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戰車工廠(求推薦)
在那邊景智勇參與進警衛隊訓練的最後一天的時候,一個月的時間也已經在這個過程中早早的過去了。
在這段時間裏,整個基地的變化可以說很小很小,唯一變化的,就是經過這麽一個月的時間,又再次增加了六千的兵力。
現在階段,陳坤手中的隊伍分別是六個營部共6270人,夜梟大隊141人,即將結束訓練的警衛隊800人,後勤作戰步兵1200人,參加進入青林鎮建設的364人,參與進各項工廠協助的後勤兵643人以外。
還有4291人,現已經組合成了兩個超編製的加強營。
現在,陳坤手中所有紅警兵團中有職業後勤兵643人,職業陸軍12561人。還有就是由職業陸軍轉變的全能型兵種夜梟大隊141人。
這些發展,其實還是小事,經過兩月發展,戰車工廠的資金也已經早早的攢夠了。
足足四十萬資金的資金額度,說實話,現在瞬間花掉了那麽多的資金,也讓陳坤有些心疼,不過,為了後續完善各部隊,陳坤還是兌換了建造了。
建成的整個戰車工廠,占地麵積格外龐大,超過了十平方公裏,一共劃分成了三十一個車間。其中一號到十號生產車間主要生產步兵戰車,種類齊全。然後十一到二十號生產車間,生產的裝備有超輕型坦克,輕型坦克,主戰坦克,重型坦克,超重型坦克,超級陸地要塞六種裝甲裝備。
二十一到三十號屬於倉庫,裏麵主要用於放置生產好了之後的裝甲單位。
最後就是三十一號了,一個龐大的熔煉爐,主要用於提供裝甲單位的各個部件,零件。也就是說,這個戰車工廠生產任何裝甲單位,都要經過三十一號熔煉爐,然後產出零件在運送到一到二十號車間。
做出成品之後再放置到二十一號到三十號倉庫。
其中那十個倉庫的占地麵積每個都在五十萬平方的占地麵積,直接占據了整個戰車工廠的一半麵積。
隨著戰車工廠建成之後,像是H5型裝甲運兵車(一型裝甲車),RKy重型機炮(一型動力機炮戰車)這兩種裝甲單位也算是可以正式開造了。
一型裝甲車,7噸重載員最大程度可載員六人,車身上部裝備了一門25毫米口徑的速射機炮,需要乘員進行操作,車身裝甲可以防禦10毫米口徑以內的大威力子彈攻擊,車窗可以防禦八毫米口徑以內子彈射擊。
能夠防禦0.5kgTNT當量炸藥爆破威力,車速在正常情況下,最快行駛速度達到100km/h…………
這樣的整體參數,可以說陳坤已經早就熟讀於心了。這樣的參數,可以說已經不錯了,而且車身裝在的是那種鏤空防爆輪胎,六輪驅動。
完全就是一款合格的批量運兵車,生產速度,一號到十號車間全速生產,一天能夠裝備100輛。
這樣的生產速度,一個月就能直接給他裝備上三千輛的裝甲車。
當然了如果要是真的裝備那麽多裝甲車,後勤上,陳坤也是扛不住了。
現在,要不是隨著與東北大元帥霖涔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他現在就是車輛的燃油,都快給耗沒了,所以,像是裝甲單位,還是看情況以及需求裝備。
就按照每輛裝甲車載員在六人,一個裝甲營就要好好想想應該怎麽配備,現在他手上的兩個裝甲營可是隻有兵,沒有車。
這種裝甲營也就是說說罷了。
還有就是一型動力機炮戰車這種作戰單位也要裝備到各個部隊。
一型動力機炮戰車重量十噸,依靠六輪驅動,載員額在四人,車身上方有一架雙聯裝30毫米口徑機炮,射速400枚/分,速度上麵比不上現代化裝備速度,但是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強力火力輸出了。
防禦能力的話,相比起一型裝甲車,也要好的多,正麵裝甲能夠防禦住60毫米口徑以內的高爆彈,不過像是穿甲彈如果要是擊中水平與裝甲垂平,也是能夠擊穿正麵裝甲的…………
在分類裏麵,算是一種輕型坦克,所以,要生產這玩意的話,並不會占用裝甲車的生產車間。
生產速度的話,比一型裝甲車生產速度要慢上一點點,一個車間每天能夠生產出八輛的量。
按照一個班有十六人的作戰組,那就裝備上兩輛一型裝甲車以及一輛一型動力機炮戰車剛好載員全部載完。
像是後續的後勤,車輛拋錨…………問題,這個本身就與他們沒有關係,都是後勤兵的問題。
所以,按照這種情況,如果要是兩個坦克營的裝備都補充完整的話,那麽後勤上麵,坦克營就要翻上一番或者翻上好幾番。
具體會在後勤上需求多少後勤兵那需要一步步的完善。
在陳坤心理有準備的情況下,計算了一下,發現按著他現在獨立團編製,就說裝甲車,兩個步兵營就要256輛,一型動力機炮戰車128輛。
這個是現在的陳坤能夠組成的裝甲營的配置,如果要是按照正常規格,陳坤應該裝備的其實應該是主戰坦克兩輛以及一輛重型裝甲車。
這樣的配置,才是陳坤所想的,不過因為條件不夠,也就隻能這麽安排了。
十多天過去了,像是裝甲車和一型動力機炮戰車早就已經開始陸續往兩個裝甲營慢慢的輸送。
先在兩個裝甲營,早已經裝備滿編製了。之前的時候,陳坤也專門去視察過兩個裝甲營,那時候,陳坤看著兩個裝甲營那一排裝甲部隊,說實話,那是一種震撼的感覺。
在這中間,陳坤還發現過一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事情,他發現一型裝甲車竟然有一種便攜通訊裝置。也就是說,如果要是陳坤手中的獨立團統一的組建成了裝甲團,那麽他整個部隊的通訊問題也就完全解決了,當然了,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依靠科研中心的工程師,進行研究,看是否能夠以此製作出小型化的通訊設備。
如果要是不行,那麽製作出在藍星二戰時期的那種電台設備,也是可以的。
這樣每個部隊相互之間有了聯係之後,任何的指令調整也會方便很多。
相應的戰鬥力也會在通訊完善的情況下一步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