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民心所向
一直等了許久,那些朝臣才陸陸續續終於到齊。
瞅著朱厚照輕車從簡,身邊隻帶了十幾個喬裝之後的錦衣衛,這些人還真不好意思差使身旁的隨從把那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搬上船了。
人一個皇帝都能夠孑然一人出行,他們怎就不能。
楊廷和率先出言吩咐身後本準備帶出門的仆從,道:“你們幾個回去吧,不必跟著老夫去了。”
這些隨從自是不會與楊廷和的想法不謀而合,楊廷和不帶他們過去,他們隻會以為是自己做了什麽讓楊廷和不高興的事情了。
隨即便跪下行禮認錯,喊道:“老爺,小人錯了,求老爺別趕小人走。”
雖不知道自己所犯什麽錯,但率先認錯總歸是沒錯的。
朱厚照輕車從簡等了許久,楊廷和本想著能快些上船,不被朱厚照看輕,結果卻被這討人厭的仆從抱著大腿攔了下來,心情怎能好了,一腳踢開,斥責道:“滾回去,老夫一人往浙閩變成,不用你們跟著了,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聽說楊廷和自個兒一人去浙閩了,那些仆從更為激動,一副馬上就要哇哇大哭的架勢,拉著楊廷和勸道:“老爺,浙閩這些日子較之北方相比已經很熱了,蟲蟻甚多,小人若不跟著老爺,老爺怕是會受不了那裏的蚊蟲的,求老爺帶著小人吧,小人可為老爺做好蚊蟲防護。”
這番話完全是為了楊廷和考慮,楊廷和本想和顏悅色的回上一句,沒想到一抬頭卻是瞧到了站在寶船甲板之上的朱厚照。
為了保持自己隨遇而安,不追求奢華享受的姿態,甩袖而走,罵道:“老夫自個兒都能做,用不能你們了,都回去吧。”
楊廷和態度極為堅定,這些隨從也著實無法堅持。
他們總不能不聽楊廷和的命令,直接帶著大包小包的行禮一直追上甲板去吧?
甲板上可是有皇帝在的,他們若是貿然闖入,不僅可能會自個兒沒了性命,怕還是會連累了自家老爺的。
實在沒辦法,隻能眼瞅著自家老爺亦步亦趨上了甲板。
而其他與楊廷和先後而來的朝臣,瞅著楊廷和丟下了隨從自個兒獨自一人上了大寶船,隻能是也把自己帶來的隨從勒令留了下來。
瞅著留下的這些東西,一些朝臣有種戀戀不舍。
早知道這些東西都帶不上去的話,何必費勁吧啦的收拾呢。
收拾好了,卻帶不上去,看著心疼。
在一眾朝臣陸陸續續登上寶船之後,朱厚照隨即下達了開船的命令。
等到現在等的時間已經不久了,到了那便到了,沒到的也就算了,朱厚照也不打算再等了。
他等的時間並不短了,也算是夠意思了。
寶船起航,對於寶船裏麵的構造,朱厚照也並沒有介紹給楊廷和這些人的心思。
就楊廷和這些人從一開始便不支持寶船出海,讓他們了解了,也隻會給他們提供破壞寶船的捷徑。
當初三寶太監下西洋時的海船圖紙可就曾被劉大夏一把火毀的精光。
雖說當初整個七下西洋並未為大明謀取到太大的經濟效益,但卻也實實在在弘揚了大明的國威,也讓大明開拓了眼界,從而才有了以為火器為主的神機營。
若能在提升自己國力之後繼續聯絡海外,那又豈會落後於別人。
也就不到一日的時間,朱厚照並未給這些朝臣單獨安排房間,而是把他們直接安排在了一塊。
留了個錦衣衛說是照顧他們的行程,但更多的目的怕也是為了監視。
楊廷和這些人端坐在那裏,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與其說了什麽話,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皇帝耳朵中,那還不如少說話為好。
可即便不說話,養尊處優慣了的他們,大部分都會暈船的。
暈船就會吐,這個總是憋不住的。
當著錦衣衛校尉的麵,一個個趴在甲板的欄杆處吐得是昏天黑地。
這校尉雖說像黑麵煞神一般,但也依舊會幫著他們時不時的遞水遞毛巾的。
這些朝臣在外麵吐,朱厚照在房間裏麵也沒好到哪裏去。
從剛開始啟程沒多久,便開始吐了起來。
因為身邊沒帶著內伺,忙裏忙外的事情也隻能由護衛安慰的錦衣衛校尉負責了。
瞅著這些不受任何影響的校尉,朱厚照頗為羨慕,問道:“你們皆不暈船嗎?”
校尉即便知曉麵前的是皇帝,依舊不卑不亢頗為地淡定,回道:“不暈,卑下等人天南海北的哪都去,坐船也是常有之事。”
時長坐船倒是一方麵,最關鍵的也是因為這些校尉的身體著實健碩。
“看來朕也得多鍛煉些了。”朱厚照歎道。
擱其他皇帝肯定是以能統籌好天下之事為主,對朱厚照來講,能掌握到手的技能要多學明白才行。
正史當中所記載的朱厚照完全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但卻又精通多國語言,一個不學無術之人,豈能做到這些。
總之說來,史書對朱厚照的記載處處都存有著矛盾之處的。
寶船行走不到一日的路程,本是準備了一餐飯的。
可那些朝臣吐得實在是太厲害了,連喝水都不敢。
深怕喝了水,又會吐得昏天黑地。
那些朝臣不敢吃,朱厚照在好了些之後也隻吃了些清淡一些的大米粥。
而那些船員和錦衣衛校尉沒有暈船的毛病,吃的賊香,大快朵頤基本把給那些朝臣準備的食物都吃了個精光。
這些朝臣因暈船吐得昏天黑地倒也是個好事,一路上沒有人對寶船的性能什麽的再多置喙。
在日落西山之際,寶船順利率領著四艘護衛船浩浩蕩蕩的出現在寧波的海域之上。
在朱厚照還未出發之時,張浩便收到了朱厚照要乘寶船帶著筆試通過的那些學生以及楊廷和為首反對的那些朝臣,乘坐著大寶船親自趕往寧波。
早在剛開始定下重新為浙閩之地選官之事後,朱厚照便說明了在浙閩之地演講之時要親自寧波。
因而對朱厚照此番的到來,張浩還是有所準備的。
不管怎麽說,浙閩兩地肅清倭寇之後也是大變了樣子的,朱厚照身為皇帝來浙閩兩地巡視一下,倒也屬情理當中。
張懋和張景寧雖說忙的很,但朱厚照到來,他們也不能不去接駕。
從天津衛到寧波的時間,張浩超不多也有一個預計。
在寶船到達的前半個時辰才去等待著的,倒也沒浪費多長時間。
不過,浙閩兩地的那些百姓倒是一早便等候著了。
那些從商賈官吏手中拿來的田產鋪子雖還在仔細清查當中,這些普通百姓從中獲利並沒有多少。
但隻憑一個消滅倭寇,朝廷便在這些百姓當中重新樹立起了威望。
隻要沒有倭寇時不時侵襲,也就不用擔心手中產業被破壞,那他們也就能夠放心的經營自己的家業了。
望著遠處的寶船緩緩而來,這些百姓自發跪地相迎,高聲呼喊著叩見陛下之類的。
寶船劃動起的水聲完全被這震耳欲聾的聲音所掩蓋。
船艙當中的朱厚照在寶船還未靠近海邊之時便聽了個清楚。
聽到這聲音之後立即一改暈船的頹廢,起身便直接奔到了甲板之上。
瞅著岸上黑壓壓的人群,朱厚照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在高興之後,還是嗔怪張浩不應該搞這麽大聲勢。
畢竟他沒有帶鑾駕出來,就是想要低調行事的。
外麵那麽大動靜,楊廷和那些人不可能聽不到。
既然聽到了,那可就在船艙待不住了。
先後站在了甲板之上,瞧見甲板上黑壓壓的那群人,楊廷和這些人隻剩下了不滿。
浙閩之地搞出了這麽大的動靜,他們想著怎麽著都會有些許不和諧的聲音在的吧?
如此此起彼伏的呼喊之聲,他們第一感覺便是以為這是張浩的逼迫。
逼迫百姓行這些事情完全就是勞民之事。
作為一個仁君,任何勞民之事都是做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