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整合業務
“這個我知道!”
陳天生敢打包票,也跟他在米國采取的分級管理製度,和管理手段有關。
“現在北美分部成立了,雖然內部錯綜複雜,但是也要梳理清楚,這次計劃之後,那些業務重合的公司,可以合並一下,保證自己人的業務不會打架。”
“這個我也思考過,可沒打算這麽執行!”
陳天生說道,“在米國的商業法案非常嚴苛,而且每個州和每個州的fa律也不同,如果不謹慎的話,很容易被針對,我們隻要保證每個州的公司業務不重合就行,另外就是龍少完全控股的,可以直接合並,由分部全權負責。”
雲琦也在米國待過很久,自然知道陳天生的意思。
“好吧,我一會兒將你的決案,反饋給楊先生。”
這邊兩人聊完,雲琦又和陳天生一起,跟16個類似堂主的商務代表開了個會。
不過現在他們已經不是商務代表了,而是公司的經理,有了企業級部門化的統一管理。
會議中,自然也離不開野狸子計劃的事情,但更多是針對北美當地的正策,進行了溝通。
這些商務代表不全都是華夏人,也有米國白人、黑人等,而且所占比例不低,看起來更像是一家國際化的大企業。
會議結束之後,雲琦給楊龍打了電話,將這邊的情況反饋了一遍。
“好了!北美分部的形式,我相信陳天生能夠做好。但海外其他區域的業務,就很難說了,畢竟像歐洲那邊的商務代表,我都還沒見過一個,甚至也隻跟一個叫丹尼斯的鷹國籍商務代表聯係過,要不你和陳天生商量一下,以後歐洲的業務,也歸他總體負責,直接取消歐洲分部的計劃。”
“這可不行!”
結果雲琦反對道,“如果取消歐洲分部的話,一旦米國這邊出事,那我們的海外業務就全完了,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學學華為,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歐洲、澳洲的業務,都由當地分公司來負責,雖然時間上可能會慢很多,但這是百年大計,不容有失。”
聽完這話,楊龍不禁感慨,還好雲琦給他提了意見,否則集團將來發展巨大,真有可能變成下一個華為,畢竟米國虎視眈眈,對華資企業並不友好。
像阿狸這樣的企業,也是因為在股權列表中,軟銀這家島企占據大頭,對米國來說,霓虹國是自家養的狗,島企也就是自家狗籃子裏的吃食,再加上幾個精美分子負責著阿狸的北美分部,所以才允許阿狸能在米國順利投資和發展。
楊龍就不同了,完全私人控股的中都,米國怎麽可能讓他在自己地盤上發展壯大?
“行,那等你回來再說吧!等商務代表大會之後,再考慮其他海外分部的事情,也可以趁著大會,先探探這些人的底。”
……
中都這邊很快收到了來自全球三千多家企業的回執。
因為數量實在太多,於是總裁辦內部專門成立一個小組,負責統計。
果然不出楊龍所料,華夏的子公司和陳天生控製的北美子公司,是上報認購數量最大的。
而澳洲和歐洲,都是最少的。
甚至還不如非洲那邊。
雖然非洲那邊隻有10家開采礦物的子公司,不過這些子公司大多數都是國內的子公司的外事單位,說是孫公司也行,可他們有錢啊!
財大氣粗,所以認購的數量也多。
“歐洲和澳洲才認購這麽少?是不看好,還是不願意執行?”
楊龍拿著數據表。
“這兩個地方的子公司,量級上就不如亞洲和北美,再加上現在歐洲和澳洲的經濟整體都在下滑崩盤,他們也賺不了多少錢!”
蔡大健卻為他們說話,“有些事物,不能隻看表麵,而且當年龍老先生在歐洲投資的,都是實體經濟產業,沒什麽IT、互聯網等新科技業務,所以能給出這麽多認購量,已經很不錯了!
聽了這話,楊龍也把氣消了消。
確實,一個數字代表不了什麽,尤其是這種強製攤牌行為,就更不能光看數字了。
“如果不行的話,我們要不要在歐洲大範圍撤資?”
楊龍說道,“這些公司很多都半死不活的,比如這個斯莫爾汽車公司,生產一些汽車零部件,可還是大廠的選用配件,完全是被別人拿捏著生存,還不如回國內來,整合到一個汽車製造企業內。”
雖然楊龍在國內沒有汽車製造商,但是有很多周邊業務,比如製造汽車零件。
還有一些原來的紡織品公司,轉型製造汽車坐墊這些,也屬於汽車業務。
“這倒是可取!”
蔡大健說道,“不如我們直接在歐洲成立一個汽車零件製造的子公司,然後注冊在華夏,利用國外貼牌,進行銷售,把口碑和研發做起來,等歐洲徹底不行了,再轉移回國內。”
目前國內很大一部分人,對國產品牌還是不夠自信,尤其是那些豪車的車主們,認為進口的產品肯定比國內的好。
利用這在心理,在國內低價銷售,還真不失為一種好的賺錢路子。
楊龍在歐洲控股的公司,有好幾家就是做工業零部件的,把這些公司整合一下,業務主打汽車領域的部件,包括現在的高節能汽車,也正是風口上的豬,抓緊機會,說不定過兩年還真能鬧出一個跨國車企來。
“嗯,可行!”
楊龍做了最後拍板的那個人。
蔡大健將這一條記下。
楊龍又查看歐洲和澳洲的業務名單。
指出了其中幾家金融公司:“這些也能整合吧?這麽多小型金融公司,也不知道龍老當時是怎麽投資的!”
隨著楊龍吐槽,腦海裏關於這些金融公司的記憶,也浮現出來。
嚴格來說,並不是龍山堂去歐洲做生意投資的,而是他在巷港的時候,投資的很多港企。
當時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巷港還處在鷹治時期,很多外國人來巷做生意,龍山堂於是就跟這些人有了合作,也以此獲得了很多華人特權,後來巷港回歸,這些外國人都撤資走了,但股份還是有龍山堂的一部分,直到現在每年都還在給他分紅。
楊龍想到這些,又給自己剛才說的話找台階下:“不過這些金融公司,用在這次野狸子計劃中,倒是可行的。”
“嗯,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蔡大健說道,“不過這幾家公司中,您完全控股的沒有一家,即使購入了阿狸的股票,也是大家分果子,還不如跟他們現在的最大負責人談判一下,將這幾家公司統一合並為一家公司。”
“現在整合,找誰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