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影
出了派出所,老史問我去哪,我猶豫了一下,先去墓地吧。
一邊走,我一邊算了算時間,按照派出所的死亡登記,離老頭三周年還有三天,換句話說,三天之內,我必須把他兒子找到,帶到墓地去,否則他的願望就落空了!
我和老史都換了黑衣,特意在花店買了一束菊花。至於香火和紙錢都沒必要了,因為老頭臨近投胎,這種東西沒了意義。
到了墓地,正是晌午。
上墳時間其實也有講究,叫做“早清明,晚中元,大年之前燒三天。”當然,這是親人上墳的時間,對於老頭來說,我們是陌生人,所以陌生人進別人家墓地最好時間是中午,也就是一般來說的午時三刻。
這時間,陽氣最盛,萬魂安息,陌生人來訪,免得驚了人家,也省的自己沾了晦氣。
墓園蕭索,除了幾隻聒(guō)噪的老鴰,一個人影都沒有!
這一帶是雲城的老墓地,放眼一掃,密密麻麻全是大小石碑,少說也有幾萬個。最早的墓還是民國時候的呢,當然也有些還蒙著花,說明沒死幾天。
找了半天,總算找到了老頭的墳。
說實話,老頭的墓並不簡樸,算是有些奢華莊重的了。潔白的大理石墓碑上用金粉刻著逝者的姓名。墓碑上還雕有徑直黃鶴乘雲圖案,和旁邊的幾座相比,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主。
不過,既然是社區安葬的,何以還如此隆重?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墓前的香碗裏麵除了一點泥巴,什麽都沒有。周圍也沒有花束、酒水的殘漬,這說明,確實很久沒有人來看過老頭了!
我和老史認認真真朝老頭拜了拜,又將帶來的花奉上,把來意也說了一遍!
完事,打開早就準備好的遮陽傘,講整個墓龕遮住,等到時間一到,雙雙彎腰用力,將墓碑下的石龕封蓋抬了起來。
俯身一瞧,好嘛,本來該密封的裝著骨灰盒的石龕裏竟然汪了半下子雨水,水底還有泥沙,水質渾濁,散發著一股腐水的臭味,一副木質骨灰盒正泡在其中。原因就是這大理石封蓋裂了一道縫隙,水順著石板滲了進來。
老史不禁皺了皺眉,低聲道:“養子防老,父輩陰宅,蕭條如此,其子該死!”
我輕哼了一聲,瞪了一眼老史,畢竟到底怎麽回事還不知道,再說了,即便是有什麽話,也沒有當著老頭麵說的道理!
老史自知失言,癟了癟嘴沒吭聲。
我捋起袖子,將石龕裏的髒水掏了出去,又將骨灰盒仔細擦拭了一番。這功夫老史給墓葬管理處打了電話,那邊的石匠送過來了新石板,我和老史馬上給換了上。
出了墓地,老史便罵道:“這老頭要是真有兒子,那也太不是東西了,難道這三年都沒掃墓嗎?”
“你呀,消消火,這不是正在找呢嗎?再說了,以為這老頭是在埋怨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是。古人有雲,陰宅浸水,陽人罹難,他這是擔心自己的陰宅有損,自己的兒子在陽世會受什麽磨難!”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老史就見不得別人不珍惜家庭親情,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別愁了,咱們去陽宅看看。那家裏若是真鬧鬼,那一定另有其人,不,另有其鬼!”
“咋?你覺得老宅裏鬧騰的不是這老頭?”老史問道。
“當然不是,很簡單,‘靈魂安息處,天下再無家’,老頭既然已經住在了陰宅,那就不可能再回陽宅。”
老史感歎,原來還有這麽個規矩。可是,家裏鬧鬼和尋找他兒子有什麽關係?咱們時間可不多了,抓鬼的事是不是該緩一緩?
我問老史,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是在老頭死後家裏就鬧鬼?
老頭皺了皺眉,腦袋搖的像個落地扇。
我啞然一笑,我倒是希望今晚上捉到的隻是個孤魂野鬼。
老頭的宅子雖然不大,但卻是那種標準的雲城四合院,大門被居委會鎖著,我們倆隻能翻牆而入。
一落地,滿腳都是槐樹葉,撲通一聲,驚起了兩隻長耳鴞(xiāo),叫聲淒厲。院子很陰翳,我明顯能感覺到有鑽地風再吹,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院子的東廂已經塌了,西廂還好,虛掩著,老頭說送我的東西就在裏麵。
我和老史到了正房門口,本來還想著跳窗,沒想到一拉大鎖,竟然是壞的,自己彈開了。
老史看了我一眼,猶豫了一下,才摘下鎖。偷偷進人家的屋子,這不是他的行事風格,還不習慣。
門一打開,瞬間一股陰氣就撲了出來,我趕緊掐了個三清指壓在了老史的肩膀上,免得傷了神。
站在房間中,腦瓜們冰涼,不用說,這房間裏確實有不幹淨的東西。
外廳空蕩蕩的,裏麵的家具已經被搬離一空,估計是被居委會愛賺便宜的某些人拿走了。進了臥室,拉著厚厚的窗簾,迎麵是一條單人板床,屋裏另有一個書架,一套桌椅,還有一個櫃子。房子簡單極了,一眼便看完了。
“卜爺!”老史拉了拉我,指了指桌上,那是一個老式的收音機,收音機上一點塵土都沒有,這說明確實經常被動。
我拉開桌子抽屜看了看,空無一物。
書架上什麽都沒有,放著幾個破藥罐。老頭說過,自己沒什麽文化,要是有書反倒不正常了。
最後我打開了衣櫃,吱呀一聲,裏麵散發出一股陰潮的信息。
死者的衣服大概都已經被扔掉了,裏麵隻剩下一個羊毛毯子,我用手捏了捏,毯子裏裹了一包東西,打開一瞧,竟然是厚厚一遝信件。
我看了看,信件都以一個H為主人公,可是寄信的地址不一,字跡也不一。死者給我的信息裏有,他的兒子叫做安華,這個H估計就是華的意思。可是為什麽這個安華會用不同字跡不同地址寫信呢?
我粗略看了十多封信,千篇一律,都是簡單的問好而已,而且內容短小,還錯字連篇。比如身體健康,非要寫成“見”康,可是下一封又恢複了“健康”,隻不過養育之恩又寫成了“養玉”之恩……
很顯然,這些信並不出自一個人。
不同的人,冒充一個人給老頭寫信,為的什麽?難道說……
我朝著櫃扇上的鏡子一瞥,發現房梁上有個模糊的身影,身上竟然穿著一身藏藍色的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