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植被天下
興王是誰?
興王叫做朱祐杬,乃是明憲宗第四子,他愛好詩歌和書法,不喜縱情享樂,熱衷於藝術和文學。
他就藩於湖廣安陸州……此處道路難行,舟船的確是多了點。
這是眾位大臣能想起來的資料。
即便是興王偶爾至京師,與朝堂諸公相交,也是一副翩翩佳公子,有禮好郎君的模樣。
說他像成祖……好吧,憲宗的兒子就沒一個像的!
可這常恨不得繼,誰也不敢保證!
正德皇帝樂了起來!
你們當然認為朕這個皇叔溫良儉讓,可你們不曉得這廝有個好兒子!
他叫朱厚熜!
一個忘恩負義的王八蛋!
朕既然知道了這一遭,不從根子上將這廝的名聲徹底壞了,還讓他來繼續做皇帝?
呸!
等過幾年,老子當真生不出來娃,就去別的藩王那裏過繼十幾個,由朕來親自教導!
無論如何,這位置都不能讓給一個沒良心的小雜碎!
更何況,你們以為朕就這麽一出?就這麽奏一次,如何能將他的名聲搞臭?又如何能斷了他對大位的繼承權!
倘若,每次大朝會都有人啟奏一本呢?
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時間還長,朕花個十年時間,每個大朝會都隨意選個理由……或者理由都不用選!
到時候,就算朕有個萬一,會有人敢提興王有後?
不過,現在嘛……朕是如此光明、偉大、善良、正直、仁愛的君主,怎會去懷疑朕的皇叔。
正德皇帝擺擺手,溫暖和煦地笑道“皇叔就藩之地車馬難行,舟船是多了點,宗令去巡視一番即可,不必小題大做,也不必再言!”
劉焉老老實實退了下去。
但能混到有資格上金鑾殿,聆聽大朝會的家夥,就沒一個不精明的人,這恰好引起了眾人的疑慮!
皇帝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要說第一波您說了,第二波……以劉焉和劉瑾的關係,他的奏章和陛下您無關?
不太可能罷!
可您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恕臣愚昧,實在想不通陛下您要幹啥啊!
可聰明人,還是很多的!
有人根本不去管個中究竟,而是直接得出了結果——陛下對興王不滿!或者說,興王得罪了陛下!
這麽說來……心思不同的人,就下了不同的結論。
比如,有人就立即決定,此事必須匯報南邊,興王可以拉攏!
也有人下了決心,隻要本官搜羅興王一絲不法,那本官想要再進一步,是不是會容易一些?
在眾人各有不同的揣測中,太監又高呼起來“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一次,所有人仍然把目光望向焦芳。
也沒人再來搶焦芳的劇本。
連正德皇帝,都笑眯眯地鼓勵。
焦芳上前一步,道“臣工部焦芳有本上奏。”
正德皇帝輕輕道“焦愛卿但請講來,朕洗耳恭聽!”
好吧,朝堂上是多麽精明的人,但有正德皇帝一句洗耳恭聽,大家都知道焦芳的長篇大論來了,也知道肉戲來了!
但這第三奏,仍然將眾人震了一溜得傻!
————分段————
若說正德第一波發言是個炸彈,永不加賦這種美好願望被一個帝王親口說出來,著實令人驚歎。
但說實話,和朝堂諸公的關聯並不大!
因為,朝堂諸公又不需要去繳納稅,也不用去參與徭役與賦。
賦這個東西,無非就是皇帝享樂花費的東西,正德皇帝隻不過說不加賦而已。
又沒說將賦完全取消!
這最多隻能說,正德皇帝有明君的潛質,他也迫切希望做一番不亞於前人的功績。
隻此而已!
再說,皇帝這麽多錢……不說皇莊的生意,被正德做得如火如荼;就說陛下的錢莊,已經擠壓得江南錢莊、大同銀莊等一係列百年老字號,幾無生存的可能。
大德銀行的銀票,哪怕朝廷不曾和緬甸、安南、朝鮮、東瀛做生意,可這些銀票已經在當地遍地開花。
比真正的銀子都好使!
光是一個翡翠,一個會所,陛下每年能賺多少,誰能知道?
有心人估計了一個大概數字,至少五千萬兩白銀!
這還不包括陛下前番的戰爭紅利!
他們還不知道正德皇帝偷偷摸摸與韃靼人合夥玩起了絲綢之路,更不知道正德皇帝偷偷在賣軍火。
反正,皇帝錢多就是了!
再說第二個,興王不法。
眾人也隻是驚愕一時,很快就消化了。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投資好文】,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可焦芳這封奏章不一樣啊!
朝廷上,江西、河南、河北、陝西的官,就算沒有江南的多,也好歹超過了三分之一。
比如劉健,是河南人!吏部尚書馬文升,是河南人!戶部尚書韓文,是山西人!
工部尚書焦大臉、焦烏頭,更是妥妥的河南人!
陛下前番資助每年五百萬兩用於黃河治水,大家就群情洶湧,激動得不能自已,更何況今次,陛下給每年預算了至少兩千萬兩白銀。
十年,就是至少兩個億!
無數人眼裏冒出了小星星!
哪怕隻是百分之一,是不是也有兩百萬?
本官若是能讓家族生意……是不是往後多年,不會因缺錢發愁?
當然,正德皇帝是不會在乎誰來賺這個錢的。
隻不過,會有一個前提——前提是,您可以下海經商!千萬別占據在位置上,使勁來挖朕的牆角。
否則,朕的連弩射得很遠,朕的刀子……怕是你們還不知道有多鋒利!
也有心思敏捷者,一下就想到了問題的梗要節點。
李東陽立即道“敢問焦尚書,黃河沿岸居民遷徙至何地?原有土地作何補償?”
嗖得一下,把所有人的心思都拉了回來。
大家都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立即開動腦筋,是不是……本官可以交代人先把某一段荒地買下來?然後一轉手,是不是就能賺一大筆?
隻不過,大家都失望了。
焦芳拿出厚厚的一個本子,道“鑒於鄂爾多斯高原……雖目前不曾派兵駐紮,卻已歸屬於大明,故此地毫無遷徙必要,僅完成植被即可。”
“至於陝西西段、甘肅、寧夏段,所有皆已在此;鄂爾多斯向南,經延綏至運城黃河段,其資料於去年已收集完畢;至於河南、陝西相界處,去年已經做好了完備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