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嚴陣以待
張浩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再有方便,在宮中行走終究是趕不上張永內伺身份的。
因而在敲定要去見張太後之時,還是在張永的陪同之下,張浩才順利到達了仁壽宮。
時間本就已經不早了,在張浩到了之時,張太後已經睡下了。
張永不知與仁壽宮的太監總管說了些什麽,片刻功夫,張浩才終於見到了已經穿戴整齊的張太後。
見到張太後,張浩先行見禮。
見禮之後,隨之便道:“陛下在從浙閩回京之際落水,現在高燒不退怕是染上了風寒。”
話音落下,張太後驚慌而起,問道:“什麽?”
麵對張太後質問,張浩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道:“種種跡象表明是有人心懷不軌在弑君。”
意外和弑君可就是兩碼事了。
若是意外,朱厚照現在病入膏肓的情況之下所有人都會把勁兒往一處使的,如此一來朱厚照康複也就容易許多了。
可若是弑君的話,朱厚照現在這種情況還會有不少人繼續使絆子的,因而需要防備的地方還會很多的。
“什麽?是何人如此大膽?”張太後問道。
張浩不說現在不知曉誰大膽到敢弑君,即便知曉在沒有確鑿的情況之下也無法對張太後講出來的。
麵對張太後的詢問,張浩直接搖頭否認道:“尚不得知,還需詳查。”
問了半晌,張太後這才想起了什麽似的,道:“皇帝呢?哀家親自去瞧瞧。”
張太後無需麵臨後宮的血雨腥風,對於一些大事的處理自然就少了些冷靜。
張浩走至張太後身邊,回道:“陛下就在豹房,臣來太後這裏的時候已經安排人去太醫院找人了。”
很快,張太後一行人急衝衝出現在了豹房。
床榻上躺著的朱厚照依舊臉色漲的通紅,高燒未減,依舊還處於昏迷當中。
“皇帝.……皇帝……照兒……照兒……”張太後接連喊了幾聲一直沒能得到朱厚照的回應。
就在此時,太醫院的太醫也到了。
“太後,先讓太醫來給陛下瞧瞧吧。”張太後身邊的內伺道。
張太後著急也還算理智讓出了最方便的位置,聲音也變得有些沙啞了,道:“勞煩了。”
幾個太醫皆已經是胡子花白了,前麵較為年長者在張太後讓出位置後,坐於椅子上擺開家夥什把三根手指搭於朱厚照的手腕處揪著自己的胡須沉吟半晌之後又吐出了幾個不怎麽能夠聽得懂的名詞。
現在的事情如此著急,至於這麽咬文嚼字嗎?
張浩也不管當著誰的麵,直接沒好氣罵道:“說人話。”
那太醫在張太後身上瞟了一眼,終於道:“陛下當是風寒驚嚇所致引起的昏厥,臣與幾位同僚商議一下先開個方子喝上試試看看。”
這些人著實夠坑人,本來已經很著急了,卻非得還如此慢吞吞的說著是懂非懂之言。
張浩直接問道:“陛下高燒的厲害,這可有方法來解決?”
這次那太醫倒是再沒停頓,痛快回道:“老夫的方子中便有退燒之法,應該能解決此問題的。”
什麽應該,就不能說個就肯定?
看在現在事情比較緊急的份兒上麵也就不與他計較了。
“那還不趕快開方子。”
打發走了太醫,張浩直接吩咐了張永道:“張公公,煎藥之事你多操些心,這些時日陛下的飲食也當多注意著些,別給心懷不軌之人尋到可乘之機。”
能留在房間裏的人基本都是可信之人,張浩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吩咐這些,也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保持警醒的。
說句實話,此時房間裏的他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他們隻有賣力保證朱厚照痊愈,那才可謂是上上之策。
張永也不嫌棄張浩煩,應道:“忠義侯放心吧,咱家知曉該怎麽做。”
瞧著朱厚照如此,張太後也沒有再離開的打算,道:“哀家這段時日便留在豹房照顧皇帝了,忠義侯外麵的事情拜托你了,你若有事情需要幫忙的話可去尋壽寧侯。”
張鶴齡別看毛病多,做起事情來又不靠譜,但現在躺在床榻上麵的畢竟是他的外甥。
最關鍵的是他此生的榮華富貴還得是仰仗著他這個外甥的,一些事情找他幫忙倒也還算合適。
張浩沒拒絕,直接道:“是,太後放心,若真有事情臣定會去尋壽寧侯的。”
雖說朱厚照落水,張浩父子也有責任,可張太後也非常清楚現在根本就不是說這個事情的時候。
安排好了這些事情,張浩又連夜到了錦衣衛。
明日楊廷和那些人也就要回京了,最關鍵的是,朱厚照落水導致昏迷不醒的事情根本就瞞不住。
若想尋個細微的主導之權,還得是讓錦衣衛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的。
羅光為了保證在張浩不在京師的這段時間不出現什麽差錯,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留於北鎮撫司。
張浩回來後,羅光直接披了件衣服便出來了。
“指揮使,聽說陛下那裏出事了?”羅光開口便問道。
張浩為了能夠送朱厚照盡快回京已經動用了天津衛那裏的人手,羅光掌握京師的錦衣衛,距離那麽近自然也是能夠聽聞到些風聲的。
張浩也沒隱瞞,直接道:“是,事情不小,得馬上召集咱錦衣衛的兄弟行動起來了,凡是京中的任何異動,咱都必須掌握於手才是。”
羅光跟在朱厚照身邊的時間也不短了,也算是磨煉的可以了,對於這個吩咐二話不說,幹脆應道:“屬下明白,屬下這便把咱京中的錦衣衛都撒出去,需要再從外敵招呼些人手回來嗎?”
京中的事情重要,外麵的事情同等重要。
這個事情可不僅僅是關乎京師的,可已經是直接關乎到整個大明的生死存亡了。
大明發展到現在不容易,若再來一場靖難的話,肯定是免不了傷筋動骨的。
沒用怎麽考慮,張浩直接應道:“不必了,外麵各藩王的動靜也需時刻注意著。”
第二日,楊廷和那些朝臣開始陸陸續續回京了。
裴高,於雙那些參加競選未能中選的考生卻都被留在了船上。
大部分人都知曉朱厚照落水,具體的情況並不得知,對於被錦衣衛扣押在船上之事自然是心有不滿。
裴高和於雙兩個本來沒什麽共同利益之人,這個時候竟也是站於了一塊兒,領著各自陣營當中的一群人,衝著阻攔著的錦衣衛咋咋呼呼地道:“憑什麽我讓我們回家,我們犯何事?”
錦衣衛什麽樣的存在,他們這般咋咋呼呼,不把他們直接抓到詔獄已算是不錯了。
又怎會原原本本與他們解釋清楚事情的所有情況呢。
裴高和於雙也就隻敢在距錦衣衛幾步之遙的地方胡亂咋呼,還真就不敢在錦衣衛校尉麵前硬碰硬。
即便是一個普通校尉,其手裏的繡春刀也不是吃素的,若因這個事情被當場斬殺了,那可就虧大了。
瞅著錦衣衛嚴陣以待,已經準備下船的楊廷和等人想到了最壞的情況。
王瓊湊近楊廷和問道:“如此多的錦衣衛出現在這裏,莫不是陛下那裏出了什麽事?”
楊廷和從裴高口中知道了些比他們多的事情,巴不得把自己置身於世外的,對這個事情並未多做回答,直接應道:“在事情還未有結果之時還是莫要胡亂猜想了,王尚書走了幾日家裏人怕是也擔憂了,先回家吧。”
楊廷和不願多言,王瓊也沒再追著其他人詢問,徑直上了自家早就準備多時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