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什麽?真的統一世界了?
拿破侖的崛起和拿破侖的世界之夢,對於這個時空的世界曆史和政治格局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拿破侖帶來的第一個影響,是敲響了封建製度的喪鍾!
雖然拿破侖自己建立了王朝、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建立的波拿巴王朝並不是一個傳統的封建王朝。而是一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憲政帝國——雖然有皇帝,也任命了一些國王,但是並沒有一層層的向下封建。無論是行省還是王國(帝國所屬的王國),都是由民選的議會和官僚進行管理的!
而且拿破侖在建立自己的憲政帝國時,還對西羅馬帝國內部的封建貴族勢力進行了一番掃除(在拿破侖稱帝前,羅馬共和國一直在摧毀封建勢力,拿破侖隻是延續了這個政策)。不僅剝奪了舊貴族的權力,而且還大量的(不是全部的)剝奪了他們的產業,並且將這些產業——主要是土地,低價發賣給了西羅馬帝國境內的小農。
西羅馬帝國封建製度的基礎——農奴製,就此土崩瓦解!而且西羅馬帝國境內的貧富差距,也因此大幅縮水,社會矛盾得到了全麵的緩和。
在瓦解農奴製的同時,公民教育和保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律,以及鼓勵資本主義發展的各種政策,都被拿破侖皇帝和他的元老院製定並且頒布執行。
也就是說,這位羅馬帝國的新皇帝不僅攫取了大革命的勝利果實,同時也保存和鞏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在他所建立的帝國崩潰之前,封建王朝和封建貴族存在的基礎,已經從西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基本消失,而且再也不可能恢複了。
拿破侖帝國帶來的第二個影響,則是讓歐洲人相信“統一”是可能的!不論是世界的統一,還是歐洲的統一,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因為拿破侖不僅承諾過要先統一歐洲,然後再去大明帝國一較高低,而且還真的去實現這一理想,還差一點就統一歐洲大陸了!
在拿破侖糾集60萬大軍向莫斯科進軍之前,他已經統一了除尼德蘭共和國、瑞典王國、俄羅斯帝國在內的整個歐洲大陸!
而麵對咄咄逼人的拿破侖大帝,原本保持中立的英格蘭共和國和瑞典王國為了自保,也不得不加入了大明帝國主導的天朝聯盟,並且和俄羅斯帝國,以及被拿破侖趕出老家的歐洲大陸各國王室一起,向天盟盟主大明求援。
當時的大明興道皇帝,並沒有意識到拿破侖的帝國和波旁家族的羅馬帝國有什麽不同?所以他很自然的將英、瑞、俄三國的求援,當成了實現“統一夢想”的天賜良機。
於是他就將“稱臣納貢”作為了出兵援俄的條件,而急於擊敗拿破侖皇帝的英、瑞、俄三國,不得不同意了朱簡炎的條件,在1812年時,會同波旁王朝的東、西羅馬皇帝、奧斯曼蘇丹、印度帖木兒帝國皇帝、印度李朝皇帝等國統治者一起,派出使臣向大明皇帝遞交了稱臣的誓書和象征性的貢品,從法理上確立了和大明的宗藩關係。
在如願以償收了一批根本靠不住的小弟之後,大明皇帝朱炎簡就向早就開到伏爾加河流域的,由皇太孫朱迪釧統帥的天盟遠征軍立即向西挺進,和庫圖佐夫指揮的俄軍匯合,加入到抵抗拿破侖入侵的戰爭中去。
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和另一個時空的1812年戰爭沒有什麽不一樣.……拿破侖的大軍在明俄聯軍已經俄羅斯的冬將軍的共同打擊下遭遇慘敗,60萬人中隻有3萬退出俄羅斯的國境。
在輸掉了1812年的侵俄之戰後,拿破侖的羅馬帝國就跌下了巔峰。不過在這個時空拿破侖擁有更多的本錢,所以並沒有兵敗如山倒,而是在聯軍的攻擊下又苦苦堅持了8年,直到1821年拿破侖病逝時,他的帝國還沒有最後崩潰.……
但是他的帝國,還是在他死後被康斯坦丁一世、朱迪釧和庫圖佐夫所統領的聯軍給打垮了。他的繼承人,年少的拿破侖二世被迫退位,成了西羅馬帝國的科西嘉大公。東羅馬、西羅馬,以及其它一些被拿破侖帝國所摧毀的王國、公國,也都全部複辟。
在戰爭中一度,或者一直站在拿破侖帝國一邊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英格蘭共和國、美利堅聯邦、新英格蘭聯合王國、大蘇聯汗國,也在稍後加入了天朝聯盟,並且向大明帝國稱臣。
至此,大明帝國至少在名義上成為了全世界的宗主……世界,至少在賬麵上被統一了——後來的曆史考據者倒是發現了一些不知道大明皇帝是誰的部落首領或是什麽土著王國的國王。但是這些部落或是小王國是阻擋不了全人類統一的大趨勢的。
“還真的給他統一了.……”朱耀飛看到這個結果,也有點無語了。
沒想到大明輝煌盛世的慣性居然那麽大!把世界都統一了.……不過“統一世界”,恐怕也是大明王朝的巔峰了吧?
世界都統一了,還有什麽成長空間?
變成銀河帝國嗎?這可太科幻了!
而且朱簡炎強推出來的統一,其實也就是個麵子,根本沒有裏子,虛熱鬧一場而已,和大明朝早些年搞得宗藩朝貢也沒什麽不一樣。大家熱熱鬧鬧的應付一下就完事兒了,如果真的遇上一點大事兒,就該知道這個“世界統一”有多虛了。
朱耀飛搖了搖頭,繼續往下看。
朱仲樹在接下去的一個章節中,也分析了這次“世界統一”。在這位大曆史學家看來,“世界統一”隻是一個虛妄的有點荒唐的夢想。如果興道皇帝的這次近乎“胡鬧”的實踐遭遇失敗,也許大明帝國的國祚還能更加長久。但是很可惜,由於羅馬革命和拿破侖的崛起,迫使歐洲的君主們不得不在近在咫尺的拿破侖皇帝和遠在天邊的興道皇帝之間做出選擇.……畢竟,興道皇帝隻想要一個虛名,而拿破侖這個革命皇帝卻實實在在要革大家夥的命啊,所以他們必然會選擇興道皇帝!
而興道皇帝的成功和拿破侖的奮鬥,又將“世界統一”變成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
在興道皇帝之後的許多大權在握的君王或是別的什麽統治者而言,仿佛隻有追尋興道皇帝的足跡,再一次將世界統一起來,才能彰顯出他們的偉大和正確。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後,必然還會有更具破壞力的“第二次世界統一戰爭”。
當然了,第二次世界統一戰爭不會馬上爆發。因為拿破侖戰爭折騰的所有人都精疲力盡,而且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進步,暫時還能讓大明帝國的人民將究著把不好不壞的日子繼續下去。
而在歐洲那邊,拿破侖帝國和羅馬革命的“紅利”,還沒有完全釋放,受惠於此的歐洲各國,也沒有成長到足以挑戰“世界宗主”大明帝國的權威的程度.……更確切的說,是歐洲各國的工業化還沒有成長到能和大明帝國正麵較量的時候。
所以它們還需要大明帝國這個“世界宗主”充當一下世界憲兵,維持一下世界上的貿易秩序。
而這段世界在表麵上統一的時期,也被後世稱為“大統一時期”。
47563/52848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