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總部(下)
何遠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有這麽一天,可以在八路軍總部裏麵高談闊論自己的思想。但現在,幾個總部首長坐在一旁,都在看著他,這樣的感覺,讓他不禁感到雀躍。
“各位首長,其實,我在獨立團,包括以前身為營連級幹部的時候,在軍事教育方麵,我更重視的,都並不是軍官的培養,而是士兵骨幹的培養。這一點,與我和各位首長所站的高度不同有很大的關係。各位首長自然是高瞻遠矚,如何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軍官,對於各位首長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但對於我而言,我是一個團長,或者說,之前我是營長、連長。我所帶的部隊,包括我自己,是經常性要出現在前線,要出現在第一線的。就像是首長剛剛說的那樣,傷亡率特別高。就連營、連長都陣亡率比較高,更不用說,下麵的士兵了。經常是一仗打下來,不論新兵老兵都所剩無幾。
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去重新募兵。作為營連長,我當然不是說應該推卸責任。練兵也是營連長的責任,但是,訓練新兵卻不應該是他們的責任。訓練新兵的工作,應該交給老兵進行。騰出來營連長更多的去鑽研戰術、提高自己,指揮老兵進行更多的成建製的戰術演練和磨合訓練,這才應該是他們的任務。
所以,對於我而言,最缺的不是官兒,而是兵,是有經驗的老兵。當時困擾我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讓老兵更多的生存下來,培養更多有經驗的老兵去訓練新兵。而且,在戰場上,也是這些老兵,更能夠讓新兵更快的進入戰時狀態,平定情緒,帶領他們完成戰術任務。”
一號首長點點頭,“何團長說的這一點,沒有錯。老兵是整個部隊的財富,有很多老兵,甚至比軍官還要有凝聚力,還要有經驗、有頭腦。能夠想到這一點,說明何團長是用了心去琢磨的,這點很好嘛。何團長,說下去。”
何遠繼續說道:“其實,能夠想到這些,也不是我自己光靠琢磨的原因。各位首長都知道,我是中央軍校畢業的,我讀書那會兒,德國派有軍官在中央軍校擔任顧問。我的這些東西,其實是從德國人那裏學過來的。
我當時就了解到,在德國人的部隊裏,一個步兵連,隻有兩名軍官。這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是我們的部隊,中央軍、晉綏軍的部隊,或者是日本人的部隊裏,這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現象。但是,在德國,卻切切實實的存在。
德國的一個步兵連的編製,大概是兩百人左右。軍官,包括一個中尉或者是少尉軍銜的軍官,另外一個,一般情況下,會擔任一排的排長。也就是說,三個排長,一般情況下,隻有一個是軍官。其餘所有指揮崗位上,全都是士官,我稱之為士兵骨幹。
軍官一般來源於軍校,在軍校之中,他們不需要學習如何把一個扛著鋤頭的農民變成一個扛著槍的士兵,但是他們必須要學習,如何讓一群扛著槍的士兵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至於練兵,還有平時管理士兵,這是士官的事情。
這並不是推卸責任,而是明確分工。你的事情是這個,我的事情是這個。大家分清楚,就不會出現有的活兒沒人幹,有的活兒搶著幹。有的活兒都會幹,有的活兒都不會幹。一支部隊裏麵,專精於各個方向的人組合在一起,才能更大的調動戰鬥力。”
聽到這裏,政委說道:“沒錯,何團長說的這一點,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軍官,很多都是從基層上來的,有當班長的毛病,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一個什麽樣的位置上麵,完成什麽樣的任務。這一點,其實如果仔細想一想,是很可怕的。一個團長,總覺得自己是班長。就會頻繁的幹涉最基本的訓練,而忽略了自己作為團長的本職工作。作戰的時候,身先士卒沒有問題,但是,也得分時候。部隊建製都還完完整整的,團長卻衝上去陣亡了,這是什麽?幫對方完成斬首任務嗎?這一點,真是應該讓我們的幹部都學一學。”
一號首長對此也持肯定的態度,“沒錯,政委說得有道理。何團長所說的,正是我們所麵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當然了,除了對軍官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之外,何團長所說的,培養士兵骨幹這個問題,也很要緊。但是,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一下,何團長,你怎麽能夠保證,通過培養士兵骨幹,可以減少士兵的傷亡呢?培養容易,但是,我們的士兵,由於裝備的落後,很容易造成重大的傷亡。站在士兵的位置上,就是比較容易傷亡,這個問題,你怎麽處理呢?”
何遠說道:“首長,其實,培養士兵骨幹,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傷亡。除了減少軍官的傷亡之外,更大的意義也是減少士兵的傷亡。首長,你看哈,比如,我現在接手一個新的團,我會第一時間從這個團的每一個班裏麵,挑選比較優秀的士兵,組成集訓隊,對他們進行培訓。
我們沒有辦法像日本人那樣,培養每一個士兵。那樣,所花費的成本太大太大了,不是我們能夠承受得起的。所以,對於士兵骨幹,我選擇讓他們在戰場下就訓練好,像日本人的部隊那樣訓練。這樣,經過骨幹培訓的這些士兵,他們的單兵素質,包括但不限於他的軍事素質、政治素質、戰術水平等等,都可以說,是比較優秀的。
我把這些士兵骨幹,分配到各班,擔任班長、副班長,擔任班級的骨幹。至於其他的士兵,在新兵訓練的時候,除了最最基礎的東西,包括軍姿、隊列、持槍、扣扳機等等之外,我隻強調一點,就是服從。等他們分配到班裏麵之後,我就通過戰鬥,來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