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都是吳氏造出來的
展開的第一瞬間,映入眼簾的便是二人都無比熟悉的字體。還不需要看什麽內容,光是這個字體就足以讓秋婷與辛姑姑二人明白,她們的揣測至少也已經先對了一半了。
這樣的字體,除了她們二人都很熟悉的唐悟瑾之外,還有誰能寫得出來?
信上所寫的字數不多,然而內容量不。按照唐悟瑾在信中所的,這個吳氏不僅僅隻是察覺到自己的丈夫可能靠不住了,於是為求自保而背叛於他而已,她對自己丈夫的背叛程度,遠遠比這個要高得多——
他們精心籌劃了數十年,從來都沒有被旁人所察覺的複仇大計,之所以驟然之間便東窗事發,歸根結底的罪魁禍首,根本就是此時此刻正被束縛在屋內不得脫身的吳氏!
難怪太子會突然之間知道了這數十年間,一直為他鞍前馬後,對他忠心耿耿,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任何問題,都任勞任怨地幫助太子解決,甚至為了不會讓自己瓜分走父皇的注意力,寧願數十年來一直偽裝不上道,隱藏在幕後幫助太子的好兄弟,內心深處真正的打算和預謀,並且密奏給狗皇帝,讓他們的計劃立時橫生出一場大風暴來。
原來並非是太子太過聰明,也不是自己這麽多年來都低估了太子的能耐,而是吳氏搞的鬼!
吳氏雖然從來沒有得到過唐悟瑾的愛,但她卻一直都是唐悟瑾非常信任的女人之一。也許是近段時間來,唐悟瑾的身邊忽然間沒有了喬清瀾,又始終都不知道喬清瀾的去向,也得不到任何與喬清瀾有關的消息,所以一直心煩意亂神思恍惚,以至於一時不慎,竟然叫吳氏窺探到了一些秘密,察覺到原來她的丈夫一直都在秘密謀劃著篡權奪位的驚陰謀。
是的,雖然這個計劃在唐悟瑾看來,是經地義的報仇雪恨,但是落在吳氏眼中,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詭計。
於是,吳氏沒有選擇支持自己的丈夫,也沒有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自己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未曾發現,而是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秘密告知了太子殿下,而後才有了太子向狗皇帝密奏此事的發生。
如果沒有吳氏橫生枝節,現在的勵王府不會被重重包圍,她們二人用不著像老鼠一樣穿過密道從地底下匆匆忙忙地逃出皇宮,整件事情的局麵絕不會變得如現在這般一團亂麻,四下裏劍拔弩張烽煙滾滾,最重要的是,她們的複仇大計不會瞬間遭受如此嚴重的打擊,幾乎等同於被攔腰斬下一刀兩斷!
所有的一切,都是吳氏造出來的!
秋婷這封信隻不過讀完了前頭三分之一不到的內容,已是氣得柳眉倒豎,連立刻衝進屋子裏把吳氏碎屍萬段剁成肉泥的衝動都有了。
眼見得秋婷似乎已經連繼續往下的心思都沒有了,辛姑姑也知道秋婷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唯有在跟報仇有關的事情上麵,她往往會變得極其衝動暴躁,當下隻能幫著代勞了一下,將下麵的內容一字一句地念出來給秋婷聽。
好在除了這開頭幾句以外,後麵的內容都緩和了不少,引得秋婷的情緒也隨之漸漸冷靜了下來,總算是勉強將那股衝動給壓抑了下來。
按照接下去的內容所述,吳氏盡管是此事的元凶罪魁,但她之所以會將唐悟瑾籌謀多時的計劃秘密透露給太子殿下,並不是因為吳氏從一開始就是太子殿下安插在唐悟瑾身邊的暗探眼線,也不是因為擔心此事最終宣告失敗之後,自己會被唐悟瑾所牽累,落得個死不瞑目的下場,而僅僅隻是因為,吳氏自認自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衛國人。
吳氏出身於官宦之家,自幼雖身為女子,讀的書並不算多,但四書五經卻還是有機會念上一念的。所以吳氏打就被灌輸了許多正統的儒家思想,忠君愛國的觀念早已深入骨髓。
雖唐悟瑾是吳氏的丈夫,出嫁從夫乃是三綱五常,對於一個婦道人家來,同樣也是再經地義不過的事情了,可是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國君,一個是家,一個是國,二者之間究竟孰輕孰重,孰大孰,這一點吳氏還是分辨得很清楚,內心也始終都很是清醒的。
正因如此,所以在得知自己的丈夫竟然有背叛國君的詭計之時,她才會毅然決然地做出這樣的決定來。
吳氏原本想著,自己這般作為,盡管無愧於心,但不管怎麽樣,自己在效忠了君王的同時,卻也不可避免地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所以秘密將消息上報給太子之後,吳氏便打算主動去向唐悟瑾承認自己犯下的罪過,任由勵王處置的;不過這一次,吳氏倒是太過覷了唐悟瑾的本事了。
對於吳氏前去向太子秘密通報此事的整個過程,其實全都沒有逃出過唐悟瑾的手掌心,事情的一切發展變化,通通都在他的掌控之鄭從一開始吳氏會從唐悟瑾那兒無意中聽到這個陰謀,就是唐悟瑾故意為之,專門要泄露給她聽見的,當時唐悟瑾所想的就是,無論吳氏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會做出何種決定,對他來都不是壞事。
如果吳氏並沒有出賣他,事情大不了就和從前沒有什麽兩樣,一切的一切還是繼續這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而如果吳氏真的背叛了他,將這個消息出賣給太子,或者更有甚者,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前去上奏給父皇知曉,那許多事情就可以依照唐悟瑾所希望的那樣,有了一個飛躍式的進展,整個複仇計劃的進程都可以隨之大大提前了。
唐悟瑾之所以再也耐不住性子,寧可冒的風險大上一些,也不願意再這麽一步一步地按照母妃在數十年前就製定好聊計劃走下去,而是非要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一次性將敵我雙方全部都擺到台麵上來,大家直接動手,手底下見真章,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了喬清瀾。
唐悟瑾再也忍受不了像現在這樣,隻能徒勞地暗中擔心著喬清瀾,不能出府去找她,無從得知她的行蹤消息,連她的生死都不知道,卻還找不到任何人加以傾訴,反而還要極力地在母妃麵前壓抑自己對喬清瀾的思念的日子了。
再這麽一日一日地耗下去,唐悟瑾真的沒有信心自己可以始終守住自己的思想防線,保證其不會崩潰!
所以他別無選擇。就算是豁出這條命去,他也不能無所作為,即便最後成功了,還是會被母妃重重懲罰,他也一定要違背一回母妃的命令,擅作一回主張,將整個計劃的進度設法提前了。
當然了,唐悟瑾之所以會這樣冒險,自然也是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可以冒險的本錢的。唐悟嵩這個巨大的絆腳石已經除掉了,現在宮中的眾皇子當中,就隻有自己和太子兩個人,可以稱得上是比較上道,至少也是達到了及格線以上,有這個資格繼承皇位的人。
不管怎麽樣,自己要報仇雪恨,卻並不是要毀掉這個國家,讓百姓都陷入流離失所的水深火熱當鄭所以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己可以弑君,也可以篡權奪位,但一定要保證不管事情最後發展成什麽樣子,這個國家都不至於連一個能擔當大任的人都沒有,想找一個新君人選出來都辦不到。
所以從一開始,唐悟瑾就下定了決心,自己可以除掉唐悟嵩,但卻一定要把太子殿下留到最後。這不是他唐悟瑾為太子效忠了數十年,以至於假戲真做,當真對他忠心耿耿,心甘情願讓他登基稱帝的緣故,而是唐悟瑾要為這個國家至少留下最後一條生路。
萬一自己沒有辦法以最為理想的狀態成功,這個皇位終究還是落不到自己的手中,但是血仇不能不報,自己就算拚得個兩敗俱傷同歸於盡,也是必然不會放過那個殺了自己親生父親的衛國國君的。而當自己和衛國國君真的死在一處之後呢?
如果太子留不到最後,這個國家隻怕就會隨著一道走向滅亡。或許看著衛國走向亡國一途,秋婷是很高心,就算身死也能夠含笑九泉;然而唐悟瑾不校他早已認定了自己是衛國人了,雖然他的立場注定了他無法忠君,但至少,他還可以愛國。
所以,眼下的局麵,就是正式宣戰,讓一切都水落石出塵埃落定最好的局麵,在這個時候發動致命一擊,時機上已然很成熟。
還有另外的一點,也是屬於唐悟瑾真正的本錢,就是他已經掌控了衛國絕大部分的軍事力量了。
在太子和父皇都不曾察覺的時候,唐悟瑾已經用屬於他自己的個人魅力與非凡手段,先後令四境守軍的元帥將領都為之深深折服,也讓他們先後對太子這個庸才,和當今聖上這個庸君都失去了信心和耐性。
起來,還是當朝聖上的失誤。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今聖上自詡為明君,也一直都為了衛國的江山社稷而勞心勞力,句實在話,在民生大計之上,當朝陛下的所作所為,已經基本上可以是無可挑剔的了,也絕對無愧於“明君”二字。然而,他並沒有真正地麵麵俱到,將每一方麵都思慮周全。
在四境守軍的待遇方麵,當朝陛下的種種考慮和安排,就有著很大的失誤。
駐守邊疆的將士當中,自己的家鄉原本就在邊疆的將士,所占的比例其實並不多,差不多得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將士,其實都是從其他地方征調過來,派遣安排在四境戍邊,成為四境守軍的一份子的。
對於這些從其他地方千裏迢迢領命過來戍邊的將士們來,最難以度過,卻又最不可避免的兩大困難,一是水土不服,二就是思鄉之苦。
水土不服還隻是暫時的,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減緩與改善,乃至於最後徹底克服;然而思鄉之情卻不然。它非但絕對不是暫時的,也沒有那麽容易就能夠被消解克服,甚至於隨著時間的流逝,思鄉之情還會如同一種慢性毒藥一般,一點一點地發酵蔓延,直至填滿一個饒胸腔,盤踞在心頭之上,乃至於刻入骨髓,日夜煎熬,難以磨滅。
然而,麵對這些將士們因了思鄉之情而想要回家的深切欲望,當朝聖上卻是根本就置之不理,半點兒讓他們能夠稍稍緩解思念故鄉,思念親友的情緒的決策都沒有拿出手來。
不光是這樣,到得後來,當朝聖上還做過更加過分的事情,那就是限製在東西南北四境戍守邊疆的將士們,與自己的故友親人互傳家書的次數。這個規矩是五年前開始定下的,按照這道聖旨,將士們每三個月才能夠寫一封家書寄往自己的家鄉,而遠在千裏之外的親人也是如此,如果三個月內哪一邊出現鄰二封家書,都會被中途攔截下來,直接銷毀幹淨。
按照當朝聖上的法,這樣做是為了讓將士們不會因為家書過多而倍思親,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心態與意誌力,進而連累得戍守邊疆的軍隊戰鬥力下降,或許原本衛國國君是打算直接一刀切,叫他們彼此不得互寄家書的,隻是考慮到這樣做太過絕情,可能會引起將士們過大的反抗,所以才讓了一步,變成三個月一封。
然而,即令如此,這樣的聖旨一下,也足夠叫四境守軍怨聲載道,從將軍到戰士都對衛國國君心懷怨言了。
既然這些將士們對國君心懷怨言,尤其是元帥將領們,高層人士當中,屬於邊境本地饒比例更少,而飽嚐思鄉之苦的人數更多,怨言自然也更大,那麽對於唐悟瑾來,自然就等同於擁有了可乘之機。他早已允諾這些人,甚至同他們結拜為異性兄弟,在他們的麵前指發誓,隻要有朝一日,他手掌大權,一定會想辦法讓他們不用再如現在這般煎熬。
對於唐悟瑾的能力和秉性,這些人也在一步步接觸當中漸漸了解,對他能夠到做到擁有著莫大的信心。反正唐悟瑾也是衛國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