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陛下,臣以為天下要安穩,就得保持南人北人的均勢平衡。讓南人出錢,讓北人出兵,一起保衛朝廷,我大明天下方能萬代千秋。所以這冊立太子妃的事情,最好也能來個南北平衡,同時冊立一正一側兩位妃子。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啊!”
勤鄭堂東暖閣內,正在向朱慈烺推銷“三人同心”的太子妃冊立方案的是大師兄鄭森。今兒朱慈烺還是沒有上朝理政,還窩在宮裏麵替吳三桂傷心呢!所以別的大臣都見不著他,但是鄭森例外——那可是朱皇帝的大師兄啊!雖然鄭森已經不提這茬了,但是朱慈烺卻把這層關係掛在嘴邊,以示對鄭森的重視和寵信。
魏藻德的接班人,多半也是這位鄭大師兄了!
不過對於鄭森今天所說的話,朱皇帝卻是不能認同的。
“大師兄說差了!”朱慈烺搖搖頭,看著鄭森,“靠人不如靠己,隻有自己靠得住了,然後才能有別人可以依靠,如果自己都靠不住,哪有什麽南人出錢,北人出兵?上皇當權那會兒,南人的錢,北人的兵,都在哪裏?朕之所以想出這個考試選太子妃的辦法,就是擔心今後天家再出些靠不住的皇帝和藩國王。若是皇帝和國王靠不住,皇後和王妃就得擔起責任來了。大師兄,你覺得一國君王最要緊的德性是什麽嗎?”
“當然是仁。”鄭森道。
朱慈烺一笑:“那是為人臣者最希望君上擁有的德性吧?但朕卻知道,為君上者光有仁是不夠的,而且仁也不是最重要的德性,最重要的是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因為君上就是靠他的智謀在治理天下,如果君上不智,辨不了是非善惡,也不知道該如何治國理政,更應付不了內憂外患,就和上皇那樣,那仁就無從談起了。”
鄭森不知道該說什麽——那個上皇好像是你爹啊!你這不是在說你爹是笨蛋嗎?雖然這是事實,但是兒子不能這麽說爹的,那是不孝!
“當然了,上皇的天資並不愚笨,現在上了年紀還能鑽研算學,還和準格爾王國進獻的美女學會波斯語,可見其天資聰穎。隻是少年為君,所知所學甚少,尤其不懂財務稅法,也不懂軍略兵事,所以才會一再被人蒙蔽,自己的決策也極為昏亂,想當仁君而不得,隻能當一個差一點葬送了大明錦繡江山的昏君。”
“還好大明有陛下!”鄭森瞅準機會,一個馬屁送上。
朱皇帝點點頭,道:“多虧有朕啊!所以朕吸取了上皇的教訓,這些年為了培養皇子們費了不少心思。朕開辦小學、中學、大學、陸海軍學堂,就存了培養皇子的心思。讓皇子們和勳貴子弟還有各地匯集來的民間才子一起求學,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多見見宮外的世界和宮外的人.……見多才能識廣,知人才能善任。太子、世子們隻有見多識廣,知人善任,而後才能成為學會君王之道。一個少智無知的太子或世子,即便學了一肚子的帝王之術,也是一個昏君!”
在朱慈烺看來,君王總是長於深宮,對外麵的世界所知太少,而且一味醉心所謂帝王心術,也是封建王朝敗落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崇禎領導的大明之所以一再輸給皇太極領導的大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崇禎個人的能力比皇太極差得太多了!
皇太極是跟著老爹努爾哈赤一起創業的二代,什麽沒見過?而崇禎不過是養在宮裏的親王,治國打仗撈錢的事情一竅不通.……根本就是個昏君嘛!
“陛下聖明。”鄭森心說:你不也是自小在宮裏養大的,怎麽那麽聖明呢?什麽都知道……難道真的是太祖高皇帝下凡來了?
朱慈烺又道:“但是智這個德性,是不能單靠教導和養成的!人的天資有高有低,經曆也有所不同,對所知所見的感觸,也有所不同。太子的天資尚可,自己也算努力,但他終究是高高在上之人,未必能知民間疾苦,也未必知道小民的難治!”
為君王者當然要知道民間的苦,但是也不能有一顆聖母心,濫施仁愛。如果要朱慈烺在濫施仁愛的“聖母心”和冷酷無情的“鋼鐵心”之中做選擇,他肯定會選後者。但是真正的王者,應該知道什麽時候要施以仁愛,什麽時候要冷酷無情——這就是君王的智!
而這君王之智,必須建立在知上。
而這知,又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觀察。
一件事情,從雲端之上看和從雲端之下看,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大明皇帝的繼承人在將來當然會得到最全麵的教育和培養,但是他們終究站在雲端之上。
朱慈烺歎了口氣,道:“太子再怎麽體察民情,也是高高在上的人.……所知所見,都是下麵人安排的!所以朕希望未來陪伴在太子身邊,幫助他治國理政,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教養兒女的女人,不要太過高貴。”
鄭森已經明白朱皇帝的心思了!
未來的太子妃無論是鄭家的女兒,還是吳家的女兒,又或者是沈家的女兒,都不怎麽讓朱皇帝滿意……
“陛下,”鄭森提醒道,“可是初試百名之內的女子,都來自高門大戶啊!”
“朕知道,”朱慈烺點點頭,“可是現在大明有多少女子在上學?莫說小門小戶,便是尋常的大戶人家,兒子還能供他們求學上進,生個閨女能認得些字,會一點簡單的算術就不錯了。”
鄭森說:“陛下可以選一些天資聰穎的秀女,由宮中教養。”
朱慈烺笑道:“怎麽選?天資是否聰穎,還得用考卷來分高下啊!而且由宮中教導和養在深宮的鳳子龍孫又有何不同?所以朕權衡再三,還是覺得用考試的辦法選擇太子妃……除了那些不能成為太子妃的女子之外,其餘的應試女子,都是公平競爭,以考分定高低,得魁首者,無論出身如何,就是太子之妃,將來的大明母後!
至於考什麽,朕會親自出題!還會親自監考.……而且這次考試不僅有筆試和武藝比較,還會有麵試!朕會一個個和她們麵談,所以絕對公平,不可能作弊!”
鄭森鬆了口氣,如果憑本事考,那鄭家的女兒希望很大!因為鄭家一直在為這事兒做準備,而且通過鄭茶姑和坤興公主,鄭家大約也知道朱皇帝對太子妃的一些要求。
但是鄭森還是對吳阿環不大放心……
“陛下,”鄭森道,“好女子眾多,太子何必隻娶一人?不如一正一側,同時納兩個妃子吧。”
“不可!”朱慈烺擺擺手,“太子在五年之內,有太子妃一人足矣.……五年後,太子應該有了一二嫡子,太子妃的地位也已經穩固,到時候再納側妃不遲。”說到這裏,朱皇帝又瞄了一眼鄭森,道,“不過以考分最高取之的隻是太子妃一人,其餘的藩王妃、親王妃,包括土豪兒的正妃在內,都會從通過複試的女子中挑選,不必看考分高低!”
47563/48568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