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6章 回家去
休養了幾天,費若香覺得好多了。
當然,這也是多虧了梁錦山的悉心醫治。
在這幾天裏,費大柱也了解到了很多,他知道方行書背信棄義,傷害了費若香。
“丫頭,你跟爹回去,就是拚了這條老命,爹也要為你討回個公道。”
費大柱為閨女打抱不平,他歎息道:“爹一早就和你說過的,這個男人不可靠,你卻偏偏不信。吃了些虧,倒也不是件壞事。從今以後,你可要擦亮眼睛看人,切莫再被騙了!”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女兒也不想再提。至於方行書,以後再見麵就是陌生人了。”費若香倒是很能想得開,她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我跟爹回家,快過年了,別人都是一家團聚,我也應該陪著爹爹。”
有些事情已經沒有了退路,若是再繼續糾纏,沉浸於所謂的美夢之中。
到頭來,隻會誤了自己。
費大柱的歎息聲不斷,“你能想明白這些,爹自然是高興的。”
隨後,他又向宋珍娘和大胡子道謝,“這些天以來,多謝你們對若香的照顧。若不是剛好遇上了你們,若香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也多虧了公子接我來此處,能夠讓我見到若香,成全了我們的父女情。你們二位的大恩大德,我費大柱這一輩子都不會忘。”
說出這些話時,費大柱也是老淚縱橫。
他心裏有著太多的悔意,卻也知道說的再多都是無用的。所以,他才希望能夠盡可能的去彌補,不會再讓費若香吃苦頭。
宋珍娘急忙說道:“其實,若香也幫了我們不少。能夠遇見她,結識她這樣的好姐妹,也是我的榮幸。我和若香,我們是要做一輩子好姐妹的。”
她這些話完全是發自於真心,費若香當然是清楚的。
“感激的話我就不多說了,珍娘對我的恩情,根本不是這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能夠和你做姐妹,我這一輩子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費若香的眼淚決堤,這幾天她已經流了太多眼淚。
一開口,淚水就會止不住的下落。
“好了好了,哭什麽?”宋珍娘拍了拍她的肩膀,“你這次回家以後,就不要再想那麽多了。回頭我會在府城開一個煥顏坊,交給你來打理。至於我們,總是會有見麵機會的。”
費若香點了點頭,她笑中含淚,眼睛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
即便是沒有了對那個人的期待,她也應該好好活下去。
在這個世上隻有一個方行書,卻也隻有一個讓費若香傷心的他。
梁錦山再次前來,他在昨日就已經確定了,費若香已經安然無恙,沒有大礙了。
可是,他還是來了。
要問為什麽,當然不是為了行醫問診,而是為了來看費若香一眼。
隻看一眼,便是足夠了。
若是不來,他這一顆心如何能夠平靜安穩?
此時此刻,梁錦山就站在一旁,像個局外人似的。
他和費若香的緣分就這麽多,已經用盡了,他要怎麽做,才能夠換回一二。
終於,費若香還是看到了他。
“梁大夫,多謝你為我治病。日後若是有機會,我必定會報答!”
費若香的語氣聽起來很是感激,可是其中的疏離之意也是非常明顯。
她已經在男人身上吃了虧,也決定了不會再染指情愛。
就算是明知道梁錦山對她的情意,她也隻能夠保持距離,當做什麽都不知曉,什麽都不明了。
梁錦山愣了愣,他隨後又很快說道:“這些不過是醫者本分罷了,費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他的麵容清俊,和費若香說話之時,由於內心比較激動緊張,臉上就多了一層淡淡紅暈,更是讓他顯得英俊。
這時候,費大柱也注意到了梁錦山。
其實,他這幾天也看出來了,梁錦山對費若香很好,而且不僅僅是一個大夫對病人的好。
看著梁錦山,費大柱總覺得比方行書順眼多了。
以前看方行書,他總覺得那人是個酸秀才,憑著自己有幾分才學,便裝出一副清高之態。而今看來,那個人終究不過是假惺惺罷了。
費大柱果然是沒有看錯,他現在隻後悔沒有在最初的時候就斷了費若香的念頭,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傷心時刻了。
“梁大夫倒是個不錯的人才,你娶親了嗎?”
費大柱這一開口,就是沒完沒了,他簡直是要把梁錦山祖宗十八代都給調查清楚。
他這一番作為,分明就是嶽父看女婿的做派。
梁錦山雖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還是一一應答。從父母家產,到生辰八字,每一樣都說的很是細致。
“不錯,是個好孩子!”
這時費大柱最後的結論,他還想要對梁錦山說什麽,卻聽到費若香說道:“爹,你快別瞎打聽了,梁大夫還有病人要去醫治,你快些讓他去吧!”
很顯然,費若香是不想讓費大柱再問許多。
她不想和梁錦山再有瓜葛,隻想要盡快了結了這些事情。
從今以後,她就不用再為了哪一個人而傷心。
梁錦山看出了費若香的情緒,他也不想為難費若香,隻好說道:“既然費姑娘已經好全了,那在下就不多做打擾了。日後若是有緣,我們應該還會再見吧!”
會再見嗎?
梁錦山也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會去府城的。
若是不努力製造緣分,又怎麽會有緣分呢?
距離過年還有五天,費若香跟隨父親一起離開了這裏。
臨走之前,她去見了張翠花,送去了新婚賀禮和祝福。
可惜的是,她沒有能夠參加張翠花的婚禮。
越是靠近過年,鎮子上就越是熱鬧,煥顏坊和酒樓兩處的生意都很好,人根本走不開。
盡管這樣,宋珍娘還是回了家中。
張翠花和宋青海兩個人曆經辛苦,終於就要成親了。成親隻有這麽一次,宋珍娘當然是不會錯過了。
提前幾天,她就和大胡子一起回了百柳村。
家中早已經是張燈結彩,為了這場婚禮,所有的人都付出了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