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惡煞當朝> 第二卷 中州舉業 第二十九章 初試

第二卷 中州舉業 第二十九章 初試

  在屠彬晉升監國之後,大將軍府一旁的慶王府就變成了監國府邸,大將軍一身兼兩職位,少不得要兩邊安撫調整。


  此刻屠彬大將軍黑黝黝的臉皮仿佛更加黑了,嘴裏喝著南疆剛進貢的烏龍茶,一口吐一個茶葉梗子:

  “小李,此次你是陛下安排的大主考,著實要賣幾分力氣,為陛下,也為朝廷選拔出一些真正的幹才來。我老了,日後天下還不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不可藏私,貽誤終身。”


  李十朋手裏還在謄寫名錄,點點頭:

  “定然不負大將軍所托,人才乃是一朝興盛之大業,隻可穩固根基,怎能涸澤而漁,慢慢來,慢慢來。”


  屠彬扭了扭脖子:

  “聽說最近白太妃那邊很不安靜,把自己的兒子弄過來應舉,朝中白樸又兼了站殿左將軍的實權,還聽說最近他們跟裴家父子走的很近。”


  這幾句話旁敲側擊,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像是問李十朋的態度,著實是高明的一石二鳥。李十朋停了手中之筆:


  “大將軍勿憂,當下朝中已然是裴、屠、白、劉、李的世家格局,前朝趙丞相一脈已然連根拔起,再難興起風浪。


  劉氏乃是陛下外戚宗族,大多分布各疆野,不足為患,燕家子弟隻有武備,沒有文臣,最大做的二品官。


  至於說到白家,卻是有太白宗在身後撐腰,白樸領了站殿左將軍看似沾光,實則一人處於陛下與陳太後兩者夾縫之間,日子不好過。


  待科舉一結束,下官定然為朝廷選出新的苗子,替代白樸將軍之空隙,此釜底抽薪之計,大將軍之憂可迎刃而解。”


  “妙、妙、妙,你小李執掌翰林院果是高才,待科舉之後,我舉薦你為樞密院副使,讓你把軍機也一並兼起來,文武全才嘛。”


  大將軍屠彬這才緩了緩身形,心下暗自得意,誰說裴、白兩黨要吞並朝綱,有這些左右逢源的權臣在,還不是給奶就是娘。


  ————————————


  “聖上有旨,各個考號的應舉者按號碼標牌進入考場,無報名標識者一概禁止入內。


  凡有世家大族名帖者,天幹字號應舉,凡無名帖或寒族者,地支字號應舉,天幹地支不可交錯,違者逐出考場,名次作廢。


  欽此!”


  待太監宣讀聖旨已畢,兩位道人坐鎮考場,左垂手是個身材高大的老道,手裏持著一麵青銅寶鏡;右邊是個矮胖老者,手中拿著鎮魂筆,對著中考生的號碼牌一一驗看。


  裴邵走過來一抱拳:


  “兩位太白宗的仙師親自主持大考,料想考場紀律森嚴,定能為我朝選出好苗子。”


  兩個老道是太白宗的供奉,翠鬆道人和木竹道人,二人一笑:

  “為天朝取士,本就是我等國教之責,監考責任重大,不可馬虎,我二人昨日已見大主考,有了這欽天監的監察寶鏡,任何舞弊皆能一一識破,裴郎勿憂。”


  裴邵剛要再和兩位寒暄幾句,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喝到:


  “地支字號的房間在哪裏?咱要去應考。”


  來人正是薛太歲無疑。


  裴邵一愣,過去一把拽住薛太歲衣袖:


  “薛兄,怎的糊塗了,不是太師府給你發了名帖,你要去天幹字號的貴科應舉,找地支字號作甚?”


  薛太歲一樂:

  “昨天早上肚中饑餓,用那勞什子名帖換了五碗餛飩拌麵,吃的咱很是舒爽,走了走了,應考去了。”


  裴邵腦袋都大了,真想上去揍薛太歲幾拳,還要囉唕幾句,卻被一旁翠鬆道人攔下:

  “裴郎,你雖是本朝禮部侍郎,卻也不能違了朝廷科舉大典,若再在這裏喧嘩,本道人就要秉公辦理了。”


  裴邵無奈,此刻再回去填寫太師府考評已然來不及了,隻得惡狠狠回頭瞪了紅衣小廝幾眼,小廝心下憋屈,一扭臉兒,對著薛太歲努了努嘴,那意思:

  “這個薛大個子就是這麽任性,有種你找他去,不幹我事。”


  “薛鄂,字太歲,禹檢朝庚子四十八生人,年齡二十五歲。本身李家軍行伍出身,並無世家名帖,入地字號醜間考場應舉,座位十三桌。”


  隨著檢錄官一聲高喝,薛太歲大大咧咧走進醜子號考場,做到了第十三桌。


  裏麵一共四十八個座位,六八排放,薛太歲來的算晚的,裏麵早已黑壓壓一片人。


  前台正中安放這欽天監的監察鏡,任你一舉一動皆能回憶刻畫,細細甄別,上有鎮魂筆報警鍾,一旦發現舞弊,立時鳴鍾報警。


  監考官員卻是個六旬老者,一身天青色的冠袍,上鏽一對雲雀,卻是個四品文官無疑了。


  老者一臉嚴肅:“我乃當朝四品禮部員外郎蔣周是也,此次領了監考之責,在座各位凡中舉者可為孝廉。


  雖然我寒族並無世家名帖,也不可做那舞弊醃臢之事,老夫便是寒門出身,一樣為朝廷效力,可見有真才實學者並非一定攀附士族大家。


  望各位給天下寒族爭口氣,雖敗猶榮,不可在大節麵前失了孔孟周公之禮,老朽拜謝各位了!”


  這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在座都是寒門子弟,深知通過地字號考場走出去的孝廉十不存一,但監考大人榜樣在前,著實不能讓世家小瞧。


  眾位舉子都是青春熱血的年輕人,頓時覺得就是打死也不能作弊。


  薛太歲閉目養神,唯獨那監察鏡一道道光芒照射過來,心下不安,暗想我腦中雖有大藏般若經,但不知道這鏡子能否照出,若是照的出了,自己可要糟糕。


  因此,心中也是發了一陣毛。


  晨鍾三聲響過,試卷發下。


  薛太歲看了看試卷,第一道題目卻是句讀標點。


  乃是一篇李悝的治糧書中的句子


  “地方百裏,提封九萬頃,除山澤居邑叁分去一,為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裏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矣。”


  這道題目上來就比較刁鑽,李悝乃是東周時期的人物,其著作早已失傳,若不是薛太歲腦中有大藏般若經,根本不知道此句話出自何處,民間也不可能有現成的書籍記錄。


  果然,他偷眼望去,一幹太學生搜索枯腸,甚是為難。


  更有甚者,索性低頭垂淚,第一題竟然已經把一幹寒門太學生難得要放棄了,所謂十年寒窗大概要付諸東流。


  薛太歲卻是不懼,腦中原文典籍呈現,句讀標點絕無半分差錯,此時舉手:

  “考官,可有毛筆借我一用。”


  蔣周氣得顏色更變:


  “你幹什麽來了?逛菜市場嗎?”


  此兩人的問答卻像寂靜的枯井之中投下了石塊,眾寒門舉子正自思索,突然被這一段問答驚擾,隨後便是哈哈大笑,瞬時解了考場嚴肅之風。


  那鎮魂筆突然發出紅光,將考場內發出小聲的七人一一鎖定,木竹道人的身影瞬間闖入考場,將七名被紅光照定的舉子一一丟出場外,隨後渾厚的聲音響起:


  “擾亂考場紀律,考卷作廢,驅逐出場。”


  四十八個考位居然一下子少了七人,剩餘人等不敢再大聲喧嘩,埋頭答卷做題。


  蔣周也未料想如此,但舉子未帶毛筆,自己這個監考也隻好借筆,隻能從監考案上拿下自己的備用毛筆交給薛太歲,冷聲道:

  “速速答卷,莫要再生事端。”


  薛太歲擺好硯台,舉筆便寫,刷刷點點毫無凝滯,已經將第一題做完。


  蔣周在一旁觀看半晌,暗自詫異。


  這李悝的文章自是難找,號稱皇朝遺篇,他也是自己中舉之後在禮部內閣皇族考中發現了一卷殘卷,句讀不全,怎的這個麵貌凶惡的大個子竟然能把標點標的如此清晰,好像還有四個標點連那殘卷也未記錄,難道竟是個科舉奇才不成?

  此時這位四品考官已然對薛太歲上心,看罷離去,不再讓薛太歲分心。


  薛太歲看那題目上第二題卻是填句。


  題幹為“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這卻是離騷裏的難句了,楚國大夫屈原的離騷最是難背,字句太長。


  好在薛太歲腦海之中大藏般若經閃現,字字句句如同放在眼前。


  隨即一查找即刻寫上後四句話“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餘身而危死兮,覽餘初其猶未悔。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餘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


  寫完還不忘把“朕”字點了缺筆,以防當朝以陛下隱諱之名為難。


  再看第三題,卻是以賞罰為題,做策論一文。


  薛太歲一笑,急忙翻閱腦中千年文墨,截取了上古聖賢一段失傳的文章,稍加修改,提筆而就。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籲俞之聲,歡休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此時晨鍾再響,卻是午飯時間已到,按照考場規定,理應封卷進餐,下午再考。


  未料想薛太歲卻徑直交上卷子。


  蔣周此時已經換了顏色,溫言道:

  “最後一題不是十分好答,年輕人不如再去想想,反正下午才是交卷之時,稍有大意,功名從此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薛太歲一指門外的烙餅和大鍋菜:


  “咱這人就這點墨水,監考大人讓我等到下午也是這般,先交了卷子果腹要緊。”


  眾舉子皆是十年寒窗,如何肯放棄機會,下午定要好好再仔細文章,見薛太歲此舉無非是放棄應考,故而也沒人理會。


  裴邵在場外跟著紅衣小廝正欲與兩位仙師攀談,看能不能後補一個世家舉薦,突然眼前紅影一閃,薛太歲出場了。


  裴邵氣的大聲吼道:


  “薛兄,你這是開玩笑吧,科舉會試要考一天的。”


  薛太歲哈哈大笑:

  “裴老弟,你急什麽,又不是你考試,趕緊回去備酒,祝賀我位列三甲吧。”


  【故事不錯 敬謝收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