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大秦我為皇> 第612章 兩大賢者

第612章 兩大賢者

  雲夢山,山高林密,溪流瀑布,風景宜人,乃是一處十分難得的幽靜之地。


  對於此時的很多中原人來說,這裏更堪稱一處聖地,因為這裏乃是大賢,甚至可以稱之為聖者的鬼穀子隱居之地。


  俗話說,大周共主八百年,孔子提筆著春秋,鬼穀門人亂戰國,一統天下萬事休。


  鬼穀怒而諸侯懼,鬼穀退隱天下息。


  鬼穀派,嚴格來說,算不得諸子百家中任何一脈,然,其卻硬生生開創出縱橫一脈,鬼穀子更是手握兵家聖物,孫武所創的孫子兵法,集各家所長,每一代弟子出世,都能敗盡諸子百家,各方豪傑。


  一連戰國數百載,無人能與鬼穀敵,至此創造出鬼穀縱橫的無上榮光,赫赫聲名。


  曾經,有無數人慕名而來雲夢山,拜師學藝,亦或者請求鬼穀聖人出山,或請求鬼穀傳人出山。


  但數百年來,除鬼穀弟子之外,無人得見鬼穀先生的真正麵目。


  更是有無數人曾經翻過整個雲夢山,也找不到鬼穀先生的蹤跡。


  鬼穀先生傳聞中隱居此地,但事實上,他究竟在不在這雲夢山中,卻是一個未知之數。


  這一日,山穀瀑布之下,鳥鳴歌唱,蟲鳴不絕,嘩啦啦的流水聲,淅瀝瀝的風吹樹葉之聲接連不斷響起。


  秋雨綿綿,炊煙嫋嫋,一個老者,發虛潔白,一身儒裝,整潔如新。


  他此刻,正在瀑布之下一個山洞之中避雨,在山洞內燃氣一團篝火,篝火上烤著兩個紅薯。


  “呼……呼呼……”


  老者伸手把烤好的紅薯拿了下來,隻覺滾燙無比,在手中翻來覆去,不斷吹著冷氣。


  他掰開一般紅薯放到嘴裏,隻覺清甜爽口,好不美妙,一時間,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嗯,好東西,好東西,果腹佳品啊!”


  老者喃喃自語,說話間,再次優雅的吃了起來。


  老者仿佛一聖人辦,無欲無求,山中炊煙,似乎就是他的向往之地。


  就在老人吃得正香的時候,一道聲音忽然響起:“嗯,遠遠的就問道一股人間煙火香味,好生美妙,先生,在下可否入座?”


  老者抬頭,隻見山洞口不知何時,竟出現了一人。


  來人鶴發雞皮,仙風道骨,手持一杆浮塵,仿佛那山中仙人一般,猶如老子李耳之化身,給人一種形在此山中,不在人世間的虛幻感覺。


  “哈哈,白發白須一老翁,手持拂塵一老道,沒想到竟在這裏,遇見了道友,當真有緣,請坐請坐!”


  那老者哈哈一笑,看著來人,眼中閃過一抹欣喜之色。


  “嗬嗬,荀子大師別來無恙!”


  老道不是別人,正是當今道家掌門人,白翁道人。


  隻見他手持拂塵,雙手合攏,對著荀子大師深深鞠躬一禮。


  那老者正是荀子,見狀,也趕忙起身,與白翁道人相對一拜。


  當今世上,三大名望老人。


  一為鬼穀,雲夢山之主人。再則就是這荀子與白翁道人,如今鬼穀不在雲夢山中,荀子與白翁道人,卻在這裏相遇。


  兩人一生很少交集,確實是難得的好友。


  一禮過後,白翁道人坐了下來,拿起另外一個紅薯,與荀子大事一般,又吹又翻,然後一邊品嚐,一邊露出滿足的笑容。


  如兩人這般大賢,早已經沒有了普通俗人那般名利之爭,他們所向往的,無非就是參悟大道,退居山野,研究學問罷了。


  自古以來,在很多俗人的眼裏,所謂追求大道,說到底,就是一些怪力亂神。


  有的人覺得,那些山中隱秘高人,幾乎都是飛天遁地,腳踏八荒,有著各種神通,可稱之為神人,仙人。


  也有人覺得,那些什麽所謂的隱士高人,不過就是一群行走江湖的騙子。


  然而,真正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世上哪兒還有什麽神人,仙人之類的!哪裏會有什麽飛天遁地,腳踏八荒之類的。


  行走江湖的騙子倒是有不少,但這些人,那有資格稱之為高人?

  真正的高人,的確有著如神仙那般呼風喚雨的能力,造福天下的力量。但這不是什麽神術仙法,而是學識。


  如諸子百家學識,諸子百家之聖人。


  如大秦興盛之臣商鞅,他若退隱,可為隱士高人。


  但他出山了,他就有能力造福一方,對於大秦那一代的人來說,他就是呼風喚雨的神仙,他就是造福天下的聖人。


  再如孫武,鬼穀子這些,他們退隱山中,可稱之為隱士聖賢,可隻要他們願意出山。


  同樣有著足夠的學識能力造福天下,對於別人來說,他們同樣是無所無能的神仙。


  所以,所謂神仙法術,不過就是一個人的學時能力。


  而越是學時能力越高的人,越想參悟更高的大道。他們的到,就是追求學問的極致。


  荀子與白翁道人,亦可稱之為高人,然,這樣的兩個高人,其實說到底,除了比一般老人學識更高之外,他們並無什麽不同之處。


  他們同樣需要吃喝拉撒睡,他們同樣有笑容,有哀愁,有開心,有難過。


  隻不過因為能力的原因,他們基本上已經很難有別的恐懼,有的隻是滿足。因為學識而帶來的滿足。


  在後世,很多人看來,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一朝金榜題名。


  實際上,這般想法,目標太重,永遠難以得到真正的學問大道。


  就如孔子,有人說孔子一生都在教化天下,實際上對於孔子來說,他並沒有教化任何人,而是在不斷的求學,領悟學問的真諦。


  隻是這途中,有無數後來者願意追隨與他,與他一同求學。最終撰寫春秋之時,他已不知不覺有了三千弟子,從此奠定儒家盛況。


  當然,也有人會說,孔子真要隻為了學問,為什麽總是幻想著找個官做,為此,甚至遊曆諸國,最終遭受無數白眼。


  可實際上,孔子並不是真的想當官,他隻是想實現自己追求的學問大道,證實自己的道,究竟是對是錯。


  這一點,與老子一生在周室藏書閣內尋求真理,最終創立大道,巡遊天下,講道天下是一個道理。


  不同的是,孔子乃儒家治世之道,而老子則是道家無為之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