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兌現承諾
“單於是早想好如何應對我了。”謝峰將手中手續放下,“你的人在荊州行動又如何解釋?”
“謝大俠,他們自入晉國後,就是普通民眾,如果他們有非法行為,晉王朝自可按律懲治。”阿骨達依舊是不亢不卑。
“即然單於如此說,就請兌現玉璣親王當初在泰山的承諾。”謝峰不想再和他糾纏下去。
“雖然當初承諾是上一輩之間的事,但阿骨達還會代父履約。謝大俠可想好了,如果阿骨達此番離去,我們之間就兩清了。”
“自然。”謝峰起身就走。
阿骨達看他是真動氣了,微笑道:“謝大俠也知道,上天之道,公義無私,永遠與良善的人同在。上天的道,有利於天下,而不加害於天下。聖人的道,是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這是當年在泰山的兩位女先生教的。”阿骨達輕歎口氣,“謝大俠行聖人之道,自然不屑小人之道,可這世道壞了,聖人之道受阻,小人之道暢行,人們沉迷於權謀之術,謀人者,人恒謀之這是必然的。我們如自身都難保,何以保天下。若非阿骨達在其位,欲履此諾也是有心無力。謝大俠何苦在此執著!前往西域暢行聖人之道,何其樂哉。代阿骨達問候荀女俠,左少主,阿骨達對二位女先生感銘於心。”
“單於好自為之,我自會告知母親、盈兒單於的問候。”謝峰並沒停下離開的腳步。
“謝大俠,阿骨達在大荒之年,就是對鄰國人民也會心存憐憫,不會毀了那些糧食。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晉國官府就難說了。能不能保著民生就看你的了。”
阿骨達向離開的謝峰喊道。
“這個不勞單於費心。”謝峰已遠離,他的聲音卻似近在耳畔。
“單於,這個謝大俠功夫了得。”衛隊長眯起眼看著謝峰的背影。這個精幹的背影看並有點單薄,但任誰也不敢小看他。
“可惜,這樣的人也被禮教束縛,如果他想問鼎中原,可能就沒咱們什麽事了。”
“他的師傅是皇室中人,還不願背謀逆罵名。”
阿骨達搖搖頭:“迂腐。”他歎口氣,對衛隊長說,“傳令咱們歸國。”
“賈統領還未返回,咱們就這麽回去?”
“謝峰動起來了,那些糧食必會被用來賑災,石崇想起事也是有心無力,火燒糧倉之事敗露,楊家又被滅門,石崇就是想苟安也沒資本,他會選擇逃竄,咱們幫他一把就可。”
衛隊長不明白,為什麽阿骨達會選擇幫石崇。他心中不明,眼中就多了疑惑。
“石崇活著比死了更有價值。”阿骨達說,“混亂的序幕已拉開,參與的人員越多就越亂,石家是晉朝世家,石崇的遊說破壞力會加速王朝的瓦解,他可是妥妥的小人。”
“謝大俠大道能暢行天下固然好,但很難。”衛隊長終於明白了。
“說得好。”阿骨達輕笑,“中原目前環境不適合推行他的大道,羊錚在西域建穩根基,那些老人們都樂意前往,自有他們的道理,都是強者,看得通透。”
“我這就傳令眾人與您同行。”衛隊長匆匆而去。
“此番前來,收獲還真不少。”阿骨達緩緩踱回帳篷中。
……
“石崇的那個裨將和小妾被我們找到了,現在安置在杜將軍軍中。陳明仁被李晟和謝琛釣出,問出了庫房密碼,那兒的所有人已被我們的人控製著了,市場的糧食恢複供應。”王導如是向謝峰匯報。
“劉三他們現在何處?”謝峰問。
“劉三和李晟進了石崇府,張三和謝琛監視著各糧行動向,杜將軍的人和楚王的心腹派人打探石崇軍事部署。”
“賈兮辰快回來了。京城大局已定。”謝峰說。
他已接到京城傳來的消息,賈後贏了,楊家數千人口無一幸免,陛下還親自下詔對參與滅楊行動的大臣予以嘉獎,朝政大權現由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楚王司馬瑋因殺楊駿有功被委衛將軍兼領北軍中侯,賈後的親戚也擔任了要職。但各人之間還是勾心鬥角。
“謝大俠,咱們下一步如何行動。”王導請示著。
“咱們隻管賑災事宜,其他事就任由他去。”
謝峰說得有氣無力,王導從沒見謝峰如此,他就是在最危難時,也是自信滿滿,現在局勢向利於他們勢態好轉,他卻似很疲倦,少了自信。
“先生,此處事了,我就會前去西域,先生是接管此處產業,還是隨我西行,自行決定。”謝峰說。
王導聽出了他的歸意,他的一家老少都在中原,且他管理櫃房多年,自信能應對得了風雲變幻。
“我和陸遠老爺留守中原,一旦戰亂起,我們也還能全身而退。”
“也好。中原業務就有勞先生和陸老爺了。陸老爺去了大漠至今未歸,他回來後,將我之意告之。”
“遵命。”王導應承著。
賈兮辰回來,知道阿骨達一行人已離開,他們並沒按他當時的部署行事,這讓他很氣惱。
“謝峰找過阿骨達單於。”手下匯報說。
“這個謝峰真是無處不在。”賈兮辰恨恨鐳著案機說,“什麽事都想插一手,今後有他的好果子吃。”
“首領。”手下看他氣忿難平說,“他現在深得民心,找到當年羊錚在時的囤糧,這城中糧價就穩定了,五鬥米教和明德商會施粥由一天二頓改為三頓。他還調遣一批運到楊州,解了那兒的困厄。四州暫無流民。”
這個賈兮辰當然知道,如非謝峰有如此行為,他早就對謝峰動手了。
他知道就是自已的手下對謝峰等人行徑也是心存敬意,趙忠、趙虎父子二人將當年的反戰同盟改為賑災同盟,在他們的鼓動下,荊、揚兩州民眾對謝峰等人是感恩戴德,現在官府要動他們必惹眾怒。再說賈後新除了楊家,也需要安定朝野,況且荊州現還在石崇把持下,杜預軍隊並不受他調遷,杜預與謝峰交好由來已久,杜預對此事從來就沒想隱瞞。
阿骨達退出後,賈兮辰要動石崇是有心無力。荊州目前情形易安定而非妄動。石崇是如此選擇,他賈兮辰也是如此選擇。他相信石崇已知京城變故,這人老謀深算,他如何做為,賈兮辰也隻是靜觀其變。
“石崇有什麽動靜?”
“石崇就好似不知京中變故一般,還是那麽的奢侈玩樂。”
“他這麽裝聾作啞,一定吃了什麽定心丸。”賈兮辰自語著。
“石崇在京城根基深,他和王戎老爺有交往,是不是楚王給了他什麽承諾?”
“有這可能。”賈兮辰說,“盯緊了他。杜預可有什麽動靜?”
“找到了本已燒毀的存糧,杜預肯定要查清當年原委,石崇的那個裨將和妾現在就在杜預軍中。”
賈兮辰聞言眼中多了笑意,以扇扣手哼起了歌,手下知道統領此時心情好,便識趣地退了下去。
“杜預會收拾石崇,省了許多麻煩。”賈兮辰輕哼起歌,他知道,杜預就是不把石崇怎麽樣,也不會為石崇所用,這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京城一戰大獲全勝。楚王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司馬亮和衛瓘樂看其變,楊駿又優柔寡斷,他的個性特征,讓本擁戴他的軍隊將領選擇中立,他就如任人宰割的羔羊一般,他們是隻管殺人,幾乎沒遇到有效的抵抗。
最有趣的是坐在寶座上的陛下,還得強顏歡笑設慶功宴,嘉獎除叛有功人員。那個太子和太子一黨大氣都不敢出。那時真叫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