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草原上的心思
三天以來,陸陸續續的有不少人趕往長安城西郊三十裡外的落鶴山,這些人幾乎都有所殘缺,不過正常行走倒是基本沒有問題,也有個別走起路來有些跛腳,速度比較慢。
又是一日早朝。
「陛下,臣有本奏!」
御史大夫王佑仁上前一步開口說道,他是被貶的原長安縣令王佑明的堂兄。
「講!」
「陛下,微臣參藍田縣男王石,私募老兵,意圖謀反!臣請陛下……」
「放NNDGCP,」王佑仁的話還沒說完,程咬金就破口大罵起來了:「你個老不死的傢伙,你知道什麼,你就敢在這亂參,你參個鬼啊參!信不信老子揍死你!」
要不是被一旁的秦叔寶攔著,程咬金估計真的衝上去揍人了。
「你,你個老匹夫,老夫參藍田縣男,關你何事?」
王佑仁是真想不明白,為何程咬金會突然跳出來嘛自己。
「啊呸!你個老不死的傢伙,你知道什麼你!」
「知節,住嘴!」
程咬金還要再說些什麼,卻被李世民給叫住了。
「陛下!」
程咬金有些不服,朝著李世民喊了一聲,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麼,不過看到李世民眼神,卻也只能歇了。
「陛下,藍田縣男私募三千老兵,聚集在長安西郊三十裡外的落鶴山腳下,此舉對長安極為不利,恐要謀反,請陛下明察!」
王佑仁對著李世民說道。
「老匹夫!」
李靖也在一旁輕聲罵道。
「哦?還有這回事?王愛卿可有藍田縣男要謀反的證據?」
李世民這個腹黑漢,居然在那裝著什麼都不知道。
「陛下,微臣並無證據,不過那藍田縣男無故招募三千老兵,必定有所圖謀,為長安安危計,還請陛下下令,將那王石抓起來,嚴加審問!」
「這?不能吧?就憑那兩三千人就能對長安造成危害?王愛卿,你怕不是想多了吧?莫不是當朕的御林軍是吃軟飯的不成?」
王佑仁哪是想多了哦,他明顯是想置王石於死地呢。
不管什麼人,不管他有多受君王的寵愛,一旦涉及到造反,嘿嘿,保管會玩完。
「陛下明鑒,卻有此事,如今那三千戰場老兵已經集結在落鶴山腳下,稍加訓練之後,即可成為百戰之兵。微臣還聽聞藍田縣男王石,前段時間大肆斂財,這段時間以來又購買了大量的鐵料木料等送往落鶴山那邊,這分明是為了造反準備的,這種種跡象表明,那王石卻有不軌之心,還請陛下早做打算,以防不測。」
王佑仁說的一副信誓曹曹,大公無私的樣子,好像有多麼真的一樣。
「陛下,王大人說的對,對於此事,微臣也有所耳聞,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又是一個世家的官員站了出來,為王佑仁提供支援。
「臣等懇請陛下下旨徹查藍田縣男王石!」
嘩啦啦,大半個朝堂的官員居然齊刷刷的站了出來,聲討王石。
「表叔啊表叔,朕總算體會到了您老當時的心境了啊,世家不除,國之不安啊。王石那小子說的對啊,只是表叔啊,你卻是真的著急了一些啊,看來朕得吸取你的經驗教訓,徐徐圖之才行啊。」
李世民的表叔,就是隋煬帝楊廣,楊廣的生母正是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而李淵的母親,後來被追封為元貞皇后的獨孤氏,正是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四姐,他們皆是北周衛國公獨孤信的女兒,是故李淵與隋煬帝楊廣乃是姨表兄弟關係,李淵年長三歲,為兄,因此李世民稱隋煬帝楊廣為表叔。
說來說去,不管是前隋還是大唐,都是自家人坐天下。
「藥師,你且跟他們說說吧。」
李世民知道自己現在還不是拿世家大族開刀的時候,卻也不能真的將王石給拿了,只能讓李靖把事情說明了,不過一些重要的信息卻是暫時不能說的,就比如那個琉璃作坊,相信李靖心裡有數。
李靖是兵部尚書,那些傷殘老兵調動的事情,他還是知曉的。
「諾!」
李靖上前一步,對著李世民行了個禮,而後又轉身朝著眾位大臣說道:「諸位大人,那王石在落鶴山腳下集結的三千戰場老兵,那是經陛下恩准后,由兵部簽發同意的,並不是他私自招募。由於紙張的大賣,陛下決定在落鶴山那邊將造紙作坊擴大,另外還打算在那邊建造一個燒磚作坊。那些老兵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為了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他們一個個卻都有所傷殘,幹不了農活,在家裡不受人待見,陛下仁慈,特建造幾個作坊,讓藍田縣男負責管理這些作坊,好讓這些有功之人能有一份謀生的手段。正如藍田縣男說的,我們大唐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陛下還決定,等朝堂的財政狀況有所好轉之後,將會持續在大唐各地建造各類作坊,以保證絕大多數的傷殘老兵都能有所依靠。」
「陛下仁慈!」
王佑仁有些不甘心,不過卻也只能跟隨眾人一起朝著李世民說道。 ……
天氣漸漸變涼,北方的草原上已經開始有些小雪了。
定襄郡內,剛剛送走了最後一批商隊,現在整個城內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影,天氣太冷了,又沒有其他什麼事情可以做,大家都窩在房間里不出來了。
「皇祖母,您在看什麼呢?」
定襄郡的一座比較豪華的宮殿內,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身著華麗錦服,來到一位看上去年歲不小,卻依舊風韻猶存的貴婦面前,輕聲說道。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如今的后隋之主,隋王楊政道,而這位貴婦也不是別人,正是隋煬帝楊廣的結髮妻子,大隋的蕭皇后。
江都之變,宇文化及殺了隋煬帝楊廣和他的兩個兒子,蕭皇后落於宇文化及之手,后竇建德擊敗宇文化及,蕭皇后又落於竇建德之手,隨後,因東突厥處羅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的要求下,處羅可汗從竇建德處迎回蕭皇后及諸多皇女,將其安置在了定襄郡,並幫楊政道建立了后隋,這義成公主乃是隋煬帝楊廣的堂妹,為讓大隋和突厥結好,自願下嫁到突厥,嫁給了處羅可汗,處羅可汗死後,又嫁給了處羅可汗的弟弟頡利可汗。
「孫兒來了,最近朝上可有什麼事情?」
楊政道是遺腹子,隋煬帝楊廣的子孫被宇文化及殺的剩下不多了。
「朝堂上倒是沒什麼事情,不過,皇祖母,您也是知道的,咱們大隋缺衣少糧,人口也少,什麼都需要突厥的幫助,孫兒這個皇位坐的實在是憋屈啊,有時候想想,還不如降了大唐了,做個安安穩穩的富家翁好。」
這是楊政道的心裡話,他小小年紀就要擔負起複國的重擔,他又不是什麼傑出之人,確實是有些有心無力了。
在說出這話的時候,楊政道其實已經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了。
只是意想之中的挨罵並沒有到來,他的祖母蕭皇后看了看他,搖了搖頭,也不說話,將手中拿著的一張紙張遞給了他。
楊政道有些好奇的接過紙張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很多字,將紙張上的內容大致看了下,只見紙張的末尾處寫著一首詩,楊政道看了看,輕聲的將那首詩的最後一句念了出來:「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嘶,皇祖母,這王石是何人,他安敢如此大膽,居然敢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如此評價先祖父,他就不怕那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把他給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