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打擾你們了
“媽,陽陽肯定是又餓,但是嘴不能吃東西,你說這樣的小人,怎麽能熬得住”路彤也開始劈裏啪啦地掉眼淚。
何書妹看著那個坐在沙發上的親家,現在正半笑不笑地,看著娘倆耍猴來回地晃蕩:“呦,這是誰的孫子,沒有人心疼就讓他哭去。”
話音剛落就聽到敲門聲,路彤早忘了會有其他情況,抱著孩子就向門口跑:“媽,媽誌遠回來了,我們走,你趕緊的去開門。”
門打開了,門口站著的卻是本層的鄰居。
屋裏屋外的人都大眼瞪小眼,還是外邊的鄰居:“哦,是這樣。我們聽著孩子的哭聲不對,還一直哭,我們懷疑家裏沒人,是過來看看。”
路彤早已是眼睛微紅,一下想到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謝謝你們,孩子生病了,我們正要去醫院。打擾你們了。”
“看你說的什麽話,小孩子哭,又不是故意的。我們以後都是鄰居,不能這麽見外了。”
幾個鄰居催著兩個人:“趕緊的,給孩子看病最要緊。”
還有人急著去叫電梯的,等路彤娘倆到達電梯口的時候,電梯轎廂的門是敞開的,一個鄰居正在用手指,點著樓層的電梯按鈕。
在下行的電梯裏,婆婆一路都是說的鄰居的好。
兩個人走出單元門,誌遠還沒有趕到,兩個人隻能抱著孩子,從小區的這頭,走到小區的那頭,也不敢跑遠了,隻能守著地下車庫的門轉。
“一會誌遠回來了,我說什麽你都要和我站在一條戰線上。”馬淑英還在囑咐路彤,知道自己的媳婦會變卦。
遠遠的看到一輛飛車,從大路上一直響著喇叭,在車道上飛快地,穿梭變換車道,來爭取最寶貴的時間,就在左轉彎就要變燈的時候,從旁邊的車旁邊,一下就漂移過了馬路。
路彤聽到了刺耳的刹車聲,立即響成一片,緊接著就是一些路怒的大罵聲。
路彤看著那輛熟悉的車子,要不是懷裏抱的是孩子,肯定掉在了地上,嘴巴和眼睛都睜成了一樣大。
馬淑英也早跑出幾步遠,去迎著那個如劍一般的車子,嘴裏不停的大喊:“兒子你慢點,不著急”
車子在兩個人的跟前,打了一個旋,發出刺耳的刹車聲,車子還沒有停穩,人已經下來了。
“怎麽樣?,趕緊上車。”誌遠更是心急火燎。
馬淑英拉住誌遠的胳膊:“兒子,剛才你知道你有多危險嗎?,你快把媽嚇死了,你個傻兒子”
“媽,沒事,我有分寸的。”誌遠說的沒事人似的。
馬淑英早已經是,渾身打哆嗦兩腿發軟,人根本就站不住了,眼看著就要倒下。
誌遠正在接孩子的手,突然轉變了方向,緊急地去拉正在向下倒地的媽媽。可是路彤的手,已經把孩子送出去,孩子已經懸在了半空。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馬淑英狠命地推了誌遠一把:“我沒事快去接住孩子。”
誌遠一下撲向孩子,人在落地的那一刻,把胳膊高高地舉起,和路彤的兩條胳膊搭在一起,共同托起正在下落的嬰兒。
如果要定格那個姿勢的話,誌遠的腰部一下,和地麵來了一個親密接觸,而腰部以上是挺直的,兩個胳膊用力地向上擎著。
路彤是跪在地上,為了抱住孩子,身體向前努力的傾斜著
馬淑英坐在地上,兩手趴在地上,手按到誌遠肩膀的那一刻,才敢大口的喘息。
看到孩子安然無恙,一家人笑了。
正在過路的人都看呆了,這個時候才想起,把地上的人都攙扶起來。
一場虛驚過後,孩子居然不哭了,這次三個人都沒有商量,就一齊上了汽車,抱著孩子直奔醫院。
馬淑英沒有攔住,是害怕孫子傷到胳膊,腿,去醫院必定安全,自己更不想要一個殘疾兒童。
在嬰兒科裏給孩子做了全麵的檢查,直到檢查結果全部出來,馬淑英才兩腿發軟地坐在椅子上。
馬淑英用手按著自己的心髒:“多虧土地大仙保佑,不然非出大亂子不可,嘴裏又開始她的一套神靈保佑的說法。”
倒是誌遠因為和地麵的親密接觸,有小麵積的擦傷,雖然沒有傷到筋骨,但是那一層皮,被地麵滑的露著紅紅的血肉。
馬淑英看著兒子的皮肉,一個勁地罵路彤是個沒有的,自己什麽事都幹不成,還要多累自己的男人,真想把兒子的傷,貼到兒媳婦身上。
路彤聽著婆婆指桑罵槐的話,看著老公腿上的傷,心疼著老公,心疼著兒子,更是無話可說,真成了一個受氣的小媳婦。
誌遠那顧得了自己,忙裏偷閑地跟媽媽解釋:“你沒有看彤彤,也許她比我碰的還厲害呢,她就是不喜歡說。”
辦完所有的手續,醫生給嬰兒開了住院輸液的單子,馬淑英立刻攔在了誌遠的前邊,當著不讓去繳費辦手續。
“媽,你這是幹什麽的?咱不就是來醫院給孩子看病的嗎?”誌遠真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怎麽想的。
“孩子沒病。”婆婆還在堅持自己的觀點:“孩子就是上火了,你們這樣的治法,孩子三天也好不利索。”
“對呀,醫生建議輸液一周的。”誌遠很是不理解自己的媽在做什麽。
“你能聽我一句勸,咱孩子就會好的又快,又少受罪,這麽小的孩子就用抗生素,以後頭疼,感冒都得輸液。”馬淑英很是抵觸孩子使用抗生素。
路彤聽著兩個人爭來爭去,自己保證孩子在一邊多清淨,她知道現在自己幫那邊都是壞人,隻能當沒事人。
“你打算要幹嘛?”誌遠也很著急。
“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媽就求你了,如果你還不聽我的,媽就給你跪下了。我不會害我孫子的”
看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誌遠更加的不耐煩:“媽,你到底要幹嘛?”
“這麽點的小人,禁得住那麽多的抗生素嗎?”馬淑英還在堅持她的觀點。
看著吃瓜群眾越聚越多,路彤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拉著誌遠:“聽媽一次,她不會害她的孫子的,她更在乎孫子的安危。”
誌遠坐進車裏雙手握著方向盤,眼睛看著前邊的路況,耳朵聽著孩子的哭聲,一句話都不說,就一個人在那生悶氣。
馬淑英坐在後座上,看著兒子的後背,該是說明的時候了:“我知道你著急,我也著急,所以我就想了一個,讓孩子的病好的快的地。”婆婆低言細語的說。
“你忽悠我呢,這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你也不是不知道這個理,誰家得病能一下就好,那身體受得了嗎?”聽著話就知道誌遠還在生悶氣。
“一會你就知道了,你和芝墨小的時候,都是來這裏看,最多兩回就好。”馬淑英很有把握地說。
去郊區誌遠真不知道,那個地方會有什麽好醫生,還祖傳,現在高科技的東西不相信,卻要相信那些老掉牙的東西,誌遠在想辦法,怎麽摔了自己的媽,好去醫院給孩子看病。
馬淑英把胳膊和頭,都放在誌遠的駕駛座的後背上,眼睛卻看著前邊的路況,給誌遠指揮的轉換的方向,唯恐被兩個年輕人給騙了。
汽車真正馳出市區的時候,馬淑英才算鬆了一口氣,人也靠在了後背上。
下了高速路口,是一條通往村莊的柏油馬路,看著整齊的三層樓房,就知道是一個富裕的村莊。
車子開了五分鍾的車程,看到一個豎在道邊的牌子,上寫“祖傳針灸”四個大字。
誌遠看著那四個大字,心裏很是不信任,但是已經來了,也隻能拿孩子做一次實驗了,自己卻心疼著兒子的細皮嫩肉,還得要經受一次考驗。
進門是一個三層樓的樓房,整個一層都是,鋪著白色床單的床位,大廳正中間的老板桌上,是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正在給患者包藥。
在老板桌的前邊,是一條長長的等待看病的隊伍,雖然看病的人很多,老中醫隻是給把脈,就分派到兩個徒弟那裏紮針,還有一個專門負責分配要的徒弟。
前來看病的人,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小到剛出生的孩子,老到拄著拐杖的老人,坐在休息椅上候診。
誌遠開始看牆壁上,掛的沒有一點閑地方的牌匾,錦旗。都是說老中醫神針的,落款都有實名實地。
馬淑英引領著兩個人,看老神醫獲得的嘉獎,就聽到有人在問:“喂,你們幾個是來看病的嗎?”
“啊,是來給孩子看病的。”誌遠忙答道。
“過來。”老神醫在向他們招手。
走到老神醫跟前,誌遠剛要說出孩子的情況,就被馬淑英拉了一把,也隻能把到嘴的話,暫時先停留在嘴裏。
“坐下吧,我給孩子號號脈。”老神醫指了一下桌子前的座位。
路彤抱著孩子坐在椅子上,老人站起身,拿起孩子的一隻小手,閉著眼睛在用心感受,號了孩子的兩個小手心。
看著老神醫鬆了手,馬淑英趕緊近前問:“孩子不吃不喝,就是一個哭,你看”
“孩子口舌生瘡了,可不不吃,他疼的吃不了。而且肚子裏還不舒服”老神醫道。
路彤像用了換心術一樣,對老神醫一口說出病症,很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要不是接到馬淑英的暗示,早把病情給說出來了。
“我們是市區的,路挺遠的,你看我們幾次就可以好?”馬淑英很是小心翼翼地。
老神醫看著馬淑英,心下正要說幾句不中聽的,本著進門就是客的原則:“聽口音就知道你們是市區的?”
“老先生真是好聽力呀。”馬淑英原來也會誇人。
“你是一次就想好?”老神醫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
路彤很是緊張老神醫會說出不中聽的話。
“能一次,就不想人孩子受兩次罪不是。”馬淑英的笑聲更加的清脆。
路彤第一次發現,婆婆很有一套討好人的功夫。
老神醫把三個人打量了一遍,對身邊的徒弟說:“拿銀針來,這個我來。”
老神醫從盛銀針的盤子裏,拿起一根銀針,剛要下手就被路彤喊住:“老神醫,你這針還沒有消毒。”
老神醫用眼睛直直地看著路彤,似乎已經是怒氣衝天:“你們這些城裏人,就是一個瞎講究。”
路彤訕笑好尷尬,但是卻透著堅持。
“去拿酒精棉球過來。”老神醫對身邊的徒弟說。
路彤這才吐出一口氣。
“隻用棉球怎麽可以消毒呀”
路彤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婆婆小聲的製作住了:“已經夠給你麵子了。”
老神醫一邊用棉球擦著銀針,對路彤講解道:“這針是純銀的,本身就有解毒的功效。”
既然來了那就隨主吧,看不慣人家別來呀,路彤也隻能認了,再說多了也隻能沒有素養,不相信人家幹嘛老遠的趁來。
就看到老神醫,拿起銀針在孩子的肚臍以上,幾指的地方,一拉溜紮了四針,又在腿的足三裏,各紮了一針,在孩子的腳後跟處,各紮了一針。
“給孩子穿好衣服。”老神醫吩咐道。
馬淑英和路彤一塊上手,給孩子穿好衣服,路彤在心裏懷疑:“就這幾下也能治病?那要醫院幹嘛。”
心裏的牢騷還沒有發完,就聽到老神醫對著抱孩子的路彤:“把孩子翻過來。”
“翻過來”路彤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
“讓孩子坐在你腿上。”老神醫的語氣有點重,好像這樣的媽媽,當的相當不合格。
路彤急忙按照老神醫的說法,把孩子放好。
老神醫用銀針在孩子的頸窩處,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地掐住,在掐起的肉上邊,狠狠地就是幾針,剛剛止住哭的孩子,啼哭聲再次響起。
老神醫回身對著誌遠:“給孩子把積血吸出來。”
誌遠很是茫然的看著老神醫:“吸血,怎麽吸?”
“這都不懂,上歲數的來。”老神醫指著馬淑英說。
馬淑英折騰了半天,也沒能讓老神醫滿意,隻能用一雙不爭氣的眼神盯著他們:“這個都幹不了,還講究不少。”老神醫第幾個人發著心裏的不滿。
路彤看到老神醫不友好的眼神,一眼就看出老神醫是一個能幹的主,很是看不起那些手腳不利索的主。
老神醫讓馬淑英讓開,自己用嘴在孩子的頸窩猛吸。隻兩下老神醫就給嬰兒吸出了一塊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