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諸子百家匯聚
趙國舊址趕往東北長城的一處要塞,會水城中。
此刻,這會水城裏早已經空曠一片,裏麵的百姓,早已因為防止匈奴殺來而撤出,但這一天,卻是四麵八方,數萬人接踵而來。
這些人皆身著不同服飾,明顯不是一支大軍,正是來自諸子百家各門各派的高手,匯聚共有四萬多近乎五萬人。
其中,農家號稱諸子百家中排名第一的存在,此次會戰,農家弟子直接出動了一萬五千餘人,占據了整個百家軍隊人數的三分之一。
接著便是墨家的一萬人和儒家的五千弟子。
緊接著便是諸子百家跟各方遊俠組成的四萬多大軍。
這些人一匯聚,各方頭領便聚在了一起。
“閣下就是兵家大師,惠鬆子?”
道家帶隊首領,玄通子對兵家大師問道。
“閣下想必就是道家那位傳說中街惡如仇,專替天行道的玄通子大師吧?”
惠鬆子微微一笑,道:“此次在下請大家前來的原因,也在信函中給各位說清楚了,所以關於此事,在下不再多言。”
“如今匈奴據此不過一日路程,我等必須先想出應對之法才行呐!”
說話間,惠鬆子又看向其他各路首領,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在這個時代,“子”的意思並不是後世那般稱小的意思,相反,“子”的意思反而是先生。”
“一般有名望的大家,後世都會稱之為先生,而在這個時代,通常以子來代替。
如春秋時期的孔子、老子、後來的孟子、惠子等等,用後世的稱呼,就可稱之為孔先生,老先生,孟先生,惠先生等等。
在打了一番招呼之後,眾人匯聚到了將軍府中,席地而坐。
“惠鬆子,你之前送來的信函中說道,匈奴此番行動,必將攻打東北長城,然現如今,秦國十萬大軍尚在邯鄲,想要趕來,可不是一兩日就能成的。”
“按照目前看來,匈奴的意圖已經不需要多做懷疑。”
“倘若真讓匈奴打到東北長城,與東胡聯軍一處,裏應外合,那十萬長城守衛軍必敗無疑。”
“屆時東胡大軍再殺進關內,我中原定無人能檔,可謂雪上加霜,稍有不慎,我華夏族群便有滅族之禍!”
“當此之事,我等義士急需一位能夠統領大軍之人調動,方才能發揮最大能力,無論如何都要阻擋住匈奴步伐,這個任務,怕還得交給惠鬆子才行呐!”
人群中,墨家巨子莫念抱拳說道。
“沒錯,惠鬆子,你乃兵家大師,此戰眾人還得落在你身上才行。”
“我等雖有各家所長,但在行兵作戰這一方麵,決不能與惠鬆子相提並論,還請惠鬆子不要推辭,擔任此大局眾人才行!”
“說得對,惠鬆子,此任務非你莫屬,如今匈奴大軍已兵臨城下,我等必須早做決斷,無論如何也要阻擋匈奴大軍的步伐,等十萬秦軍殺到,我等才算功成身退!”
說話間,眾人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推舉惠鬆子擔任此次統帥。
其中,抱愧儒家荀子,墨家巨子,農家首領等等,皆沒有任何異議。
這倒不是說他們謙遜,關鍵是諸子百家,各有所長。雖說大家也有研究過兵法之道,但想要和兵家大師相比,卻是不值一提。
在這等國難當頭,大家都不殺,很清楚一旦匈奴與東胡騎兵合兵一處,對於華夏是什麽樣的打擊。
這種時候,沒人會去端什麽架子,想到的隻有一個,無論如何,也必須組織這一場行動。
大秦與匈奴,乃至於東胡的戰爭,已經不同於曾經的七國戰爭。
曾經,七國鼎立,你殺我伐,但說到底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內訌而已,再怎麽打,大家還是華夏人,都是周天子統轄。
如今,雖然諸子百家,大多沒有追隨秦國,但不可否認,秦國現在才是中原的正統,華夏的正統。
因此,在與匈奴的對戰之中,大家都會選擇一致對外,哪怕這個做法是綁住秦國,大家也毫無怨言。
說到底,遠近親疏,大家還是分得清楚的。
“好,既然諸位如此看重我惠鬆,我也就不做推脫了。”
“當此時刻,最重要的還是阻擋匈奴大軍步伐。”
“我深知諸位身懷絕技,各家弟子,也是非一般的勇士。倘若一對一戰鬥,絕不是匈奴騎兵可以相提並論,但此時此刻,這場大戰卻不是匹夫之戰,而是兩軍交戰。”
“別看我方高收入均,但若是大軍正麵硬抗。”
“我方四萬人,頂多能抗衡匈奴大軍十萬人,若麵臨地方大軍四十萬,我等必死無疑。”
“這等時刻,最主要的便是調動!”
“大家相互配合,即便打不過這四十萬大軍,但阻擋這四十萬大軍的腳步一些時日,想必也不是不可能,因此,我要再次立下一個規矩。”
“大家平日裏或許都有一些爭端,例如一些學術上的爭論。”
“但此時此刻,絕不是爭論的時候,若誰因為各家各派不同,相互之間置之不理,我定當軍法處置,絕不容情!”
“若各位能接受這一點,我惠鬆就答應此次統兵,否則此次作戰,大家還是各顧各的吧!”
惠鬆見眾人如此推舉,也不做推辭,一開口便應了下來,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哈哈哈,放心吧惠鬆子,行軍布陣,我等自然知道令行禁止這個道理。”
“若這一點都做不到,讓你帶領大家抗拒匈奴,豈不是為難你了。放心,我農家弟子,絕對令行禁止!”
農家首領哈哈大笑,毫不遲疑,直接應下。
“沒錯,我儒家弟子,最講規矩禮儀,若在戰場上,還不知道戰場的規矩,豈有麵目再見先賢?你放心調動就是!”
儒家荀子負手而立,沉聲說道。
“我墨家弟子,絕對聽從調令,如有違背,我第一個不放過他!”
墨家巨子也跟著說道。
說話間,眾人齊心協力,共同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