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軒轅聖劍
接著劉文靜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魏征等人都是眼前一亮,大讚妙計!趙小川也目露驚喜。劉文靜這個計謀一石三鳥,不僅能幫自己擺脫現在的困境,還能解決揚州的暴亂和潛在的危機。現在隻缺人來執行。
“肇仁不愧是我的子房!如此妙計何愁揚州之患不平!”聽完劉文靜的計謀,趙小川不由得感歎劉文靜的韜略。有此人相助,真乃幸事!
劉文靜微微一笑道“殿下過譽了。這個計劃雖說可以幫殿下平定揚州動亂,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是有所欠缺的。就怕途中生變!”
趙小川頗不在意的說道“無妨。在好的計謀也要實施的人能夠有始有終,貫徹到底。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揚州此行成敗唯此一舉!不過,肇仁你覺得何時動手為好?”
劉文靜微微思索了下道“越早越好。趁現在揚州各處還沒得到確切消息,殿下應該趁早減除隱患!”
“既然如此,那好!我們現在就商討下人手安排。”
“沈光!”
“在”
“命你火速趕往徐州,通告靠山王楊林揚州狀況,搬求救兵、不得有誤!”
“諾!”沈光朗聲答道。說完之後便出門而去。
“殿下派沈將軍去徐州,那麽揚州這邊軍中豈不是無人可用?”魏征問道。
“玄成大可放心,一切我自有安排。到時候你便知道了。好了,接下來我們商議下細節。”
魏征見趙小川留有底牌,也不再追問。三人就在房間商討了起來。
西域絲綢之路在漢朝一直是大漢與西域各國友好來往,見證了大漢的繁榮昌盛。可惜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這條曾經貫通歐亞大陸成就無數個奇跡象征著中國曆史的溯源“橋梁”漸漸的被人們所遺忘了。曾經熱鬧無比、人滿為患的道路如今隻剩下蕭條孤獨的小路還在等候前來拜訪的人群。
在通往西域的路上會經過一段山脈。這條山脈就是華夏山脈鼻祖“昆侖聖山!”自古昆侖就被世人頌為“萬山之祖”在中華曆史上地位顯赫。這不僅因為它的風景優美冠絕天下和所處地理位置獨特,而是因為這裏湧現出過很多重量級的曆史人物。元始天尊、西王母等神話中的至高無比的神仙大能均出自昆侖,還有人文始祖女媧。昆侖對於世人來說就是個神聖、高不可攀的聖地。
昆侖山脈群峰連萬綿不絕,崇山峻嶺山連著山,峰銜著峰彼此相連一片。一座座山峰猶如擎天玉柱高高聳立在山脈上。宛如鬼斧神工雕刻過一番,如萬仞直立,似斧、似劍。晴朗的天空、一望無際的美景與群峰相映,顯得渾然天成,獨一無二。
群峰深處,一條崎嶇蜿蜒的小路筆直坐落在半腰中間。四周皆是深淵峻嶺,看起來險象環生,讓人望而生畏。一處空曠的草地被群峰包圍在這裏顯得有些詭異。但見一個少年靜坐於此,緊閉雙目,雙手平展與膝蓋上方麵朝前方深穀似在頓悟、似在打禪。少年約莫二十出頭,皮膚有些黝黑。麵容頗為英俊,劍眉星目,一動不動的坐在草地上。此時的季節已經漸入深秋,秋風瑟瑟,讓人心生冷意。少年身上隻穿著單薄的一件白色錦衣,細看之下汗漬已然侵透衣服,臉上此刻竟有汗水溢出。
少年在次靜坐已過兩個時辰,中間絲毫未動。若不是麵色紅潤,以為是尊雕像。一陣秋風拂過,吹得周圍樹木搖擺,花草彎腰。少年的頭發迎風飄揚,看起來有些神采奕奕。
這時,少年口中默念經文,雙手來回交換不停得結印拍出。手印越來越快,急如閃電,雖未睜開雙眼但每拍出一掌周圍樹木都是一陣晃動。突然,空中一陣炸響,本來晴空萬裏的天空狂風吹做,電閃雷鳴,仿佛待會就會大雨傾盆而下。
少年睜開雙目,抬頭看著烏雲密布的天空,眼睛猛然爆出精光,稍縱即逝。搖了搖頭,少年微微歎息,自語道‘怎麽每次即將突破時,都會出現這樣的天氣。難道是我的運氣很差?或者心性還不夠堅定?可是師傅說了,我的功力、念力已到瓶頂,這次錯過,以後想要更上一層,難如登天啊!唉、算了。回去再問問師傅有什麽辦法不。’
“小師弟”遠處一個聲音響起。
“大師兄,我在這裏”少年望了望天空,再待下去說不定待會就會被大雨淋濕,這天氣太善變了,比女人還變得快。
“小師弟,馬上就要下雨了。你在這裏幹嘛。快跟我回去,師傅找你有事。”大師兄急切的說道。這個大師兄三十左右出頭,長相淡淡平常。看到小師弟跑到這荒郊深處,語氣中微微有些責怪。
“恩,知道了。對了,大師兄,師傅找我什麽事啊?”少年也不在意,問道。
“我也不清楚,你跟我回去問問師傅就知道了。走吧,馬上就要下雨了,回去晚了師傅可要責怪的。”兩人急匆匆的離開這裏。沒過一會,大雨便傾瀉而下。
兩人一路小跑回去,還是不免被淋濕了一身。來到一個山穀的洞口,一名老者靜立在洞口,手中持著拂塵。仙風道骨、鶴發童顏。看到兩人回來後,本來慈祥的臉上露出一絲關切。
“快進來換身衣服吧。”說完轉頭走入洞中。
“是、師傅。”兩人跟在後麵,隨老者進入。洞口看起來顯得不大,但是走進裏麵,頓覺發現別有洞天。空曠的洞內,四根大柱擎天而立,座椅用具一應俱全。四周布置的典雅整潔,頗具大氣。兩人回到自己的房間換了身幹淨的衣服,來到大廳中等候老者的問話。
“小逸,此次修煉可有收獲?”老者坐在椅子上問道。
“回稟師傅,收獲不大,還是沒有突破第五層。”少年有些懊惱的回道。
老者聞言,微微一笑。“你知道為什麽自己沒有突破嗎?”
“弟子不知,還請師傅指點。”少年聽到後,急忙問道。
老者歎息一聲道“你的心性還是不夠堅固啊。要知道我們道家修煉,最注重一個‘靜’字。境由心生、無牽無掛。外界千奇變化,都應泰然自若,道心不穩,何以成功?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你悟性雖高、天賦更是百年難得一見,但還是缺少鍛煉。修道講究隨性而出,不能急躁求進,更不能心性不穩。等到你看破生死、泰山崩塌,還能守心如初那個時候才能突破極限,邁入新的境界。”
“師傅教誨的是。隻是弟子不知,何時才能達到師傅所說的這個境界。”少年誠懇的問道
“冥冥之中隻有天數。你的心不在這裏,你的機遇你的命運需要你自己去把握領悟。為師叫你來,是為了讓你下山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老者語氣滄桑的說道。
“請問師傅是什麽事?下山需要多久?”少年並未因得知下山神情有絲毫變化。
老者微微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時間你自己安排。什麽時候頓悟了,突破了自己什麽時候回來。此次下山你還有個任務,就是尋找它的有緣人。”
老者說完,伸手從旁邊拿過一個長形油布包裹遞給了少年。
“師傅,我可以打開看看嗎?”
“無妨”
少年小心翼翼的解開繩線打開包裹,裏麵赫然是柄長劍。看到此劍,大師兄滿臉驚異,臉色大變脫口說道“軒轅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