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鬼神圖鑒
“睢兒你怎麽了?”
“師叔,鴨子,鴨子……”
“什麽鴨子?”
“師父、師父變成了鴨子……”
“什麽亂七八糟的。”
常懾納悶地摸了摸常睢的額頭,發現沒發燒啊。
“我……”
常睢恍惚地東張西望了幾眼,才總算是回過神了,不好意思地道“師叔,我剛才做噩夢了。”
“你這噩夢可真奇怪。”常懾無奈至極。
“師姐,你做什麽噩夢了?”一旁的小師弟常皚揉了揉眼睛。
“沒什麽。”常睢很不自在的重新躺下。
這事情自然不能說出去,哪怕是師叔和師弟也一樣,否則太丟臉了。
可是當好不容易再次入睡,常睢渾身發抖,再次陷入了噩夢般的境界,她發現師叔和師弟竟然也變成個了鴨子,尤其當敵人化作的鴨子猙獰地向她撲來時……
到最後,她自己竟然也變成了鴨子!
……
天亮了,當常睢頂著兩個黑眼圈,臉色煞白清醒過來時,“尾怨”早已回去了,可不敢讓老爺醒來沒看到它沒在。
“昨晚玩的很開心嗎?”
把火堆的餘燼用泥土掩埋,池錚瞥了它一眼。
“老爺說什麽……”
“尾怨”努著嘴吹著口哨,雙手搭在腦袋後麵,仿佛沒聽懂似的不敢直視池錚。
“出了人命拿你是問。”
池錚懶得和它多說。
“尾怨”立馬跪下了“老爺,小的不敢啊,沒你的命令小的絕不敢再殺人了。”
“變小。”
池錚這次不再吊著懲罰“尾怨”了,被凡人看到終歸是個麻煩,還是讓它變小縮回了他的衣衫蓑衣內。
昨晚還沒下雨,沒想到早上一起來,天空開始飄起了蒙蒙細雨。
本來就不怎樣的道路,也變得更加泥濘難走了。
池錚翻身騎上“葡萄”,“唐老鴨”悲哀地又被吊在側邊,嘎嘎叫了幾聲沒發現“尾怨”,於是更哀傷了。
對“唐老鴨”的悲哀毫無察覺的池錚,倒是忽然想起了件事情。
“尾怨,神仙有譜位,那麽‘妖魔精怪’也該有高低強弱吧?”
“強弱?當然,天庭的神仙,冥府的鬼王都要分個高低,何況是沒超脫的妖魔精怪。”
“尾怨”說起這個可不困了,“六千年前,上古衛國伯卿姚殊遇到了祥瑞‘白澤’,那白澤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過去卜未來,應伯卿姚殊所求,遂作鬼神圖鑒,名為《白澤鬼神辟邪圖》。”
“白澤?”
池錚臉色微變,這個白澤他可不陌生,乃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祥瑞,傳說黃帝曾遇到白澤,被賜下《白澤精怪圖》,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鬼神圖鑒,可惜後來失傳。
這個世界也有白澤?
雖然在常規的事物上,兩者很多相通,但在仙神鬼怪上麵,兩者卻有大相徑庭的差別。
是而聽到一個熟悉的神獸,他感覺這裏麵恐有聯係。
“這《白澤鬼神辟邪圖》上有妖魔精怪鬼神合計七萬八千九百九十二種,共分八大類,二十四小類,據聞隻要看過這圖鑒的凡人,頌念妖魔精怪的名字與相應咒語,即可讓妖魔精怪退去而不敢再來……可惜這圖鑒圖畫太多,導致最早記錄的羊皮紙太厚太重,流傳不易,到如今為止,僅有隻言片語流傳在民間凡世,唯一的全本圖鑒,可能隻有‘天意宗’保存完善。”
“若‘天意宗’保存完善,按你之前的說法,又何必辛苦斬妖除魔?”池錚反問。
“這……也可能是圖鑒並無那個驅魔效果。”
“尾怨”從蓑衣露出個腦袋,摸了摸光禿禿的頭,“總之,凡世民間的一些神仙譜位圖,精怪魍魎圖鑒,最早大多是汲取《白澤鬼神辟邪圖》上流傳下來的傳聞所作,按照圖鑒上最早的記錄,妖、精、怪三類,由‘開竅’初始,有了靈智,再行‘蛻變’,隨之‘化形’成人,具備‘七竅’,才可‘象丹’……”
聽到這兒,池錚倒是回味過來,開竅和蛻變都好理解,而化形與象丹,讓他想起了易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意味著認識天地萬物,丹,代表圓滿,難道是說對天地萬物認識圓滿的一個境界?
“那你算什麽?化形沒成功?”
池錚瞥了“尾怨”一眼。
“小的可不一樣,小的是‘怪’中的特殊異獸,不一定要完全遵循這等修煉法門,嗯,小的是應該算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一類‘大象’下麵的‘小象’,雖屬三界,卻不在五行……”
“尾怨”得意洋洋叉腰。
這個池錚也明白,“尾怨”是人夢境的化身,算是一種現象,而不是某種具體的精怪。
“能到‘象丹’的妖,可以算得上是大妖了,萬中無一,也就略遜真修中的妙化真人,再下去,就是‘朔望’,修為徹底圓滿,這等境界,在那神仙譜位圖上,也是能和一些末尾神仙比劃比劃的存在。”
“而魔和邪則較為特殊,邪最早是天妖和天魔,神念陰陽交合的產物,這是最原始的‘邪孽’,傳聞一出生,天地變色,實力堪比閻摩真君,後被極聖金闕四帝君所鎮壓,關押在了雷極海洞天之內,日日夜夜被天雷消磨……此後‘邪孽’被泛指妖魔中的異類,實則早沒了真正的‘邪’了。”
“尾怨”說的興高采烈,池錚聽得心生感歎,誰能想得到這玩意居然還有當說書先生的資質?
聽聽,這麽不靠譜的神話傳說都能說得繪聲繪色有模有樣的,不去當說書先生真是委屈它了。
“除了這極為特別的邪外,剩下的魔,則是最可怕的……”
“尾怨”說到這裏,連它的小臉上都有了忌憚“魔分兩種,一種是‘內魔’,一種是‘外魔’,任何有靈智者,皆有七情六欲煩惱根,是而這‘內魔’就誕生於靈智眾生者的內心,先是‘虛妄’,隱約可見,閃念心頭,善人一時惡念忽起,便是這‘虛妄魔’作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