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畸形性格的養成
“這孩子是有什麽病嗎?”沈邑忍無可忍,問出了心裏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孩子可能不是那麽的,正常。
“這就,涉及林鳶的職業範疇了。”陸知予轉過頭,把沈邑剛剛丟出來的問題,直接拋給了林鳶。心理方麵的知識點,屬於是林鳶的職業範疇。
“我?”林鳶抬頭,想了想,“這孩子,心理有問題?”
“我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候,我發現他嘴裏沒有一句實話,他永遠是輕蔑的看著我,即使他知道我是來幫助他的人,可是他依舊一直的持續的在挑釁我,想要激怒我。”陸知予當時也是剛入行不久,差點被這孩子氣死。
他真的想過撂挑子不幹了。
可是對於這份職業的敬畏之心,讓他最終咽下了這口氣。
“按照你的性格,即使你很討厭他,可是他再三挑釁你,反而會讓你更有鬥誌吧。”林鳶才不信他就這麽放棄了。
林鳶所了解的他,是一個根本不會輕言放棄的人。
陸知予所有的這一特點,連林鳶都很佩服他。
尋常人遇到挫折,一而再,再而三的,勢必會打斷積極性,讓自我對於是否堅持和繼續的這件事充滿矛盾,但是陸知予不會。
陸知予表麵上看起來特別的要麵子驕傲,但實際他骨子裏,有一種特別的韌勁兒,不管被這段多少次,都能很快的調整自己回到點上重新繼續。
“那當然了,越是難啃的骨頭,越有挑戰性嘛。”陸知予自嘲道,接著又說,“從見過他第一麵之後出來,我當時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孩子滿口的假話,根本沒辦法從他身上打開缺口。那怎麽辦呢?”
作為律師,他不能在各種線索都沒有清楚之前,就冒然的替他的當事人進行辯護啊。
所以陸知予想到,去那個孩子原生家庭附近打聽一下,如果周圍的鄰居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肯定會了解他是什麽人,經曆過一些什麽事兒的嘛,對於他的性格變化,家庭結構變化都是知道一些線索的。
在去之前,陸知予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的。
因為他要幫忙辯護的這個孩子,被懷疑殺人且虐待,那周圍的鄰居肯定說什麽的都有,甚至,他們會因為懼怕,逃離。
可讓陸知予沒有想到的是,“我到了那裏,向他的鄰居打聽,他究竟是一個什麽樣孩子,怎麽會被懷疑,他殺了他的親爺爺,虐待他的親奶奶,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誤會的時候。我都想好了,一開始肯定會有人數落他,說他的閑話和是非,要不然就是,躲著我,不願意跟這件事扯上關係。”
但是
沒有。
“一切都沒有像我預計的那樣,沒有人湊過來說他怎麽怎麽不好。大多數人在聽到我的問題以後都顯得很惋惜。”陸知予很驚訝。
“惋惜?”
同樣因為這個詞而感到驚訝的,還有沈邑。
或許是在他的認知界定裏,一個殺人凶手不配用惋惜這個詞吧。
可偏偏就是這個詞。
惋惜。
“我當時聽到這樣的一種說法,很多人都認可,他們是說,早就想到那孩子家裏會出事了,但是沒想到,他就這麽動手了。”陸知予把當時自己所感受到的驚訝和震撼,重新放在了林鳶和沈邑的麵前,想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自己當時的迷茫不知所措和意外。
“這是什麽意思啊。”“小家夥”也分析無能了。
早就會出事?難道在他爺爺死之前,還發生過什麽事為他爺爺的死做鋪墊的嗎?
“我當時也是你這個反應。”
陸知予指的是林鳶臉上的表情,他看到了。
“為什麽?”林鳶有點想不通,她不是人,卻學習心理學,為的是想要更輕易的了解人,弄清楚人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所以當時我就問了啊,我問他們,為什麽這麽說呢?是發生什麽事了嗎。”陸知予算是很敏感的了,能從當時周圍人臉上幾個細微的小表情就發現到線索的,也很不容易了。“你知道他們告訴我什麽嗎?”
其實真正承受虐待的人,不是那孩子的奶奶,而是那個孩子。
沒錯,就是那個被他親奶奶指控,殺了他親爺爺且虐待自己的家夥。他才是家裏受虐待的對象據說他小時候就被親媽拋棄了,然後親爸把他扔在了爺爺那兒就不管了,繼續自己的生活去了。
而親生的爺爺奶奶,非但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和保護,反而處處虐待他,把他當成了是發泄桶一樣。他隻要哪裏做的不好了,就會招來一頓謾罵甚至是毒打,鄰居的阿姨們告訴陸知予,好幾次他們看到那孩子被他親奶奶拿著笤帚從家裏給打出來,他光著腳往外跑,像是逃命一樣,幸好他親奶奶的腿腳不好,追不上他。
他跑出來以後,就會躲到小區門前那棵樹底下蹲著,回不去,也不知道去哪兒。有時候到了飯點兒,他也不敢回去吃飯,他爺爺奶奶也不叫他,過來過去的人都聽得見他肚子咕嚕嚕叫的聲音,經常有人看不下去,就叫他去自己家裏吃。
“一開始吧,說是他也不好意思,放不開挺扭捏的,可是大家同情他啊,小區裏的人都知道他爺爺奶奶是什麽樣的人。見他在小區大門口蹲著就知道他一準兒又挨打了,就都叫他去家裏吃飯。”陸知予說,“但是後來,這孩子也不扭捏了,也不害臊了。隻要有人叫他去家裏吃飯,他立刻就站起來一聲不吭的跟在後麵,到了人家家,給他一碗飯,他稀裏糊塗的就吃。”
“為什麽會這樣?”沈邑有點搞不懂了,這孩子是圖什麽呢。
“性格的轉變,一般都是由個人的經曆和悟性而發生的,一個人腦子裏想的是什麽,有沒有改變,會直接通過他最近一段時間的行為談吐表現出來的。”林鳶給他解釋了一句。
在林鳶看來,這個孩子之所以會從害怕靦腆不願意去鄰居家吃飯,到別人一提就跟著別人走了,不過是為了一個,先吃飽肚子再說的念頭而已。他的原生家庭對他肯定是有影響的,這個影響造就了他努力活下去的想法,他知道自己不是一直有機會可以吃飽飯的,但是吃不飽就要餓,那解決的辦法就是,在有機會的時候,先吃飽肚子再說。其他的事情暫且可以不用考慮。
通過這件事,倒也可以理解他小的時候,究竟經曆了什麽樣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