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武勳> 第三百五十八章、兌換寶鈔

第三百五十八章、兌換寶鈔

  大明目前使用的貨幣,在與草原、東南亞貿易之際,多用大德銀行的鈔票,真金白銀也有一些。


  在京畿腳下,遼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淮南北、山東這些地方,大德銀行的鈔票覆蓋麵積也非常廣,幾乎占據了九成九的市場,很多人信任大德銀行,信任小皇帝,甚至連藏在牆裏的金子,都存進了大德銀行。


  尤其是在朱厚照推出小額鈔票,可以與銅板等價之後,民間用銅板來換鈔票的,比比皆是,每天絡繹不絕,排成長龍。


  但在江南地帶,大德銀行的鈔票,就沒有這種壟斷地位了。


  得益於江南士紳百多年的持續經營,更鑒於朝廷寶鈔爛大街,諸多人更相信江南錢莊,大德鈔票雖然不是沒有市場,但幾次強力營銷之下,也隻能和江南錢莊對半分。


  至於廣西、湖北、湖南、廣東、貴州等地,乃是三分天下之局,銀子、大德銀行鈔票、銅錢,占據了主要市場,江南的銀票不能說沒有,但由於江南銀票造紙術落後,銀票容易損壞,且山高水遠不易流通,故而少得可憐。


  這些地方,仍然有無比之多的金銀、銅錢流落民間,大家對於大德銀行的鈔票雖然感到新鮮,也不怎麽抗拒,但諸夏民族的心理,就是為了防患於未然,也不會全數使用鈔票,幾乎是開銷多少,就兌換多少。


  更多的銀子、金子、銅錢,都被藏在壇壇罐罐裏,或者老夫人的床底下。


  就好比諸多藩王,除了極個別藩王之外,他們兌換的鈔票,少得可憐。


  朱厚照現在其實已經有了金本位的實力,他其實已經可以偷天換地,玩玩金融手段,之所以不敢濫發鈔票,仍然是擔心脆弱的經濟,經受不了物價暴漲,或者快速暴跌的影響。


  但他要統一貨幣,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還是最關鍵的問題!

  必須要廢除寶鈔,並且按照現在的比例,進行回購處理。


  否則,哪怕是皇室,也沒有這種公信力。


  而他不廢除寶鈔,不收攏銅錢,不禁止開挖礦山……實在沒有什麽道理,不讓江南錢莊經營。


  眾人陸續離去之後,劉健、李東陽、楊廷和、王華連訣而來,劉健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了寶鈔的弊病。


  作為大明朝的首輔,他經曆過多少風雨,見識了多少風波,自然曉得人心複雜,都是利益驅使的動物。


  先前,他在禦書房早已看出了朱厚照的心思,卻根本不點破,而是在之後拉著其他幾位輔政大臣,再入禦書房,為的就是影響不至於太大。


  因為,大明及至現在,發下去的寶鈔,存世的至少十億有餘。


  自從洪武皇帝發行寶鈔,鑒於並無本位,也不允許兌換,之後一路貶值,哪怕成祖、宣宗等傾盡全力搶救,到了弘治末年……朱厚照開設大德銀行,給了寶鈔最致命的一擊!

  可以說,自從弘治十五六年開始,寶鈔就走向了絕跡之路。


  這也是朱厚照之前要規範銀號,統一錢莊,壓根沒提寶鈔的原因。


  因為朱厚照根本沒想到這一茬!

  但劉健想的不一樣!

  別的不說,到了弘治十七年,朝廷給官員發放俸祿,仍然發放的是寶鈔……這麽算下來,大家用不出去,積累在手中到底有多少!

  一個大家都沒說出來,而又默認,兼劉健等人順水推舟的事實是——當朱厚照用大德銀行的鈔票代替寶鈔發工資,且可以隨時兌換金銀走人,這是朱厚照能坐穩江山,沒有讓官員們鬧事的最大前提條件!

  因為,朱厚照這個老板是真的給大家發銀子!

  雖然之前的寶鈔不能用,也不能去兌換大德鈔票,可陡然就有了能用的鈔票,大家如何不開心。


  兼這種鈔票極其容易攜帶,且根本無法偽造,文官大爺們喜歡去的青樓、酒肆等地,幾乎成了朱厚照最忠實的粉絲。


  所以,若是能將現存於世的寶鈔,統統兌換掉,劉健拍著胸脯和朱厚照保證,天下九成九的官員們,都會高呼萬歲,全力支持推廣貨幣,統一貨幣政策。


  “陛下,老臣先前之所以不同意統一貨幣,是因為,是非公道,皆在人心呐……”


  朱厚照用無比崇敬的眼光,望著劉健。


  他本想偷奸耍滑,或者蒙混過關,再或者用暴力,將大德鈔票推向民間,成為唯一的貨幣。


  可如此一來,江南士紳們,連同他們的台麵代表,諸多文人大臣,哪怕表麵不說,心裏也會有個大疙瘩。


  這樣一來,對朝政有利麽?


  答案當然是不利!

  可朱厚照本次西行,收獲如此之多,拿出十億來,或者再少一點,拿個五億來兌換掉,都能收獲滿滿一票人心!

  朱厚照大為歎服,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樣的點子,錯非老成持重的劉健,其他人根本想不到!


  因為,楊廷和本身就是個富家子,壓根不怎麽關心銀子,李東陽是個現實主義者,在李東陽看來,能節約銀子,用以建設,乃是最佳的方式。


  至於王華,他才來沒多久,也沒怎麽想到這茬!


  隻有劉健,不但經驗豐富,更是對朝政、朝廷大臣了然於心……朱厚照想到,他怕是一早就有了解決之道!


  “劉公今日之言,當成為典故也!”


  “此當不遜於管子修政,當不遜於諸葛三分天下,當不遜於魏征之諫也!”


  “數億白銀事小,茲天下人心為大,劉公當受朕一拜!”


  朱厚照說做就做,站起身來,雙手一拱,立即撅起屁股,就要彎腰拜下去。


  劉健激動得老淚縱橫。


  在他的認知中,這個小皇帝雖然年級還小,但卻是個不容易對付的角色。


  朱厚照之每每奇計迭出,常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屢屢讓劉健驚歎,他還時常懷疑李東陽,在他想來,若非李東陽這個老朋友支招,一個小屁孩怎能有這麽大的格局,怎能有這樣的心思,怎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可是,李東陽斷然否認!


  隨著時光推進,小皇帝幹的事情,愈發讓劉健不敢小覷。


  朱厚照幹的每一件事,擇任一挑出來,都可以媲美曆史上賢明聖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朱厚照性情不穩,時而有衝動之舉,時而有頑皮之行……也逐漸讓劉健開始習慣。


  但皇帝拜大臣,這種具有遠古君子之風的舉動,卻真真正正感動了劉健!


  做大臣最大的心願是什麽?

  一般來說,不要狡兔死走狗烹,就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可是,朱厚照上位以來,他除了些貪官汙吏,殺了誰?

  他今日之舉,更是改寫了曆代帝王,輕視臣下……可以說,朱厚照改寫了千年曆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