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殺肥羊過年(求收藏)
這麽好的機會,朱厚照怎肯放過。
能一網打盡的機會,何其難得!
這些人枉顧天災、不顧小民生命、官紳勾結侵吞良田、令人破家為奴、哄抬物價……人證物證齊全,誰跑得了!
再加上,知府後院都是些什麽人?
本地士紳、舉人、魯王代言人、衍聖公府代言人、張氏代言人……
沒有給霸州府、河間府配備耕牛,這些人集體對他發難,朱厚照本就窩著一把奇大無比的火!
偏偏,這些人敢撞到他手裏!
更遑論,朱厚照最近有些缺錢了。
黃河治水五百萬兩白銀,軍事器械五百萬兩白銀,雪災五百萬兩白銀,進貢五百萬兩白銀……耕牛收購、招募工人,他花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囤積在手中的貨物,還沒變成金錢,正讓他苦惱不已。
這麽好的事情,該怎麽辦?
漢武帝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殺幾頭肥羊過年!
朱厚照也想學一下!
所以,他痛快地亮出了獠牙!
審一個,殺一個!
殺得人頭滾滾!
自然,無數的土地,士紳家無數的小可愛,被朱厚照變了個戲法,偷偷地進了他的荷包!
十多個粥棚搭建了起來,根本無需開倉放糧,僅憑士紳豪族家裏的糧食,就足夠了。
隨意清理了幾個宅第,也足以安置災民。
一刀剮了胡獻,朱厚照並不怎麽開心。
天子腳下都是如此,偏遠的地方又會如何?
湖南數次鬧騰,四川規模起義,廣西持續叛亂,何嚐不是土地兼並的問題。
可他朱厚照隻是個八百年老鬼,又不是真的神仙。
他能怎麽辦?
涼拌!
但他既然來到了霸州府,並有這一次天賜良機,就莫要怪他了!
胡獻府上的人,連同害林氏的家夥,他一個都沒放過。
不過,他殺人的技巧很講究。
胡獻叛亂,胡獻私通韃靼人,胡獻刺殺太子殿下……有多嚴重就扣多嚴重!
等他回到京師,才知道自己走了一步妙棋。
朝廷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知道麽,太子殿下於霸州,看上了一個小娘子,為此竟然殺了胡知府全家!”
“不對吧,本人聽說是太子看上了胡氏良田!”
另外一人插嘴。
“管他什麽理由,擅殺無辜這條過跑不了!”
“哼!好一個太子!”
“老天,你怎麽不張開眼睛看看……太子侵吞良田、擅殺無辜、欺壓士紳,置吾等於何地啊!”
朱厚照嘿嘿冷笑了起來。
本宮掌握了幾箱子罪狀,你們想翻案,怕是難了點。
————分段————
朱厚照想的太簡單了。
戶部員外郎席書的奏章,把弘治皇帝鼻子都氣歪了。
奏言曰“雪災之生於朝廷,不在諸地;如人元氣內損,然後瘡瘍發於四肢,現在好比朝廷為元氣,諸地為四肢,怎能舍致毒之本,而專治四肢之末呢?
現在皇莊供應數位於往年,冗食官有數千,投充校尉有數萬。織造頻繁,升賞過度,太子奪小民之田,宦官增遣不已。屢興冤獄,刑官亦不敢申,致使名器大濫。
今治霸州府官吏之罪,正是“豺狼當道,安問狐狸”。乞望裁除弊政,去大害,舉大政。
臣請太子謝罪,躬反思己身!”
朱厚照的鼻子也氣歪了。
舉薦胡獻的吏部尚書馬文升都不敢嘰歪,你戶部竟然敢出來挑場子?
吃了熊心豹子膽吧!
朱厚照用腳丫子想了一會兒,得出了結論。
這件事,魯王是不敢的!
憑這廝有個風吹草動,就嚷嚷著要出家為僧,遁入空門,就可以知道這個膽小鬼不敢。
至於張氏兄弟二人,更不敢!
他們最大的依仗,是來自於帝室的尊嚴。
他們最擅長的,是去皇後麵前哭一場!
所以,此事必是孔府所為。
衍聖公!
也隻有衍聖公,才有這麽大的能量,才能迅速調動輿論。
朱厚照微笑起來,姓孔的,這一次打痛了你嗎?大半個霸州府的地丟了,很心疼吧!
嘿嘿,你以為來一通天命學說,來一通罪在帝躬就有效了?
有意思!
這套東西在漢朝還有點作用,現在嘛……要知道本宮給這幾個家夥安的罪狀,是私通韃虜!
剛巧,本宮上次還截獲了一批兀良哈的物資。
所以,朱厚照直接入了大朝會。
大朝會上,也不是沒有朱厚照的幫手!
比如,楊廷和這個瓜娃子。
他冷冰冰地來了句“敢問席員外郎,活十萬養馬農,捐黍百萬石,耕牛二十萬,千裏水渠縱橫,首賑雪災者何人也?”
“乃當今東宮!”
“爾何德何能,敢汙蔑儲君!”
朱厚照一聽,就開心起來。
這個瓜娃子,耿直啊!
雖然和本宮鬧別扭也耿直,但始終有師徒情分是不是!
下一個,就是李東陽。
李東陽於大朝會極少發表自己的政見,可他是太子太傅,太子真要失德,他就算是輔政大臣,也跑不了!
所以,李東陽幽幽地道“天命之事,無益於世,有損於民。本朝朗朗晴天,焉能苟鬼神之言?”
好吧,李東陽一表態,一大波小迷弟馬上闡明了自己態度。
立即有人高歌“當朝儲君,三歲立誌,其誌之遠大,吾不及也!”
“此英明東宮,仁義愛人,厚及鄉裏。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德澤上昭天,下漏泉。爾何人也,名不見經傳,焉敢汙蔑太子殿下!”
更有人往死裏拍馬屁“太子在繈褓,則太平有象。稍長,則有振興之言;及次,則有愛民之舉;未及成人,則有安世之能。”
說得朱厚照都有些不好意思。
唔,說得也沒錯!
本宮振興之言,的確有!愛民之舉,更是妥妥的!安世之能,也是必須有的!
這個官兒不錯,本宮記下了,下次繼續找他拍馬屁!
倒是本宮天字第一號大狗腿呢?
他剛想到這,焦芳就發言了“本朝律例凡誣告平人者坐罪有差;凡涉及重要,其各該官司必先參詳該論。”
“敢問席員外郎,貴官不是禦史,也不是刑部,更非大理寺……兼太子殿下持節而行,檢胡獻及幹係者私通韃虜,一應引律立案速斷。”
“故本官有兩問,一問貴官,誣告太子者該當何罪?二問貴官,證據何在?”
朱厚照一步踏入金鑾殿,清朗的聲音響起來。
“本宮濫殺無辜的證據,員外郎有沒有,本宮不知道!”
“倒是胡獻私通韃虜的證據,員外郎勾連胡獻的證據……本宮有十幾個大箱子!”
“席員外郎,有興趣一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