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校長的酒局來的很快。在這次誓師大會結束之後。張桐就接收到了邀請,讓他半個小時之後到達一個飯店。這是老校長對他親自下的邀請,請他務必過來。
他心裏麵很感慨,他一直認為學校都是一群不近人情的人。突然間有了一個老校長,一切都變得不一樣。隻來得及跟同桌說幾句話。張桐得意的說道:“校長請我去參加宴會,我這個麵子也太大了,尤其是我得病了之後,學校裏麵好像特別的寬容我,事事都在為我著想,這讓我很感動,我覺得我應該做一些什麽,等到咱們考試之後,我要送學校一點禮物,心裏麵其實一直都有這種想法,我這樣算不算是作弊,說不定我的名字會寫在校史上呢,送禮物果然是一種最快得到價值的東西。”
“你就得瑟吧,剛才說了那麽多話,沒看見有同學都煩你了嗎?這兩天你在學校裏麵的人氣,我估計這一次也被你敗壞光了,為什麽要說那麽多沒用的話,我聽著都有些困了,如果不是你的話,說不定我都睡著了。”
張桐淘氣的捏她的小鼻子,解釋說:“其實我真的知道我說的都是沒用的,但是我還是想說,我覺得我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將來這個學校會成為一個過去式,沒有人會記得曾經有一個什麽樣的人存在這個學校裏麵,我想要更多的人,對我印象深刻一點,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一點,我有錢,我有能力,我是他們追趕的目標,其實我一直都認為一個人,如果要是有其他目標的話會好很多,我就是他們的動力,我想把我變成他們的動力,這是不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我就一直在想,怎麽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我?後來發現喜歡我是僅僅不夠的,我要讓他們覺得我是他們麵前的一座大山,讓他們心中鼓起鬥誌,要翻去這座山。”
張桐有一些得意在輪椅上麵手舞足蹈。
“行了,就你鬼話,去吧去吧,不過記得千萬別喝酒,雖然說你這個病沒有說喝酒能夠帶來什麽壞處,但是喝酒肯定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張桐滿口答應了,但是心裏麵卻不這麽想。而是在想:“情到深處,該喝的酒一定要喝,如果要不是他想喝的話誰不能夠讓他喝酒,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已經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底氣能夠說出這句話。”
並不是所有全校的老師都過來了。飯桌上隻不過是幾個人。不過張桐每個都認識。因為這些老師都是自己的授課老師。他在想,為什麽校長會弄一個這麽樣的酒局。這一切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不過他很喜歡。就在這些老師麵前,他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無論什麽時候都是一個小孩子。
“是不是有一些意外?我把這些人叫過來幹什麽?我一直都想你這麽一個機會,想聽一聽你對所有老師的看法,不要著急,你今天是代表著學生,你隻不過是一個學生代表,並不代表你個人,所以不要緊張,剛才我對所有的同學們說,希望他們講完之後變成我的驕傲,你現在已經是我的驕傲,真的,雖然說並沒有教導過你什麽,想一想這方麵還真虧,不像這些老師一樣,每一個還教過你的課。”
張桐連忙扶著校長的手。讓他坐下說。這樣的話會顯得他很不講究。心裏麵也會不舒服。
“我的一生都是在做關於教育方麵的事情,有很多的感慨,一開始我認為棍棒底下會出一些好學生,但是我發現整個時代在變,如果學校不跟著這個時代,還拿著老一代的教書育人,並不能夠成功,所以我也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平日裏我跟其他的校長們交流,他們都認為我做的實在太過分,你說我把學校的校服改成現在這個樣子,實在過分嗎?我並不是這麽認為的,偶像劇怎麽了?不管怎麽樣隻要能夠讓學生們認真讀書,都是好樣的。”
原來在學生們口中念叨很多次校服改變。隻不過是校長一個人認為學校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這一點都不荒唐。張桐陪笑著說:“我支持您的做法,其實我們這些人根本沒有能夠評論你,做的是對是錯的理由,是非功過千百年後交給後人說,您確實教過我很多,並不是一點都沒有教過您教過我,什麽叫做寬容?什麽叫做努力的跟上時代的步伐,什麽叫做勇氣?我謝謝您,要不是您的話,說不定我不會這麽喜歡這所學校,我也謝謝在場的所有的老師,其實在我內心裏麵,我對整個學校都是感激,除了這個詞,我找不到任何詞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教書育人其實是一個孤獨的工作,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謝謝你們的堅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張桐此時此刻能夠站起來鞠躬。所以他毫不猶豫的站起來,對著所有人鞠了一個躬,一點都不做作,確實他就是這麽想的。
老校長有一些得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隻要學校有你這麽一個出息的人,其實就很了不起了,我想聽聽你們作為學生是怎麽樣想的。”
張桐的個人願望之一是成為一名老師。所以對這個問題研究了很多。不過還是有一些遲疑,他不知道自己說的能不能對。
“我認為在所有的學生眼中,老師其實並不是一個平常的人,每一個老師在學生麵前都太過高大,並沒有走進學生的生活之中,如果我要是一名老師的話,我會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真正的去了解他們做什麽,真正的跟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聊天,融入學生圈子這個,其實我說的這個就是把老師大眾化,讓學生認為老師並不是一個非常高不可攀的人物,作為一個朋友說的話就會有很多人能夠聽得進去。當然我說的這些隻是參考,我並沒有做老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