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明末開山刀>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下決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下決心

  河套地區,不管崇禎下不下命令,王則之都會去收複。


  韃靼人占據河套地區多年,而今已經根深蒂固,一年內收複河套,王則之是不敢打包票的。


  王則之攤開地圖,仔細研究了半,最後還是放了下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保證自己手裏的兵都能用。


  他看著那一萬八千餘邊兵,開始不斷的下達命令。


  他要把這些人身上的鎧甲都收上來。


  鎧甲本身不具備殺傷力,卻是軍隊作戰必備之物。


  雖然現在是冷兵器時代,兩軍開戰除了火炮弓箭手之外,大部分都是近身肉搏戰,鎧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鎧甲是一種重要的軍資,有時甚至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結果。


  在明朝刀劍都是可以私下買賣的,如果喜歡武藝,上鐵匠鋪打幾把短劍練習劍法是完全不犯法的行為,但是鎧甲卻不校

  鎧甲是行兵作戰、兩軍開戰的時候使用的,平常人如果家中有鎧甲,那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也因此,明朝是禁止購買和囤積鎧甲的,一旦擁有就是殺頭的謀逆大罪。


  漢朝有個大將叫做周亞夫,他就栽在了私藏鎧甲上。


  要他還是很冤枉的,當時他已經年老體弱,眼看就沒幾活頭了。


  他的兒子很孝順,私下裏找人打了幾十個鎧甲和盾牌,準備周亞夫去世之後為他陪葬用。


  周亞夫的兒子雖然孝順,但是卻很摳門,因為工錢遲遲沒有給鐵匠結算,這個鐵匠一怒之下把周家告上了公堂,他們私下找自己打造鎧甲。


  周亞夫當時本來就被皇帝厭惡,皇帝正好就坡下驢把周亞夫關進了監獄。


  周亞夫在監獄裏直喊冤枉,自己的兒子購買鎧甲和盾牌隻是為了辦喪事陪葬用,並不是要謀逆。


  但是主審官一句話就將他回絕了,他周亞夫就算活著不謀逆,購買鎧甲辦喪事意味著他死了也會謀逆。


  周亞夫聽後啞口無言,最後活活餓死在獄鄭

  周亞夫的案子不是個例,曆朝曆代對於私藏鎧甲都是重罪。


  明朝就有明文規定,私藏鎧甲要處以絞刑。


  明代盛行布麵甲和棉甲,這些鎧甲的製作方式非常複雜。


  不過其基本組成和鐵紮甲依然有類似之處,但是以鉚釘代替了繩索,將內襯向外換成了布麵或者壓實的棉絮。


  鐵片向裏,而且鉚釘連接甲片的同時也將布麵和甲片壓在一起。


  明代的《明會典》中明確記載了明代每年鎧甲的產量,即使在我們今看來,這些數據都是非常驚饒。


  明朝洪武十一年開始,規定每年各地軍工廠生產鎧甲一萬三千四百五十六套,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景泰二年。


  因為這時候剛剛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朝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武器,開始加緊武備生產。


  在景泰二年到弘治二年這三十八年間,明代各省生產的鎧甲數量及其驚人,每年生產鎧甲兩萬五千六百四十套,如果加上中央直屬兵器製造廠生產的鎧甲數量,則每年生產的鎧甲數量有三萬多套。


  弘治二年之後,明朝承平日久,絕大多數武器的生產量都減半處理,但是這麽一算每年鎧甲生產數量依然有一萬五千多套,到了明朝後期,每年生產的鎧甲額定數量依然有一萬兩千三百攻十四副。


  這還隻是每年額定的生產數量,即每年鎧甲產量的最值,不包括因為各種原因增加的鎧甲產量。


  從這個數據上看,僅明代鎧甲產量達到峰值的那三十八年,就一共生產了一百一十四萬套各式鎧甲,即使考慮到各種損毀、折舊,明代軍隊鐵甲保有量在九十萬上下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明朝的野戰軍保持有較好的披甲率。


  明朝最強的戚家軍,在鎮守北疆的時候大約有十萬兵力,這些部隊除了少部分輜重兵和夥夫之外,都是身穿鎧甲的。


  王則之就想著,把這些人身上的鎧甲收集起來,等他們被李化訓練過之後再發放。


  可是,不收還好,這一收王則之的心都涼了半截。


  一萬八千餘人,收上來的鎧甲都不完整。


  有的隻有護臂,有的隻有頭盔,有的隻有衣甲。


  如若如此還好,拚一拚還能用。


  王則之命人拚湊了一番,最後拚湊出三千餘副鎧甲。


  但是這三千餘副鎧甲讓王則之很生氣,因為這些鎧甲當中大部分都生鏽了。


  最後統計下來,真正能用的鎧甲隻有八百副,剩下的都得回爐重造。


  “糧餉克扣就算了,武器裝備也克扣,這樣的大明還有救嗎?”


  王則之看著統計出來的數據喃喃自語起來。


  如果整個大明都是這樣,他覺得憑他手裏的兵馬,都能橫掃整個山西。


  這一刻他內心中造反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可是他一想到崇禎也不過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


  這個青年正在為了拯救下盡心竭力,兢兢業業的努力著。


  他有些搖擺起來。


  “到底是幫他,還是反他?”


  王則之有些於心不忍。


  “大人,有幾人凍死了。”就在王則之猶豫的時候,傳令兵上前稟報。


  有幾人穿的棉衣裏麵並不是棉花,而是雜草,他們脫去鎧甲之後被活活凍死了。


  王則之大怒,一腳踹翻了麵前的桌子。


  “令柳洋把庫裏積存的棉衣發下去。”


  “遵令。”


  崇禎時期,朝綱逐漸敗壞,官員腐敗,國家實力下降,不僅拖欠糧餉,基本的武器裝備也不能及時發放。


  現在的明朝正日薄西山。


  不要鎧甲了,就是從邊兵們手裏繳獲的武器也好不到哪裏去。


  就倭刀吧,很多倭刀連刀柄都沒了,邊兵們都是用草繩綁著刀刃來使用的。


  除了倭刀,弓箭和火銃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們手裏的弓別射不遠,力道大了直接就斷了。


  至於箭矢,很多箭矢的箭頭都已經生鏽了,就是射出去也射不死人。


  最後就是火銃。


  邊兵們手裏的火銃,多為鳥槍和三眼銃。


  經過測試,將近七成的火器啞火。


  能用的這三成火器,王則之也看不上。


  現在能入王則之眼的隻有魯密銃。


  鑄造局的左右兩營已經培養出專業的魯密銃工匠,他們現在的速度已經到做到,每人十出一把魯密銃的程度。


  到目前為止,鑄造局已經庫存了六千餘把魯密銃了。


  剛好,現在又補充了一萬八千餘邊兵。


  王則之就想著將老營內的兵馬調出來編入火銃營,再將邊兵調過去一邊訓練洗腦,一邊守老營。


  “傳令,命各營營總攜所部兵士速回歸化城。


  傳令,命遊擊營教官加緊速度,以最快速度到達歸化城。


  傳令,命鑄造局左右兩營將庫存魯密銃全部取出,以兩千鋼甲重騎護送,即刻起程不得耽誤,速速運來歸化城。


  傳令,命李化、王三郎、柳洋、白玉、楊之暉速來歸化城。


  傳令,命老營調三千兵馬前來歸化城。


  傳令,命李化自邊兵營內選取三千先進者補入老營。


  傳令,快過年了,命後勤部多采買些酒肉,分發至各營駐地。”


  “遵令。”


  王則之在看過統計出來的數據之後,下了一個決心,他要做造反的準備。


  他最少要準備一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