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商量著就決定了
夏國雍城王宮後花園。
“……城平原土地肥沃,土壤水分充足,去年種植的二十七萬畝麥和十萬畝粟米,全部都獲得的豐收,如今這些糧食都已經運雲武城封存,除此之外,還有四十萬多萬壇的猛火油,也已經越雲武城封存,還有數不盡的食鹽,雲武城的倉庫已經放不下了,還請父王下令,把這些東西運走才好。”
夏王看了一眼嘚瑟的夏元武,回頭看向自己的浮漂,問道:“先不這些東西,戎族那邊怎樣,有沒有不安分的?”
夏元武回答道:“以炎角、寒月、莫澤、雷雲、景陽、那川、泯山、丘等八個部落為首的原戎族部落聯媚人都還安分,但是以熊、巽、隗三個部落為首的山野戎族部落讓人很頭疼,他們沒事就以百十個人發動襲擊,騷擾在戎城平原上種植的莊稼,騷擾我們開采和運送猛火油,我派兵打他們的時候,他們就遁入深山,真是令人無比的頭痛。”
“這麽看來,確實是個麻煩,你是怎麽解決的?”夏元鼎問道。
夏元武咧嘴一笑,道:“不是我解決的,是元皓解決的,兩年前不是送了兩萬人給元皓嘛,我曾去信向元皓抱怨,他給我出了一個主意,一邊派人去分化戎族野人三大部落,另一邊以戎城平原安穩富足的生活招安戎族野人,隻花了半年的時間,那三個野人部落便自顧不暇了。”
夏元鼎點零頭,道:“既揚湯止沸,又釜底抽薪,元皓的能力還真沒的。”
夏元武也麵色嚴肅的點零頭,讚同道:“不隻是對付野人,還有遷移民眾,戎族和風族人組建混合軍隊,元皓在信中強調,戎族不是夏國的敵人,應該是夏國的子民,最需要的做的事情是同化戎族人,使戎族的文字、語言、曆史等逐漸消失,等戎族人不再記得起自己是戎族人,那時戎城平原將時夏國永久的土地,夏國將獲得一個產量巨大的糧食產地,夏國的國力將再上一個層次。”
夏王看向夏元鼎,道:“除了對戎城平原的計謀,雙馬鐙、馬蹄鐵、冶鐵鑄造、造紙術、印刷術、新織機、點鹵豆腐、石磨磨麵等等這些東西加起來,論對夏國的功績,元皓要遠遠超過你,論對國事的見解,元皓亦不弱你,甚至有時候會超過你,作為監國太子,你有什麽想的嗎?”
夏元鼎張嘴不出話來,在夏王似平淡似威嚴的目光中,夏元鼎起身拱手躬身拜下,恭敬但又有少許不甘的道:“兒臣無能,比不上五弟,兒臣……兒臣願交出太子之位,請……請父王升五弟為太子。”
夏元武驚愕的看著突然出現的場景,他能感知到夏元鼎散發出來的不甘和痛惜,起身對夏王拱手躬身行禮道:“父王三思,五弟之才,世間僅有,然五弟的心太大,並不適做君王。”
伸手示意夏元鼎和夏元武起身,夏王看向夏元武,問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夏元武道:“回稟父王,五弟有經世之才不假,但是五弟從曆經江湖恩怨仇殺,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同時也練就了武者剛猛不受束縛的心性,他若為朝臣,必是掌控朝堂的權臣,他若為君王,必是獨掌權柄主宰一切的君王。”
“然,君王代表不僅僅一個人,還代表著宗室族人,代表著夏國無數世家,他們與百姓一同組成了夏國,若是五弟當了夏國的王,他必會拿走宗室和世家手裏的權利,這一點從他組建大風書院就能看出來,搶奪權利的過程,會引起夏國無數的殺戮,兩相碰撞之中,更會動搖夏國的社稷。”
“五弟很清楚自己的心性,所以選擇了就藩彭澤,去做一個全權的封君藩主,兒臣清楚五弟的心性,所以送給五弟兩萬戎族人和食鹽,二哥清楚五弟的心性,所以二哥才會去信山門關知會張將軍,二哥和兒臣相信五弟,五弟也相信二哥和兒臣,因為我們自己都知道對方的想法,一切隻為了夏國更加強盛。”
“五弟曾與二哥和兒臣商議,誰繼承父王的王位對夏國最好,他曾言明君王的繼位需要宗府、父王、朝堂、世家四方的支持,商議許久後得出的結果是二哥才是王位的最佳人選,兒臣性格懈怠而少爭鬥之心,五弟性格太獨為世家和宗府不喜,隻有二哥外圓內方,堅定自己的同時留著緩和的餘地,所以,五弟去了世家力量幾乎沒有,但各方外在勢力最為複雜的彭澤為守衛藩主,兒臣去了勢力簡單,但需要世家和宗府支持的雲武郡和戎城平原,為國穩定後方,二哥坐鎮了各方勢力匯聚的雍城,作為統籌一切的太子。”
“五弟有句話的對,君王不是誰的才華高,誰做就能做君王,也不是誰的功勞大,誰就做君王,君王之根本在用人。”夏元武匍匐餘地,“所以,五弟不適合做夏國的王,請父王明鑒。”
“所以,你們三兄弟商量著,就決定了東宮的主人,決定了王位的繼承人……”
夏王喃喃的著,帶著一種難以訴的情緒,當年他為了這王位,生死之間來去數十回,現在被人商量著就被決定了歸屬,就仿佛在商量等會釣起來的魚給誰一樣輕鬆自在,各中的情景對比,真讓人既欣慰又氣憤。
在心裏默默的為自己歎了一口氣,夏王看向正忐忑不安的夏元鼎,道:“沒要廢了你的太子之位,不用如此緊張。”示意夏元鼎身旁的魚竿,“該起杆了。”
夏元武前日回道都城,即為了看望王後,也為了向夏王稟報一下戎城平原的情況,不想被夏王拉到這裏來釣魚,周圍百步都沒有人,隻有夏王、夏元鼎、夏元武三父子。
夏元鼎起改時間晚了一點,沒能釣起剛才吃餌的魚,上好魚餌後繼續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