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踏鄉記之歎流水兮> 第57章 青紗帳裏且慢行

第57章 青紗帳裏且慢行

  清婉自打初三回了娘家,就一直沒有回來。一個月後,公爹甄友乾進京辦事,便來到了於家的宅邸。


  一《季夏午後》佚名.打油詩


  季夏午後就是熱,

  天穹如同大鐵鍋;

  親家大舅哥於太醫熱情地款待了他。酒足飯飽後,友乾便叫了一副“肩輿”[1],準備接清婉回家。


  季夏的未時,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酒酣後的甄友乾,偏要頂著烈日往家走,大舅哥也隻好依了他。


  友乾和清婉沿著高粱河的馬路往家趕去。太陽如同燒紅的栗炭,使整個天空也恰似一口燒得滾燙的大鍋。青青的樹葉蔫了梢,綠綠的小草焦了頭。鳥兒藏在樹葉裏,偶爾脆脆地鳴叫了幾聲,好像也在說:“好熱,好熱。”隨即,便啞無聲息了。


  山靜了,風也靜了,隻有身邊的那條高粱河,還在靜靜地流趟。


  甄友乾本就高大,又騎了匹高頭大馬,就像一根碩大的蠟燭,杵在馬背上,臉上似滴著蠟油。隻聽他不停地謾罵著老天,不時地用袖子擦著熱汗。


  清婉可能要涼快一些,因為她坐在肩輿裏,頭頂有遮陽蓬遮著太陽,路邊又有高粱杆擋著光線。


  走了一段路程,馬路的兩邊都變成了高粱地,雖然能遮擋住更多的陽光,但也擋住了高粱河吹來的稍許微風,讓人感覺更加地悶熱。


  清婉從未見過如此繁茂的高粱地。


  隻見一片令人震撼的綠色鋪在了無際的土地上,匯成一片濃鬱的海洋。這麽多的高粱一列列、一行行地排著整齊,每株高粱都被陽光染成了紅色的火焰。


  紅高粱不是花,但很美。驕豔裏含著羞澀,火紅中綴著樸素;高粱的香,就象一個少女的淺笑,是來自純淨靈魂的流露,淡香裏有微甜……


  友乾拭著汗,偷偷地朝肩輿上瞟了一眼——這高挑秀頎的高粱,多像清婉的身段;那紅紅的高粱穗子,恰似清婉那紅撲撲的小臉兒。


  也許是有感而發,或許是觸景生情,隻聽甄友乾高聲朗誦道:“季夏午後就是熱,天穹如同大鐵鍋。”


  友乾的打油詩剛剛念了兩句,走在前邊的轎夫立刻住了腳,尋思片刻,放下轎子說:“我去方便一下。”說罷,撒腿就跑進了高粱地。


  友乾也住了馬,笑罵道:“嗬,這個刁家夥!我的詩就這麽管用?詩一出口,他就脫不跌褲子……”


  甄友乾是俗人一個。本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話,怎麽聽都是在拐著彎兒罵自己。


  清婉不由地掩嘴一笑。


  不一會兒,轎夫便回來了,說道:“好像是中暑了,有點拉稀!”說著,又抬起了轎子,繼續往前走。


  走了沒兩步,又放下轎子,鑽進了高粱地……反複幾次,最後隻得說,“這位夫人大小姐,看來今兒真的不行了,小的隻能送您到這兒了,您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友乾把轎夫好一頓臭罵,最後朝他們的屁股上每人又踹了一腳,罵道:“滾!滾!滾!”


  倆轎夫連滾帶爬地掉頭就跑,不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


  清婉心裏納悶:怎麽他們往回走,也不停下轎子拉稀了?她朝友乾看了一眼,說道,“公爹,這麽熱的天,人家好歹也送了這麽遠的路,您應該多少付給他們一點兒錢才是。”


  友乾怒道:“我付他們錢?他們應該找給我錢才對!這兩個龜孫,把我們送到這個前後不著村的地方……”


  其實,甄友乾早就把錢給了轎夫,而且還是付了雙倍的價錢。這是甄友乾有意這樣安排的——隻要聽到他朗誦詩詞,就立刻放下人,跑路!


  二《濃綠萬枝》佚名.打油詩


  濃綠萬枝紅一點,

  動人景色不須多。


  甄友乾把清婉扶上了馬,在扶她的時候,有意托著人家的屁股。清婉往前移了移身子,友乾也踩著馬鐙上了馬。


  友乾讓馬走得特別慢,像是在散步。隻是這散步的路,著實讓人有些害怕——這段路很直,直得好像能看到路的末端;這條路很長,長得又仿佛永遠走不到盡頭。


  越往前走,紅高粱仿佛也就越高;越是前行,兩邊的高粱好像也在向路中間靠攏。


  “記得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呀!”清婉心裏納悶,“怎麽,好像要回不去了?”清婉越想越害怕,不由地便慌了神。


  正在忐忑,就聽甄友乾又續上他的打油詩:“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景色不須多。”接著一雙粗長熱辣的大手,不知不覺間便溜進了她的衣裳……


  ————————————


  注釋

  [1]肩輿

  即轎子。從字麵上來解釋,就是“肩膀上的轎子”,一種代步的交通工具。


  (1)車輿製度。


  肩輿起初隻是作為山行的工具,後來走平路也以它為代步工具,肩輿在東晉及南朝時即已盛行。初期的肩輿為二長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無覆蓋,很像四川現代的“滑竿”。後來,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蓋遮蔽物,其狀有如車廂(輿),並加種種裝飾,乘坐舒適。這種轎子就是“轎輿”。


  清初京官三品以上,在京乘四人肩輿,輿前有藤棍雙引喝道。四品自僉都禦史以下,隻乘二人肩輿,單引不喝道。當時正陽門專許輿入,車不準行,故京官無乘車者。後來漸有驢車、騾車。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後,騾車漸多而驢車漸少,嘉道年間則京官無乘驢車者。鹹同以後京官惟尚書以上乘四人肩輿、侍郎坐綠呢圍車、三品坐藍呢圍車,旁開窗。四品以下,車與一般朝臣相同。乾隆十五年有上諭隻準王公及滿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轎,不準滿洲都統與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轎。但漢官不在此禁,故漢官二品亦有坐轎者。


  (2)車輿等級


  肩輿分類為禮輿、步輿、輕步輿、便輿四種。


  肩輿不設帷幔,坐上冬季放紫貂,夏季用明黃妝緞墊。肩輿的使用依不同場合而有嚴格規定。皇帝乘坐肩輿轎子的時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宮內往來時乘坐的代步工具。高級官員乘坐肩輿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謂“八抬大轎”就是從這來的。


  後來,清.陳康祺《郎潛紀聞》載:“乾隆五十五年上諭:‘內外文武大臣特恩賞在紫禁城內騎馬,用資代步。但年老有疾之人,上馬亦覺艱難,嗣後已經賞馬之大臣,因有疾艱於步履者,仍加恩準令乘坐椅,旁縛短木,用兩人舁行入直。’”


  滑竿在古時就叫“肩輿”。近代在四川出現的滑竿,據說開始於愛國將領蔡鍔發動的護國戰爭時,因為擔架不夠用,就地砍來竹子製作擔架,因為全用滑溜溜的竹竿綁紮,就稱為滑竿。


  有人從紮擔架得到啟發,把擔架稍加改進,就成了滑竿,比轎子輕便快速。滑竿製作簡便,兩根三米多長的斑竹竿,兩頭尺把長的短杠作抬肩,中間用竹片編成軟紮,前係腳踏,冷天墊毛毯,熱天撐涼篷,軟紮上可坐可臥。轎夫花錢買了抬轎權利叫正輪子,沒有花錢買的叫副輪了。一轎三人抬,叫丁拐,兩人抬,叫對班。無論轎或滑竿,後麵轎夫的視線被轎殼或軟紮擋住,須前麵轎夫傳話告訴路上的情況,這叫報點子或報路號子。


  例如

  前麵路很平直,前呼:“大路一條線,”


  後應:“跑得馬來射得箭。”


  要上橋了,前呼:“人走橋上過,”


  後應:“水往東海流。”


  前麵的路彎拐多,前喊:“彎彎拐拐龍燈路,”


  後應:“細搖細擺走幾步。”


  路上有牛糞,前呼:“天上一枝花,”


  後應:“地下牛屎巴。”


  路上有個奶孩,前呼:“地下娃娃叫,”


  後應:“喊他媽來抱。”


  見啥說啥,振奮精神,鼓舞勞動幹勁,其生動風趣,與船夫號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巴渝的許多風景點,都有滑竿可供遊人乘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