————————


  其實,趙維哪怕有那麽一點點的光學基礎,他就會知道,不但趙友欽的望遠鏡沒有做錯,而且顯微鏡的原理其實也沒那麽複雜。


  後世日常所用的望遠鏡,確實是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的組合。原理就是物體的影像通過凸透鏡的聚焦,之後再由凹透鏡散射進人眼。


  這種望遠鏡的學名叫伽利略望遠鏡。


  而趙友欽這種兩塊凸透鏡的組合,也可以起到望遠鏡的目的,原理隻在於兩塊凸透鏡的距離變長了,光線在經過第一塊凸透鏡聚集之後,在鏡筒內對經過焦點,再散射向第二塊凸透鏡。


  因為上下光線的顛倒,所以入人眼之後,看到的影像是反著的。


  這種叫開普勒望遠鏡,大航海時代的單筒望遠鏡正是這種。


  那麽問題來了,趙友欽的方向沒有錯,可為什麽沒有得到開普勒望遠鏡呢?


  嗬嗬,因為老趙同誌把兩塊鏡片裝反了。


  但凡趙維或者趙友欽沒被大小頭的單筒給禁錮了思維,天然地認為就該從小頭往大頭看。


  但凡摸過它的人手欠點,調皮地從大頭兒往小頭兒看。


  但凡趙維多上幾天初中,也不會讓老趙同誌為了磨出一片凹透鏡,差點謝頂。


  但也正因為趙友欽把折射率不相同的兩塊凸透鏡裝反了,也就得到了雙凸鏡的另外一種組合——顯微鏡!


  有些事兒就是這麽奇妙,有有心栽花的求不得之苦,也有無心插柳的成蔭之福。


  趙維要望遠鏡打仗,結果弄出個顯微鏡。


  更別說,前一秒還在跟老約翰信誓旦旦地說什麽,“顯微鏡?不可能!”


  可下一秒,趙友欽就抱著顯微鏡進門了。


  你說這是巧合?


  不是,趙維覺得,這是老天開眼了。


  千萬別小看這麽一個看似沒有望遠鏡實用,在這個時代也沒有大應用的東西。


  它被譽為科技發展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可不是沒有道理的。


  它幾乎可以應用到所有領域,也幾乎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工具。


  有了它,老約翰可以真正的開始研究血型,進而實現輸血。


  有了它,王勝可以看到微生物。即使看不到細菌,也能從根本上了解為什麽手術要消毒。


  有了它,黃道婆可以直接觀察陸地棉的細微結構,改進紡織技術。


  有了它,甚至能看到水裏有多少寄生蟲,牙縫裏有多精彩,臉上有多少蟎蟲,進而改變這個時代的飲水和衛生的習慣。


  有了它,劉德柔這些化學人才,甚至是鐵匠,可以直接看到物質的微觀結構。起碼能知道鯊魚骨到底有什麽用,更能從鋼鐵的結構排列中看出好鋼為什麽好。


  趙維來到大宋這幾年,悟出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

  古人從來不缺智慧和創意,他們缺的是了解世界的途經和更廣闊的視野。


  而望遠鏡和顯微鏡,一個,可以讓人抬起頭來仰望星空,在認識宇宙的同時,也自醒渺小。


  另一個,則是可以讓人低頭入微,探索這個世界的本質,生命的起源。


  而現在,顯微鏡有了!

  隻是有點遺憾,你就不能大頭兒朝上地看一眼唄?


  。


  今天好累下午一直沒寫,發的晚了,抱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