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鐵馬山河> 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鐵馬山河最新章節!


  “先生怎麽向父親出了這種主意,父親本就不喜歡我,若是再將我遠遠送出鄴城豈不更加偏愛顯甫。房間裏,見到郭圖以後袁譚忍不住抱怨道。


  也不怪袁譚會抱怨,自從他漸漸年長,自然而然的便吸引了袁紹身邊謀士的追隨。


  比如郭圖跟辛評等等,都逐漸開始跟在袁譚的身邊,圖的就是搶先下注。


  可是隨著袁譚漸漸年長,等待他的卻是一個很尷尬的局麵,他是袁紹的長子,可是袁紹一點也不寵愛自己的這個兒子。


  袁紹最疼愛的是他的幼子,也是袁譚的弟弟袁尚。因為俊美而受到袁紹跟他的妻子劉氏的喜愛。


  如此一來袁譚的處境就變動有些尷尬,一方麵他是袁紹的長子,理應成為繼承人,可是另一方麵他卻不得袁紹的喜愛,使得他繼承人的位子似乎不是特別的穩。


  這也讓他對自己的弟弟袁尚充滿了厭惡,甚至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不過他也清楚自己的優勢跟劣勢是什麽,優勢就是長子的身份。講道理袁譚卻是有些能力,可是他的性格卻很不討喜,也難怪袁紹不喜歡他。


  不過憑著長子的身份,倒是吸引了許多豪傑的效忠或是投機,隻是袁紹正值壯年,這種傾向並不是特別明顯。


  而他的劣勢就是作為長子,卻不受袁紹的喜愛。


  本來就是如此,再離開了冀州,從此路途遙遠,豈不是再也無法討好袁紹?

  “大公子此言差矣……辛評搖了搖頭,解釋道。“主公對三公子的寵溺誰能看不出來,大公子您就是留在主公的身邊又能贏得多少?如此豈非以短擊長?大公子您自幼追隨主公,文武兼備,也有領兵的經驗,這正是您的長處,眼下主公正需要有人幫忙分擔,豈不是您發揮自己長處的好經驗,隻要能攻下青州,則主公麾下的臣屬又有誰還敢輕視您,就連主公恐怕也會對您另眼相看吧。


  聽到這裏,袁譚總算轉怒為喜,讓辛評看了直搖頭。


  其實他也不是看不出來袁譚並不是值得輔佐的人,至少跟袁紹比起來實在是差的太遠了,隻是一個長子的名分很多時候比什麽都重要,這才是辛評選擇支持袁譚的緣故,郭圖也是如此。


  而且有些話他還沒有說,怕會激怒袁譚。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除非出現特殊情況,不然袁紹無論如何是不會廢除袁譚繼承人的身份,可萬一袁紹真的這麽做了呢?

  袁譚就必須要早做準備了,至少是要有一個立足之地才行。可憐袁譚卻不懂這些,還在為辛評的話感到驚喜。


  袁譚或許不成氣候,好在他還有兩個不錯的謀士,這比什麽都重要。


  趁著天色還沒有亮,辛評就派人去袁紹夫人劉氏那裏。


  自古以來,枕頭風都是最厲害的,沒有人敢忽視。劉邦被匈奴人圍困時,也是靠著枕頭風才脫困的。


  辛評很清楚劉夫人跟袁紹一樣都喜愛俊美的袁尚,沒有直接跟劉夫人說自己是為袁譚說話,而是找了一個過去收買的下人,對劉夫人說明了下厲害關係。


  要說這劉夫人也不是什麽特別厲害的角色,除了平時稍顯嫉妒了點,也沒什麽本事。


  哦,不.……

  劉氏已經不止是嫉妒心強了……

  袁紹在建安七年(202年)逝世,劉氏妒忌心極強,袁紹去世時,身體僵硬還沒有下葬,劉氏就將袁紹的寵妾五人全部殺死,擔心死者地下有知,與袁紹再度想會,又剃去頭發以墨敷臉來毀壞屍體。或許收出於劉氏對自己寵愛的回報,袁尚又幫助她殺光死者的家庭。


  不過這個時候,她僅僅隻是個寵愛幼子的母親罷了。


  如今劉氏所想的,就是如何幫袁尚確立繼承人的位置。


  這裏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為何劉氏對袁尚如此的好,卻對袁譚這麽惡劣。


  理論上講,袁譚應該也是她的兒子才對,這種偏愛多少有些過度了。


  至少手心手背都是肉,何至於如此?

  不過也有可能正是因為袁譚不是劉氏的兒子,才會如此。


  劉氏並不是袁紹的原配,而是後妻,也就是續弦的。如此一來極有可能袁譚是袁紹發妻的妻子,而袁熙跟袁紹才是劉氏的親子——————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劉氏會如此的差別對待。


  本來就善妒劉氏每天看到袁譚如何能不怒?連帶著也就對其深感厭惡。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袁尚的容貌真諦的俊美到了一個程度,使得袁紹跟劉氏都不由得偏向於他。


  不過這種可能性相對來說比較低,更大的可能性還是第二個,袁譚並不是劉氏的親子而是袁紹發妻所生,也隻有這個才是最合理的。


  ——————分割線——————


  對於劉氏來講,如果能把袁譚遠遠的趕走,無疑是極好的。


  至少對於袁尚是一件好事,隻要讓袁尚一直跟在袁紹身邊,本就寵溺他的袁紹必然會更加傾向袁尚。


  如此一來,袁尚繼承人的位置也會更加穩固。


  覺得很有道理的劉氏轉眼就跑到了袁紹那裏,很是吹了一陣枕頭風。


  要說袁紹寵溺袁紹不假,但說他不喜歡袁譚就不可能了,跟劉氏不同,這倆可都是他的親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難道還能為了袁尚就把袁譚給宰了?

  也正是這種猶豫的心理,最終導致了袁家的失敗。要知道就算是官渡之戰以後,袁家的實力依舊很強,占據河北的袁家實力龐大,曹操也要為之忌憚。


  要不是袁家兄弟自己鬧內訌,曹操想要統一河北可不容易。


  “顯思的話,會不會太年輕了點……袁紹猶豫了一下道。


  他可是很請吃嚴紹是何等人物,絕對不是之前的焦和能比,就讓袁譚去,他還真不怎麽放心。


  聽到他的話,辛評卻笑著道。“主公何必多慮,大公子少年英傑,允文允武,又自幼追隨於主公身旁,多次身先士卒,且為主公立下汗馬功勞.……

  “反觀那嚴紹,不過一落魄的世家子而已,又如何能跟大公子相比?

  “這.……袁紹還是有些猶豫,雖說他有些自大,可要是真的如此他也不至於讓田豐,審配等人如此忠心耿耿。


  袁紹此人或許有許多毛病,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的是他出生的時代,是個豪傑輩出的年代。


  曹操,劉備,孫策等等等等,出生在這個時代同這麽多的豪傑競爭,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當然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事情。


  可惜的是,袁紹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為人過去優柔寡斷。這要是在別人那裏或許還沒什麽,但是出現在君主身上就……

  再加上袁紹的耳朵偏軟,在手下的心腹說了一陣以後也就點頭同意了。


  不過就像之前說的,無論怎樣袁譚都是他的親兒子。就算喜歡袁尚也沒有要把袁譚弄死的理由,這次的行為又有那麽點虎口拔牙的意思。


  為了自家兒子的安全,袁紹不僅給袁譚調撥了近萬兵馬,還從麾下抽調許多人手出來,給袁譚弄出了一個相對豪華的陣容來。


  這個結果讓劉氏有些不悅,但就像之前說的,袁譚畢竟是袁紹的長子。真要弄的太寒酸了,別說是袁紹了,就是整個袁家都會因此丟臉,劉氏也就不好因為這個再說些什麽。


  何況能把人弄走,對劉氏跟袁尚來講也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兩人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對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也就沒在意——————其實這也是這時的袁尚還沒有謀士的緣故,到不奇怪,這個時候的袁尚還很年輕,固然因為容貌俊美的關係受到袁紹喜愛,可是這個年齡也不會引來其他人的效忠。


  至少這個時候如逢紀跟審配等還沒有效忠袁尚,畢竟袁紹正值壯年,袁尚的年紀也不是很大。並沒有效忠的必要。


  如今兩個人也隻是傾向於袁尚而已,還是因為郭圖跟辛評已經傾向於袁譚的關係,當然這也跟袁譚有關。


  袁譚的話,對審配跟逢紀有很深的成見,這也跟兩人的性格有較深的關係。


  再加上兩人跟郭圖等有一些矛盾,剩下也就不必說了。


  ——————分割線——————


  青州六郡,嚴紹已經有了五個,作為青州牧,少了一個平原算怎麽回事。


  再加上又有劉備這麽一個因素,平原嚴紹是勢在必得。


  嗯嗯,不好意思,現在正在山裏麵,手機碼字很慢?正在全速碼,碼完就補上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