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機會(一)
之前的十幾年他們都熬過來了,現在文家飛黃騰達的日子指日可待,就算等待陛下及冠,親理朝政,也不過十年的時間,他們願意繼續等。
然後,就又等來了一個機會。
又一個五年之後,看著虛歲已到十五歲的陛下,文家女眷們進宮給太後娘娘請安的時候,記著來見太後娘娘之前,夫婿提醒她們說的話。
已經和太後娘娘閑聊了大半天了,再不說的話,就該到她們出宮的時辰了。
自己都隱晦含蓄的提了好幾次了,偏偏每次太後娘娘都不接話,有人終於按捺不住了,索性把便將話說明了,直接開口道:“娘娘,陛下如今也到了慕少艾的年紀了,您是不是……也要給陛下準備一下侍寢的女子了呢?”
太後娘娘不動聲色的看了過去。
文家的女眷每個月都會進宮來拜見太後娘娘一次,這已經成了不成明文的習慣了,從最開始的時候,隻有太後娘娘親兄弟的內眷,是太後娘娘嫂子和弟妹的零星兩三個女眷,到了如今,已經發展成每次文家女眷進宮,都能浩浩蕩蕩的形成一片令人矚目的風景了。
光她之前有沒有和太後娘娘說上過話,她嫁進文家的時候太後娘娘是不是早就進宮嫁給先帝了,隻要是文家有名分的女眷,就都能進宮來——萬一她說的那幾話吸引了太後娘娘的注意,就得到太後娘娘的欣賞了呢?
那她所在的那一房人豈不是都能得到好處啦!
在以前,文家還是非常低調的,因為太後娘娘的情況都不是很好,就更別提他們了,哪怕是在陛下才登基的前幾年,也還在觀望期間。是直到最近幾年,文家人才逐漸囂張起來的。
陛下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在陛下滿了十歲之後,便開始上朝,試著聽朝政,哪怕他還不會處理,但好歹可以看啊!
同時他上的課,除了半天的課是和伴讀一起上的,另外半天就已經和伴讀分開了,他單獨上課,因為顧秉之叫他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書籍上的死理論了,而是直接將當天朝政上發生的事情,以及內閣和其他大臣商議之後做出的針對決策而進行分析。
大家都可以明確的看見,陛下對朝政的熟悉度愈發的高,離他親政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就算離他二十及冠那年還很遠,他不能完全的親政,但那四位托孤輔政大臣瓜分朝廷大權的日子也將過去了,陛下也將擁有自己的主意。
而這一天,便是在陛下十四歲那一年,在大朝會上時,關於河西災荒一事,他毫不猶豫的親口駁回了內閣做出的決斷為分水線,代表著陛下托孤輔政大臣們一言堂的日子徹底一去不複返。
天知道,當那天大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傳出來後,文家的人有多開心。
明明是他們文家的姑娘當上太後娘娘了,明明是有一本流著他們文家血的孩子當上了皇帝,但他們文家卻沒有半點兒好處,讓文家人怎麽能不慪氣呢?
朝廷上的事情,陛下還小,太後娘娘後宮不能理前朝之事是曆朝曆代的規矩,文家人還沒有資格、也沒有辦法插手,隻能從後院的女眷入手,先和太後娘娘、和陛下將親戚情分給續起來,等陛下有能力的那一天,希望他們文家也能隨著陛下的親政,而在京城之中擁有一席之地。
但真要細究,如今文家女眷的這番做派,也不全是文家自己的原因,如果沒有太後娘娘的縱容,文家的女眷也不會這麽放肆。
回顧以往曆朝曆代的後宮女眷,哪怕已經是成為了太後娘娘,娘家人進宮的時候,那也不是誰都能夠進宮來的,而是有嚴格條件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太後娘娘關係非常親密的娘家人才有資格進宮。
進宮時文家女眷擺出來的陣勢,滿京城的人是都看見了,紛紛豔羨不已,但是,進宮之後的情況,其實也不盡如大家想象中的那般深受太後娘娘的歡喜。
起碼,文家的女眷們進宮了之後,有一半的人其實是根本看不見太後娘娘人的,哪怕是自個兒娘家人,太後娘娘也沒那個閑情逸致去應付,直接讓宮女們將她們安排在了偏殿等吩咐,道是太後娘娘精力不濟,挨個兒來吧,等傳召便是。
這一等,直到她們要出宮了,也沒能等到太後娘娘的傳召。
但她們也不會懊惱生氣,能進宮就已經是好的了,機會都是留給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做好了準備的人的,所以她們下次還是會來。
不止下次,應該說是每次才對!
另一半的人呢,倒是可以麵見太後娘娘了,但這一半的人裏麵,又有一半是就算見到了太後娘娘的人,但也沒機會和太後娘娘說話的。
進宮覲見太後娘娘,可不見普通的見親戚,一群女眷們湊在一起,像幾百個鴨子一般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誰都能互相說話,在慈安宮太後娘娘麵前,太後娘娘沒有問話,讓她開口,不管她是誰,是絕對不準擅自開口的。
當然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太後娘娘的親娘。
於是在那名擅自開口提起了陛下事情的婦人說了那番話後,太後娘娘眼神淡淡的看過去,還沒有開口說什麽,文家老夫人臉色一冷,語氣很不好的搶先訓斥道:“住嘴!陛下的事情,豈是你們可以過問的?規矩都去哪兒了?”
也就隻有文老夫人了,因為是太後娘娘的親娘,所以她在慈安宮,當著太後娘娘的麵,搶了太後娘娘的話,先一步訓斥人,太後娘娘也不會發怒,隻輕輕挑了下眉頭,什麽話都沒有說。
開口的婦人滿臉惶恐,不知道是因為害怕,還是接受到了來自文老夫人發給她的某種訊號,忙不迭從椅子上起身,在大殿的中間跪下求饒:“民婦錯了,民婦隻是關心陛下,還請太後娘娘恕罪!”
開口的婦人也打心眼兒裏真的後悔了,過問陛下的事情哪裏輪得到她一個隔了幾支的旁親說話關心的份兒啊!
其實在來之前,關於誰說這句話她們也都是提前商量好了的,和太後娘娘說這番話的人,地位一定不能太低,不然不旦不會讓太後娘娘心動,說服太後娘娘,反而說不定還會惹得動怒。所以安排的是坐在滿頭白發的文老夫人下手的那一位夫人,也就是文家大老爺的妻子,太後娘娘的親嫂子,文大夫人。
可都過了這麽久了,文大夫人一直穩如泰山,一句話都沒有提,開口的婦人不免有些著急了,一時鬼迷了心竅,被未來的富貴榮華迷花了眼睛,就大著膽子開口了。
她們既然準備問太後娘娘這件事,自然是有所準備的,隻要太後娘娘在陛下的這件事上點了頭,她們文家就能推出準備好的姑娘出來,從十五歲到十七歲這個年齡階段的閨秀,她們早幾年就已經精心養著,教著了,就是為了日後送進宮去伺候陛下。
年紀小點兒的,和陛下年齡相仿,說不定能夠聊得來;年紀大些的,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女大三,抱金磚嗎?
當然陛下是不需要抱金磚的,但不妨礙這是個吉祥話。而且在陛下這個青澀的年紀,年紀大些的、已經長成的姑娘說不定對他更有吸引力呢!
而開口的這婦人之所以著急,是因為她很幸運的,家裏麵有兩個女兒,正好分別是十五歲和十七歲,而且這兩個女兒的容貌都非常的出色,除了文家嫡支的幾個姑娘之外,旁支的姑娘當中,她家的姑娘可以說是最出眾的。
因此她也信心滿滿,認為隻要自家的姑娘進了宮,一定能討得陛下的歡心。
她家大姑娘都已經十七歲了,按理說正常情況下,早該成親了,就算沒成親,也該已經定好了親事,不然若是再拖一下,就很容易變成沒人要的大姑娘。她為了送女兒進宮,下了狠心要拚一把的。
在那婦人跪在地上磕頭認錯了之後,見太後娘娘隻淡淡一笑,沒有說原諒或者不原諒,文老夫人在心裏感慨了一下,自己這個閨女如今是真的深不可測,鳳威愈重了,連自己這個當母親的也都琢磨不透了。
文老夫人柔聲說道;“娘娘您和陛下是吃的苦,咱們都知道,家裏人很是心疼您和陛下,一直惦記著,她也是關心則亂,才會忘了規矩,不敬的說出這句話來,娘娘您便寬恕了她,別與她一般計較了。”
太後娘娘忍不住輕嗮了一下。
真的隻是關心嗎?
她在宮裏麵這麽多年,什麽沒有見過?還能不知道文老夫人以及文家女眷在這件事情背後做的準備嗎?
在文老夫人感慨從自己肚子裏鑽出來的女兒,她自己都已經看不透的時候,太後娘娘也是有些嘲笑和心冷,在女兒跟外孫,和文家麵前,自己的親娘也還是偏向的文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