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滿月宴
回來沒幾日家裏來了客人,來人是李氏的大弟李昌文。李昌文是個身高八尺的壯漢,身材壯碩,皮膚黝黑,留著絡腮胡,穿著灰色長襖上麵打著補丁,趕著一輛牛車,車上放滿了一袋一袋的東西。
“大姐!大姐!”李昌文站在院門外扯著嗓子喊道。
“來了來了!”李氏聽到聲音眉眼帶笑的迎了出去。
“大姐,我給你送了一百多斤的紅薯麵。”看著李氏出來,李昌文也是爽朗地笑開了。
母子幾個幫著卸了車,李氏給李昌文舀了水洗手,又拿著麵巾幫他拍打著身上的灰塵。
“怎麽這麽久才來呀?可是家裏有事?”距離上次自己回娘家已經一個多月了。
“還不是春娘嗎?”說起這個李昌文臉上帶上了心疼又有些喜悅,“挺著大肚子非要幫著磨紅薯,撞在了柱子上早產了。”
“咋那麽不小心呢?孩子怎樣?男孩女孩?春娘怎麽樣了?”李氏皺著眉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男孩,身子有些弱,春娘還好,現在能下床了。”說起婆娘孩子,李昌文眉宇間溢滿了幸福。
“母子平安就好!”李氏心裏舒了一口氣,這還好是七個月,俗話說七活八不活,要是八個月就凶險了。
“娘,你倒是讓大舅進來呀!”顧惠娘看著在院子聊起來的姐弟倆,語氣好笑又無奈。
“對!進屋坐吧!”
李昌文忙擺手拒絕,“我還得去下家報喜呢!”
接著又拿出了帶來的一兜子紅皮雞蛋遞給李氏,“後天的席麵,大姐記得帶上外甥和外甥女。”
見李昌文這就要走李氏趕緊數了六百個銅板給他,兩人自是一番推讓,最終李昌文收了錢走了。
李氏將他送到門口看著人走遠了,轉身回了屋,隻兩日的時間,她還要準備見麵禮。
按照他們的習俗,李氏用紅布包了二十個銅錢,又用兩日時間給孩子做了件小襖,便帶著一家老小回了娘家,隻留了顧安郎一人照看顧老三。
李氏帶著兒女到的時候,李昌文正在院門口接賓客,看到這高頭大馬停在自己院門口,引得鄰居賓客紛紛回頭,李昌文臉上也充滿了疑惑。
“昌文!”李氏打開車門眉眼帶笑地看著站在院門口的大弟。
“大姐呀!”李昌文也反映過來,趕緊迎了上來。
李氏幾人依次下了車,周圍人小聲議論著兩個小娃娃的長相,等來喜下了車,周圍一下就安靜了。
看著呆愣著得大弟,李氏皺了皺眉,這來喜的容貌確實太盛了,這以後還不知道是福是禍!
“昌文,娘呢?”
“娘?啊……娘在屋裏呢!”李昌文紅著臉指著堂屋。
“我先去看娘。”李氏領著一家子老老小小進了院門。
李氏的母親袁氏是個瞎眼的醜老太太,臉上有一道猙獰的疤,從嘴角到太陽穴,像一條蜈蚣一樣掛在臉上,是被李氏的奶奶劃的。李氏的父親體弱多病又是家裏的獨苗,李氏的爺奶怕李家斷了香火,便在縣城裏花二兩銀子買了個黑瘦的醜丫頭,誰知道醜丫頭長大了卻並不醜,反而將村子裏的姑娘都比了下去,李氏的奶奶怕自己走了之後袁氏生了野心,便拿樹枝在袁氏的臉上劃了一道疤。
李氏的爺奶在時家裏條件也算寬裕,自從兩個老人走後,家裏基本上是靠袁氏一個人撐起,後來沒幾年李氏的父親也撒手人寰,老太太白天種地晚上紡布做繡活兒,一人拉扯著十三歲的長女李氏、八歲的長子李昌文、三歲的次子李昌武、一歲多還不會走路的次女李桂花,硬是將幾個子女撫養成人成家立業,也是在那時候袁氏熬瞎了眼睛。
此時,袁氏自己坐在堂屋裏,周圍圍著幾個孩子手裏拿著樹枝,不時地戳袁氏一下,也不見其他大人。
袁氏也不惱,隻安靜地坐著。
李氏進來,看著娘扯著嘴笑著,嘴裏念叨著不要調皮。
李氏的心一下就疼了起來,她知道孩子們都怕娘,甚至兩個弟媳也禁止侄子侄女靠近娘,可是娘她老了,正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現在在孫子的滿月宴上卻隻能孤單地坐著,被幾個孩童戲弄。
一股無明業火自心口直衝腦門,李氏上前幾步,將幾個孩子趕了出去。
“你為什麽不生氣,為什麽不將他們趕出去。”李氏厲聲道。
“桂枝回來了,他們在跟娘玩兒呢!”聽得閨女發脾氣,袁氏仍是溫聲細語。
“娘!”李氏帶著哭腔,喊了聲娘卻再說不出斥責的話,娘她太苦太孤單了。
“娘!”顧惠娘上前拉了拉李氏的衣袖,示意她今天不能哭。
“姥姥,我是惠娘,還記得我嗎?”顧惠娘歪頭看著袁氏,即使袁氏看不到她也帶著笑,她小時候也很怕袁氏,袁氏卻每次都給他們這些孩子準備很多零嘴,時間長了就不那麽怕了。
“惠娘!來到姥姥跟前來。”袁氏慈愛地朝聲音的方向招招手。
顧惠娘將懷裏的孩子遞給李氏,上前伏在了袁氏的腿上,“惠娘好想姥姥!”
“你這皮猴子!”袁氏摸著顧惠娘的頭,臉上的笑意將那道疤扯的更加猙獰。
“姥姥,你猜猜我是誰!”看著袁氏因為顧惠娘的一個動作就濕了眼睛,顧如槿也上前調皮地說道。
“你是……三娘吧!”說道這裏袁氏的笑意更大了,上次女兒回來說三娘回來了。
“是我!我還帶了兩個重外孫來。”說著將懷裏顧璟弘的小手遞給袁氏。
“好!好!好!”袁氏捏捏手裏的軟嫩的小手連道了三聲好。
顧璟弘還小並不知道害怕,隻拉著袁氏的指頭玩兒。
跟袁氏鬧了一會兒,李氏又帶著女兒去了大弟媳王氏的屋裏。
王氏已經出了月子,李氏進來的時候正抱著孩子跟屋子裏的幾個婦人說話。李氏此刻心裏有氣也不願跟她多說,隻將做的小襖給了王氏,懷裏的禮錢卻沒往外拿,顧惠娘和顧如槿看了,也默默地將自己準備的禮物收了起來,隻一人給了一個十文錢的紅包。
李氏幾人出去之後,王氏撇了撇嘴。
堂屋裏袁氏的小女兒李桂花也到了,此時正跟袁氏說著話。
李桂花圓圓的鵝蛋臉,一雙眼睛大而靈活,跟李氏有三分像,李氏長的更像她早死的爹,而李桂花更像袁氏,皮膚因常年勞作而曬得有些黑,身旁站著兩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兒。見李氏出來姐妹倆親親熱熱地坐在了一起。
李桂花小時候跟李氏的感情更勝過跟袁氏的,那時候袁氏忙著做工很少看顧幾個孩子,而最大的李氏就成了大家長,在家裏洗衣做飯將幾個弟妹收拾的妥妥帖帖的,直到後來李氏嫁人了,李桂花才跟袁氏親近起來。
“姐,那姑娘你知道是誰家的嗎?”李桂花悄悄地指著來喜低聲地問道,那小姑娘容貌豔麗,眼神卻呆呆的,身邊跟著的人自己一個也不認識,他們家啥時候有這樣的親戚了?
“知道!”李氏看著來喜幾人站在門口,引得院子的賓客不是往這邊看,語氣中帶著無奈。
“是大嫂家的親戚?”李桂花撇撇嘴,那王氏要有這麽個親戚早就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了。
“是我家三娘的丫鬟。”
“哦!對對!我聽咱娘說了三娘回來了,在哪兒呢?”提到外甥女李桂花也不再關注那漂亮小姑娘了。
“三娘,這是你小姨。”李氏歪頭對身後的顧如槿說道。
“小姨安好!”顧如槿上前一步對李桂花行了禮。
“哎哎!回來就好,你娘惦記你這麽多年,終於把你盼回來了!”李桂花也替姐姐開心。
李桂花拉著顧如槿的手又問了有沒有吃苦受罪等等問題,顧如槿都一一回答了。
問完顧如槿,李桂花又抱了抱兩個孩子,看孩子乖巧可愛,直說不舍得撒手。
宴席快開始的時候李昌武一家才來,李昌武以前是個遊街串巷的賣貨郎,這些年攢了些本錢開始跟人天南海北地倒賣貨物,長子李占祥也十四了,便跟在了李昌武身邊,隻留婆娘小王氏和次子李占慶在家。
席間顧如槿又見了大舅家的長子李占平和長女李平平,二人之前在灶房幫忙,見著這個沒什麽印象的表姐也隻是簡單地打了聲招呼,翠屏來喜幾人因是下人的身份沒有上桌,隻在堂屋小幾子上擺了幾盤菜,而李大舅李二舅又將顧如槿的情況問了一遍。
聽得顧如槿說婆家在渭南姓徐,李昌武吃了一驚,不過轉念一想應不是他知道的那個徐家,那樣的大家族怎麽會允許自己的子嗣流落在外。
李氏兄妹幾個也難得聚齊,李氏心中的那點陰鬱也散了,李昌武天南海北地說著自己的生意,說到興頭上還要家裏的男人都跟他一起出海。
李昌武還要再說卻被自己婆娘小王氏掐了一把。
“你掐我幹嘛?”李昌武搓著自己被掐疼的大腿,不悅地看著小王氏。
“吃飯吃飯!”小王氏尷尬地笑著讓大家吃飯,若是把大家都帶上,自家還有什麽賺頭。
小王氏的小心思大家也都不在意,出海是用命賺錢,她們也不想男人們出去。
“昌武,出海危險,能不幹就不要幹。”袁氏雖上了年紀腦子卻不糊塗。
“娘,你不懂!”富貴險中求,何況他已經跟兄弟們商量好了。
自己說了兒子卻沒有聽進去,袁氏待要再說,卻被小王氏打斷了,“娘你別添亂!”
“弟妹……”李氏想要撂筷子,卻被李桂花攔住了。
“姐,吃飯!”李桂花給李氏夾了一筷子菜小聲說道,“現在這麽多人在呢,我們回頭再說。”
農家難得吃上一頓這麽豐盛的飯,其他桌上的菜早就被瓜分的隻剩湯底了,他們這一桌都是自己人,也沒人爭搶,隻有小孩子鬧著吃這吃那。
席麵一直持續到午後,李氏姐妹兩個待其他賓客走後,扶著袁氏進了院子東側的一間泥坯大瓦房。
袁氏本來是住在東廂房的,隻是前幾個月王氏說李平平到了分房睡的年紀,就把袁氏趕進了這間破敗的屋子裏。
不大的房間,門對麵放著一張破舊的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空碗,靠牆放著一張小床,被褥鋪的平整,摸上去卻是硬邦邦的,還散發著一股黴味,應是去年的被子沒有拆洗直接拿來用了,在這潮濕的山區,被子幾天不曬就要發黴了,何況是一年沒拆洗,姐妹倆都冷了臉,他們娘再不好也輪不到別人作踐。
“桂枝!桂花!”眼看李氏姐妹要鬧上一場,袁氏著急地摸索著想要站起來
顧惠娘趕緊上去勸道,“娘!小姨!你們聽我說大舅母是不對,娘怎麽治她都不為過,那咱們走了以後呢?大舅每日去鎮上做工,姥姥不還是要在舅母手下過活?”
李氏姐妹倆也愣住了,那該怎麽辦?
一時間幾人陷入了沉默。
“不如這樣!”顧如槿開了口“讓大舅不要去鎮上做工了,就在家收紅薯磨紅薯麵,我們六文錢一斤收了,大舅一斤還能掙兩文錢。”這樣大舅既能掙錢也能顧得上老娘。
“你家收那麽多紅薯麵做什麽?”李桂花疑惑地問。
“還不是咱們三娘想了個新鮮吃食用紅薯麵做的,賣到德運樓一斤能掙十幾文錢。”說起自家的營生李氏不自覺地帶上了笑意。
上次李氏回娘家已經把事情說過了,袁氏知道閨女又這麽好的營生,很是高興。
李桂花倒是第一次聽說驚訝道,“什麽吃食能掙這麽多?”
“粉條!等一下你順路去我們家拿些回去嚐嚐。”
李氏姐妹叫了李昌文進來說明了事情的原委,李昌文常年在鎮上釀酒作坊做雜工,隻每年農忙的時候在家幾天,聽到大姐的話,又看了看老娘花白的頭發,也是心酸不已,當場就要去找王氏,被袁氏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