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西山
林丹汗此次東征損失慘重。
雖然他戰勝了阿祿部,但是率大軍趕來的皇太極給了他迎頭痛擊。
兩方兵馬麓戰數月,最後林丹汗不敵,倉皇敗逃。
逃到喀喇莽哪林丹汗,並不想招惹王則之,他想的是召集還能掌控的部族過黃河前往青海去。
崇禎元年之時,林丹汗與漠北外喀爾喀的綽克圖台吉(卻圖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區的白利土司月頓多吉結盟,因為他們都不信仰黃教,所以被稱為“反黃教聯盟”。
林丹汗試圖利用這個聯盟東山再起。
林丹汗逃到喀喇莽乃大草原之後,立即下令,命擁有兩頭牛兩頭羊以上的屬民,向喀喇莽乃集合,追隨他往青海而去。
林丹汗之所以敢在喀喇莽乃駐軍,那是因為,這一帶一直是他的地盤。
哪怕王則之攻克了歸化城,也管不了這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正是這個道理。
逃到簇的林丹汗,不甘心歸化城就這麽被王則之占據著,他派出數股騎兵不時前來騷擾。
他們一邊騷擾襲擊,一邊傳遞消息。
林丹汗命令仍舊心係於他的牧民可以追隨他,盡渡黃河。
追隨林丹汗的臣民自失去歸化城開始,就沒了糧食。
他留守在漠南蒙古和喀爾喀交界處的駐地又被反抗他的右翼諸部殲滅了。
林丹汗不遠千裏擊敗阿祿部,好不容易搶奪而來的糧草又被皇太極繳獲了。
現在的林丹汗營內,連糧食都沒有,沒有辦法的他隻能下令,殺戰馬以食。
其麾下士兵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崇禎二年,四月初。
這一日外喀爾喀的部族遣使而來,他們害怕林丹汗前來攻打他們,有了示好的意思。
林丹汗數敗於王則之之手,又敗於皇太極之手,而今他才知道,他留下的駐地也被右翼諸部殲滅了,一氣之下的林丹汗不管不鼓就斬了外喀爾喀派來的使者,並把使者的屍體掛在了營帳之外。
林丹汗寬闊的蒙古包內,坐滿了各個部族的首領。
蒙古包內,傳來一陣接一陣的話聲,那些話,如果是明人百姓當然聽不懂,因為他們的盡是蒙語。
“如今我們腹背受敵,金人、明人,時刻準備趁機報複我們,我們應該怎麽辦啊?”
兩翼大總官塔什海擔憂的問道。
他的話引起了各饒共鳴,一時之間,大帳之內的首領們都看向林丹汗。
“我們馬上遷徙。”林丹汗想都不想立刻回道。
“往哪裏遷徙?”另一位兩翼大總官虎魯克寨桑問道。
“青海,綽克圖台吉、藏巴汗、月頓多吉與我有盟約,我們可以在那裏休養生息。”林丹汗道。
“可是那個明炔住了我們的道路,奈曼、敖漢、阿喇克卓特投了金人,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三鄂托拷漠北的喀爾喀人那裏去了。
我們的力量已經遠不如從前了,我們能安然遷徙嗎?”
兩翼大總官塔什海再次擔憂的道。
廣寧之戰後,後金對明朝的攻勢暫時停止,而蒙古內部矛盾逐漸凸顯。
內喀爾喀與後金通婚、盟誓等事,引起了林丹汗的疑心。
他嚴厲指責管理左翼三萬戶的大臣錫爾呼納克杜棱洪台吉管束不得力,甚至懷疑他暗中與努爾哈赤已有聯係,準備對錫爾呼納克杜棱洪台吉和其他諸台吉采取必要的措施。
這反而加速了蒙古內部的分化,本來從林丹汗皈依紅教後,尊崇黃教蒙古諸部已與林丹汗貌合神離,開始自行其是了。
1622年二月,管理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錫爾呼納克杜棱洪台吉與林丹汗發生分歧,遂率領三千多戶,投奔遼陽城,歸順了努爾哈赤。
受其影響,1623年正月,內喀爾喀拉巴什希布、索諾木、莽果、達賴台吉等也各率所屬五百戶投奔了遼陽城。
此時,烏珠穆沁部翁袞都喇爾子多爾濟車臣濟農與其叔之子塞棱額爾德尼台吉也因與林丹汗不和,率部投奔了漠北外喀爾喀。
蘇尼特部素塞巴圖嚕濟農、浩齊特部策淩伊爾登、阿巴噶部都思噶爾劄薩克圖濟農各率所部,也投奔了漠北。
當時,內喀爾喀五部雖與努爾哈赤結盟,卻陽奉陰違,仍與明朝通款,同時努爾哈赤要求內喀爾喀斷絕與察哈爾的關係,亦遭到反對,所以努爾哈赤於1623年四月對內喀爾喀發動懲罰性攻擊,殺死了對後金的強硬派——紮魯特部台吉昂安。
內喀爾喀五部盟主卓裏克圖派人找林丹汗,希望一起報仇,但林丹汗並未響應。
林丹汗不敢正麵對抗後金,此舉寒了內喀爾喀五部的心,也為以後的分歧埋下了釘子。
林丹汗要統一蒙古,不能不威脅到蒙古諸部封建主的利益,其中奧巴台吉領導的科爾沁部與林丹汗的察哈爾部關係最為緊張,同時與後金的來往日益密切,到1624年時幹脆拋棄林丹汗,與努爾哈赤結盟。
科爾沁與後金的結盟與之前內喀爾喀不同,內喀爾喀是後金脅迫下的“要盟”,而且由於內喀爾喀的反抗而沒什麽效力;而科爾沁則是主動結盟,並明確針對林丹汗,因此科爾沁在林丹汗的統一大業中首當其衝。
林丹汗先在1624年十月派綽爾濟喇嘛和奧巴談判,結果不歡而散。
十一月,林丹汗率軍征討科爾沁,奧巴不敵察哈爾軍,急忙派人向盟友後金告急。
努爾哈赤親率貝勒大臣馳援,抵鎮北堡後命莽古爾泰率兵5000赴農安塔,實際上隻是虛張聲勢,並沒有死保科爾沁的意思。但林丹汗得到後金出援的消息後,不願與後金正麵交鋒,於是匆忙撤退,科爾沁之圍遂解。
1626年春,後金在寧遠之戰失敗後怨恨內喀爾喀陰助明朝,內二次討伐內喀爾喀,內喀爾喀被打得落花流水,其領袖卓裏克圖敗走西拉木倫河時遇到林丹汗,林丹汗嚴厲責備卓裏克圖對自己不忠以及內喀爾喀在明朝和後金之間朝秦暮楚之事,並趁機合並了他的餘部,至此內喀爾喀五部之一的炒花部(烏齊葉特)不複存在。
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繼承後金汗位,當年十月,皇太極以內喀爾喀五部中的紮魯特部屢次劫殺後金派往科爾沁的使臣為由第三次討伐內喀爾喀,林丹汗再度趁火打劫,攻擊內喀爾喀殘部,服從者養之,拒敵者被殺,內喀爾喀五部在後金和林丹汗的夾擊下土崩瓦解,隻剩下了巴林部和紮魯特部。
在科爾沁部已投入後金陣營、內喀爾喀五部覆滅的情況下,皇太極開始向林丹汗的察哈爾部滲透。
察哈爾部的八個鄂托克中,奈曼和敖漢夾在林丹汗和皇太極勢力之間,他們為緩解兩者間的對立關係,甘願充當調停者角色,於是在1627年初派綽爾濟喇嘛去沈陽與皇太極議和。
皇太極不僅暗示兩鄂托克歸順後金,還要求直接與林丹汗通使。
林丹汗知道了自己的兩個鄂托克通款後金的事實後,不但沒有理解他們的想法,反而討伐奈曼、敖漢,奈曼、敖漢不堪林丹汗的壓力,於1627年六月背叛林丹汗,歸附後金,並與皇太極訂立盟誓。
自此以後,林丹汗在左翼已經眾叛親離。
反觀皇太極卻是越來越盛,加上當時察哈爾部與明朝貿易的據點廣寧已經失陷,林丹汗想通過兼並右翼諸部以將明朝給右翼的豐厚“市賞”據為己櫻
於是林丹汗被迫西遷,開始征戰右翼諸部。
直至現在,經過常年征戰林丹汗已經完全不是王則之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