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夕陽誰喚下樓梯
一《落花時.夕陽誰喚下樓梯》納蘭性德.詞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
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
須莫及,落花時。
因為木兒的失信,蘇小雅無精打采地倚在窗邊……突然發現,木兒向這邊走來,臉上立刻露出了笑意。
她來到梳妝台前,慌忙塗了塗口紅,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忙忙就往樓下跑。
發現婉兒正在花園裏采“鬥草”用的荑草,便連忙地從她手裏搶了過來,又急忙跑回樓梯口,站好。
她回頭不停地張望,急切地等著木兒的進門,強忍著滿臉的笑意……
木兒隨語蓉斜穿竹徑,曲繞鬆柳,轉入階前。乍一照麵,四目相視,兩人都暗含情意。
“是誰把她從樓上喚出?手裏還握著一把香草。”母親心裏納悶。
此時,夕陽灑落在她的身上。她的手指,白嫩如荑,尤其是為七夕節染的“藍指甲”[1],更是異常地嬌美。她就那樣默默地站著,小臉上裝出生氣的模樣,眼睛裏卻洋溢著熾愛的光芒。
小雅終於開口了,故意嬌嗔道:“書信中的期約竟如此不足憑信,你誤期爽約……千萬不要說‘想我’喲~”
看到木兒摸不著頭腦,慌亂著急的樣子,小雅心裏又不落忍,主動下了台階,拉著木兒的手往樓上走,以俏皮的口吻來撫慰木兒,“我是讓你抓緊時間來看我的‘鏡閣’。這時的夕陽,透過那‘小圓窗’像月亮一般好看。待會太陽落山了,就耽誤了好光景。”
小雅竟帶著木兒來到了閨房。
二《水痕不動秋容淨》蘇小小.詩
水痕不動秋容淨,
花影斜垂春色拖。
夜夜常留明月照,
朝朝消受白雲磨。
小雅喜歡燈籠花[2],有一盆吊鍾海棠吊入鏡閣,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牆上掛著幾幅詩詞,筆跡雋秀清麗,文雅之極。
木兒念到“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時,不禁叫好,心裏的愛慕竟讓那份芥蒂消失得一幹二淨。心想:此生若能與小雅相伴白頭,是何等的幸事!便隨口應對了一句“滿身月露清涼氣,並作映日一噴香。”
兩人坐於窗邊,共賞美景流年,言談之間發現彼此心有靈犀,形如前世的故人,仿佛茫茫人海等待的就是彼此。
木兒原本就是風流才子,再加上打小又從師於江南名儒吳直方[3]。麵對此情此景,借著酒意,隨口吟出了不少佳句。
小雅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停杯撫琴,曲調悠揚纏綿,傳遞著眷戀之情。
三《擊鼓-其三》[4]詩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些年來,語蓉在探花巷的經曆,懂得了許多男女之情。有些情分短似朝露,薄如浮雲,她要趕緊告訴小雅讓她明白……
語蓉讓婉兒換出了小雅,對她說:“木兒是相國之後,雅兒,你要當心啊!”
但小雅卻偏偏對木兒心存幻想,“這等才人,若是能得他垂憐,即做妾室也無妨。”
“雅兒可不要犯傻,這等家庭一般是詩書傳家,最講究‘門當戶對’,他既是相國之後,我們身為青樓人家,此生又何能相守?眼前他雖待你親厚,又怎知長久呢?”這豪門之家能否容納青樓之身,語蓉是不敢奢望。
語蓉又讓婉兒把木兒叫到客廳,當著小雅的麵問木兒:“木公子,想必離了此間,此心也不會在我家姑娘身上了吧?”語蓉的突然發問,木兒有點摸不著頭腦。
小雅趕緊說:“我母親的意思是說,你是相國公子,我是青樓歌妓,不知你是否真心對我?”
木兒急得麵紅耳赤,指著院子裏的鬆樹說:“青鬆作證,木兒願與小雅姑娘同生共死!”他急切而真摯的模樣,語蓉雖久曆風塵,終究也看不出是真是假。
無論真情假意,小雅心裏都已相信他了。她激動地握著木兒的手,輕聲說道:“妾願與郎君,在鬆柏下,永結同心!”
木兒還沒有反應過來,母親卻被嚇了一跳,扯著小雅的袖子走向一邊,“姑娘家家的,你為何如此不矜持?”
“呃?”
“哪有一見男人麵就要結同心的?”
“為什麽~不可以?”
“他會把你當成壞女人的!”母親嗔怒道。
“當成壞女人會怎樣?”
“他就不會娶你!”語蓉戳了小雅腦門一下,“死丫頭!”語蓉拉起小兒霞郎的手,說了句“反正你自己心裏得有數些”!便出門去了。
懷著忐忑的心,小雅回到了木兒的身邊。她不知道木兒會不會把她當成不能娶的壞女人。
她拉著木兒的手怯怯地說:“我也想,能有個不一樣的出身,好與你長相廝守,恩愛纏綿,歡[親愛的]!你知道嗎?”小雅羞眼看著木兒,真是越看越喜歡,“我不是你想的那種女人。”
木兒微笑著:“我知道!”
小雅也知道木兒真心喜歡她!要不然,他怎會笑得這般燦爛,說得那樣真誠,而且對自己又是一副愛戀的模樣?
小雅把頭埋在他的懷裏,羞澀地說:“就算你以為我是個汙女,我一生也隻汙你一個!”
四《擊鼓-其四》詩經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
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知道木兒今年剛好十六歲,小雅便按當地的風俗,領著木兒帶著“七巧果”[5]到七娘媽廟給木兒做“成人禮”去了。
回來的路上,小雅告訴木兒:你現在是大人了,可以談戀愛了。
晚上,小雅又宴請親友,慶賀了一番。
席間,語蓉在小雅耳邊囑咐道:“談歸談,處歸處,但女孩子必須潔身自好!那樣男人才會珍惜!”
母親的言外之意是告訴女兒——結婚前,不能失身。
————————————
注釋
[1]染指甲
七夕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2]燈籠花
又叫倒掛金鍾、吊鍾海棠。是一種花形奇特而美麗的花卉。
倒掛金鍾因為花朵呈管狀或鍾狀並懸垂而得名。它們有灌木或喬木兩種形態,高大者可以長高達15米,小者可以栽培在花盆裏麵。
倒掛金鍾開花時,垂花朵朵,婀娜多姿,如懸掛的彩色燈籠,盆栽適用於客室、花架、案頭點綴,用清水插瓶,既可觀賞,又可生根繁殖。
花 語:相信愛情、熱烈的心!
花占卜:以踏實平穩為處事原則,其忍耐力較強;遇事一便會竭盡所能去完成。
花箴言:放心大膽的去談一次戀愛吧,不要在乎是否是冒險,因為這是讓你成長的必經路。
[3]吳直方:(1275—1356),字行可,婺州浦江人,元代官員、名儒,元末著名學者吳萊之父,名臣脫脫的啟蒙恩師,官至集賢大學士,作為脫脫的顧問,對元後期政局頗有影響。
宋德祐元年(1275年)生,曾與方鳳、謝翱、吳思齊等名儒交遊,至京師,任教於周王和世琜(後為元明宗)藩邸,後任上都路學正。泰定間,大臣馬劄兒台對他的智謀大加讚賞,比之為諸葛孔明。於是延入府中教其子脫脫、也先帖木兒。
少年時代的脫脫膂力過人,能挽弓一石,是一位顯見的將才。但經吳直方的諄諄善誘,他接受了許多儒家文化,雖然不習慣於終日坐讀詩書的生活,但他的進步依然是很明顯的。
順帝至元間,曆官中政院長史,勸脫脫定計逐走其伯父權臣伯顏。脫脫執政,授集賢直學士,進學士,脫脫實行更化政策,常問政於他,對脫脫頗有影響,以集賢大學士致仕,1356年去世。
[4]《擊鼓》先秦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5]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
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了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的花色和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大多用一種俗稱“卡子”的木質模具製作出來的麵點,然後用火烘烤而成。此種瓜果稱為“花瓜”或“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