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驚現奇珍
這探海城的府衙並不算大,麵北朝南,除了前麵的公堂之外,進入後麵,就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四合院。
整個院子,房屋不過十來間,靠北的一邊,正是林潛海的住所,林潛海平日裏處理公務的書房,還有休息的臥榻,皆在這裏。
而且整個四合院看上去十分古老破舊,雖然很多地方都經過了翻修,但依舊還有很多破損之處。
尤其這一番狂風之下,不少瓦片都已經掉落,院子之中,細碎一片。
嬴守看著這番場景,不禁眉頭微皺。
這沿海城市,在後世發展得那可是繁華無比啊,然這個時代,卻如此落後,這令嬴守感到有些不滿。
不過百越這一片,不過剛被他統治而已,還沒完全接受大秦的同化,能發展到這樣,也算不錯了。
“還請陛下和兩位娘娘裏麵稍坐片刻,在這探海城中,並無驛館,唯一能看的過去的,也就這縣衙而已。”
“平日裏,就連烏桓將軍和一眾士卒都在府衙中住宿。”
“這是臣平日裏與烏桓將軍住的地方,今夜不知陛下駕臨,沒來得及準備,臣這就為陛下還上一些幹淨的被褥!”
就在這時,林潛海的聲音響起,招呼著嬴守等人進入房間,在桌案涼席之上坐下後,林潛海和烏桓立即在房間中忙碌起來。
房間古樸,裏麵有兩張床,兩張床中間還擺放著一張桌案,桌岸上有書簡,有水,還有硯台毛筆。
除此之外,在右邊的床邊上,還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無數的竹簡。
而在左邊的床頭上,則掛著一柄將軍見。
整個房間,布置得不是很好,甚至還很樸素,但卻十分寬敞。
而且就這樣一個房間中,確實書香筆墨伴隨著將軍氣,倒是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很明顯,那兩張床就是林潛海和烏桓平日裏休息的床,兩人應該會時常在房間中討論什麽事。
所以,在床的中間還設立著這樣一張桌案。
林潛海和烏桓上前,將桌案搬開,放到門前,然後合力,將兩張床榻並攏在一起,形成一張巨大的臥榻,十分寬敞。
接著,兩人開始收拾床榻上的被褥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看著這一幕,銀月和雪凝都不禁微微皺眉。
這一年,對大秦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四麵八方各地城池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他們所過之地,也算繁華一片,卻沒想到,在大秦,還有如此貧困之地。
一座城裏麵,將軍沒有將軍府,縣丞沒有自己的小宅院,文武官員,軍政執行者,全部記在一個小小的縣衙之中,而且這縣衙還如何破舊,根本無法彰顯大秦官府的大氣。
嬴守目光望向不遠處的書案,緩緩起身,走了過去,拿起一卷尚未完全合上的書簡,看到裏麵的內容時,嬴守眼睛頓時一輛。
“探海三年規劃綱要!”
嬴守低聲念著這幾個字,看完裏麵的內容時,再看不遠處忙活的林潛海和烏桓,嘴角不自覺的帶起一抹笑意。
這一部探海三年規劃綱要,並不是什麽曠世奇書,而是一步簡單的綱要,但就是這樣一份綱要,對於嬴守來說,確實比任何曠世奇書都要更有價值。
根據這本書的起始綱要記載判斷,這兩人應該是今年夏季進入的探海城,距離現在,應該才過去四五個月。
這本綱要,寫的是一部勵誌目標,兩人竟想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徹底改變探海城,甚至於周邊的一切環境。
這個想法,於一般人來說,可謂太過瘋狂了。
別看三年的時間不斷,但兩人所想要做的確實改天換地之事,雖然這改換的之事這探海城和附近的一些環境,但這也絕不是一件易事。
正所謂小能量做小事,大能量做大事,兩人立下的目標,不亞於一場變法。
不同的是,大變法傾盡一國之力,變一國之法,讓一國改天換地。
而小變法,如二人這般,費盡心力,最多也隻能調動一城之力,最終變一城之法,讓一城改天換地。
畢竟得到的力量不同,大變法於小變法也會有所不同,但耗費的心血,都是一樣的。
當年,商鞅變法,勵誌二十年,如今這二人卻勵誌三年,不得不說,有些狂,但也很有心,很有拚勁。
“陛下……”
就在嬴守沉思之,林潛海和烏桓抱著被褥走來,看到嬴守拿著那本綱要,兩人臉色一變,忍不住叫道。
“好書,好書,這本書送給朕怎麽樣?”
嬴守回頭一笑,望著二人說道。
兩人聞言,渾身一顫,連忙放下被褥,跪在地上,道:“陛下喜歡,臣等願意貢獻!”
嬴守點頭,笑道:“起來吧,若還有其他類似的書籍,例如這大剛精要文本,也給朕看看,這在朕看來,才是真正的曠世奇書啊!”
兩人聞言,心中大喜,皇帝如此看重兩人的書,就等同於看重兩人,未來,必定大有作為。
當即,兩人連忙叩首。
隻見林潛海伸手指向不遠處的書架,道:“陛下,這裏麵的書簡,皆是臣與烏桓將軍這半年來親自刻寫,若陛下喜歡,可以隨時觀看!”
嬴守聞言,看看那書架,點頭笑道:“朕知道了,你們先去忙吧!”
二人磕頭,起身繼續忙碌。
可憐一代將軍,一個縣丞,竟連一個收拾院子的家丁婢女都沒有,任何事情都隻能親力親為。
“陛下,是何等曠世奇書,竟讓陛下如此喜愛?”
南燕和雪凝忍不住走了過來,一臉不解的望著嬴守問道。
“你們自己看!”
嬴守輕輕一笑,將書簡遞給二人。
兩女接過,低聲念道:“縣丞林潛海,守將烏桓,於武帝一年夏入探海城,正值此時,城中百姓不過千人,荒廢一片,名不聊生,遂在此立下誓約,三年改天換地!”
“半年後,匯聚附近百姓,恢複城內秩序,開荒於城。一年內,改變生計,人人溫飽!”
“一年後組建商隊,開展民生,走出沿海,奠定未來,人人溫飽有餘。”
“三年後,自給自足,開拓新沿海世界,憑當地之力,再建探海城,做沿海大商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