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1章 占便宜
在宋珍娘家困難的時候,大爺爺一家人多是避而遠之的。從他們借了錢,都還要加幾成利息。
後來,在宋珍娘的努力之下,家裏的日子過得好起來了,大爺爺也曾帶著家裏人一起過來打秋風。
宋珍娘向來不吃這一套,也是見大爺爺一家人如今安分了不少,她才願意接納他們。
但,也僅僅是願意接納。
若是這些人有什麽非分之想,她也絕對不會姑息。
“你們怎麽來了?”宋老頭看著外麵站著的人,他心裏雖然已經想到了很多,但並沒有說破。
有些話,還是讓來人自己說出來比較好。
大爺爺身後跟著倆兒子,兩個人木愣愣的站在後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既然把他們的爹都請來了,有些話也就需要他們倆開口了。
“俺有事兒找你。”
大爺爺歎了口氣,直接就進了院子。他這是不請自入,看上去卻也是一副很是無奈的樣子。
站在外麵,隻能夠淋雨。
家裏麵連吃的都沒有,哪裏會有錢買雨傘?
到底是親兄弟,宋老頭也見不得他在外麵淋雨。
到了屋子裏,大爺爺才把話說了出來。
“二弟啊,你也是知道,俺們幾口子人要吃飯。本就是盼著今年能有個好收成,可是你看看這……”
大爺爺一開口,便是眉頭緊皺,說一句話,歎氣三聲,聽起來別提有多麽的愁苦了。
宋老頭看了看天,“這場雨災是免不了了,你們打算怎麽辦?”
他不會主動提出借糧食的事情,這些人要是這樣的打算,還是自己說出來會比較好。
父子三個人相互對視,卻是隻能交替著歎氣。過了好一會兒,他們才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俺聽說珍娘今兒去鎮子上買了不少糧食,就想來你們家先借一些用。等以後有了收成,再還給你們……”
說到最後,大爺爺的聲音越來越低。
他也知道,自己這麽做的確是有些過分了。
誰都知道現在外麵的糧食是什麽價,現在來借糧食,等到糧價落下來了再還,這不是占人便宜又是什麽?
宋珍娘站在宋老頭後麵,她並沒有出麵,也是給了宋老頭麵子。
不管怎麽說,她大爺爺都是宋老頭的親哥哥。
在這個時候,她隻是不想讓自家爺爺為難。
“唉……”宋老頭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你們這話說起來倒是挺容易的,可有想過俺們買來這些糧食需要花費多少銀子?”
不管幫還是不幫,有些話都是要先說清楚的。
有些人根本不值得幫,宋老頭心裏麵有數。
“鎮子上的糧食都漲價了,俺聽說了,俺這不是沒有多餘的銀子買糧食嗎?”
大爺爺的聲音低了幾分,他吹著腦袋坐在那裏,渾濁的眼睛裏竟是悲苦之色。
糧食,宋老頭一定會借的。他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兄弟因為吃不上東西而餓死,不管以前有什麽不開心的過去,他都可以放下。
在這個時候,他隻是希望這些人能夠知足。
宋老頭又道:“你們沒有糧食,就打起了俺們的主意。換著想一想,要是俺們缺衣少食的,你們會願意幫俺嗎?”
這邊宋老頭的話音剛落地,大爺爺的兩個兒子就跪在了他麵前。
“叔,你就可憐可憐俺們吧!”
“咱們都是一家人,以前俺們要是有什麽做的不好的地方,俺們也都改正了,保證以後都不會有了。”
最後說話的人是宋春花的爹,他看了宋珍娘一眼,舊事重提說道:“當初春花對珍娘言語有冒犯,俺也打發她出門了……”
聽他的語氣,就好像他這麽做都是為了別人一般。
關於宋春花的事情,宋珍娘也不願意多說。
有些事情都是她自己作出來的,根本怨不得別人。
“得了吧,就你那點兒小心思,別以為俺看不出來。俺可以借糧食給你們,但也不是白借的。”
宋老頭把話說的很清楚,“你們今天從俺這裏拿走多少糧食,值多少錢,回頭就去作坊裏做工抵債。你們要是不願,那就免談。”
一時間,大爺爺父子三個都是心亂如麻。
他們擺明了是要過來撿便宜,然而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這……這恐怕不大好吧!”
宋春花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們家裏並不是一點糧食都不剩,而是想著有備無患,想要從宋珍娘這裏占便宜。
“你倒是說說哪裏不好?”宋老頭可不慣著他們,當下就說道:“不然,你們拿銀子做交換也成,反正你們想要占便宜是不可能的。”
醜話還是說在前頭比較好,免得到時候有了什麽問題,又要和這些人說嘴。
初秋的天,又因著下雨的緣故,總叫人覺得有點兒冷。
大爺爺父子幾個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他們閉口不言,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你們要是不打算借糧食,那就請回吧!”
宋老頭不給他們猶豫的機會,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人有時候就是容易得寸進尺,一旦給了他們好臉色,他們就會有別的想法,妄圖想要得到更多。
見宋老頭始終冷著臉,這父子三個人自知沒有了退路,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好訕訕的說道:“再等等吧!俺們手裏的銀子也不多,根本換不了多少糧食。真要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再用工錢抵糧食。”
對此,宋老頭並沒有什麽意外之處。
待人走後,他重重歎了一口氣,就倚在門口繼續抽旱煙袋了。
顯而易見,他的心情一點兒都不好,完全是被影響到了。
不管怎麽說,那些人都是他的親人。
在古代,宗族從來都是很重要的。在百柳村,他們宋家的人本就不多,原本想著一家人同心同力,共同努力,爭取把日子過的更加紅火。
可是,有些事情並不是那麽的簡單,也並不會那麽輕易的就如了他所願。
他這麽想,卻並不代表別人也會這樣想。
“爺爺,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糧食還是要借出去的。”宋珍娘走到他跟前,微微一聲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