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受凍挨餓的大年初一、初二
1月25日,大年初一,小兮一家駕車回家,沒有歸家的期盼,更多“逃亡”的匆忙。
從昆明到昭通,走高速通常三個多小時,因為下雪高速封路,小兮一家被分流到山路上。病毒向城市宣戰的旗幟是:排隊買不著口罩酒精、街上稀稀拉拉的人戴著口罩匆匆忙忙、商場緊閉的大門,病毒向鄉村宣戰的旗幟是:市與市交界處穿著全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縣與縣交界處設置的路障以及不斷的測量體溫。
孩子們從看到防護服叔叔的興奮,到慢慢地緊張起來,問道:“病毒會殺人嗎?”
“會”
孩子們還在後排車座打打鬧鬧,小兮提醒老公:“前方又測體溫”,話音剛落,兩個孩子不約而同地打開了後排左右車玻璃,老大急急忙忙地說:“爸爸,把暖風關了,車裏太暖和,萬一測出我們體溫高,我們就回不了家了!”
小兮心裏一沉,車窗外冷風讓她一個激靈回了神:“快戴好口罩!”
在盤山路上開車本來就累,更何況山上還下了很大的雪。中午兩點了,山裏也找不到個吃飯的地方,餅幹、麵包孩子們不願意吃,非鬧著要吃方便麵,水倒進去,小兮才發現開水是溫的,方便麵都泡不開。
看著孩子們吃著溫突突、沒泡開的泡麵,女兒嫌辣隻吃了一點點,小兮心裏酸酸的,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
四點多的時候,車終於開到山裏的一個小集鎮,王康說:“這裏有飯館,要不把孩子叫起來我們去吃點飯?”
小兮看著窩在後排座熟睡的孩子們搖搖頭,“讓寶貝們睡吧,到了昭通再好好吃一頓,山裏也沒啥吃的。”
王康晃晃腦袋,“脖子都硬了,我都開了三個小時山路了,瞌睡的很”
“我來開吧”小兮說:“這邊山裏的路我們第一回走,路況不熟,山裏雪又大,不敢耽擱,得趕天黑前開出山,不然在山裏開夜車太危險了”。
王康吃了幾口餅幹墊吧墊吧就睡著了,小兮在大雪天開著山路,心裏毛毛的,車上的其他三人都睡得香甜,她認真開車,感歎悲催的大年初一。
五點多時大家都醒了,小兮心裏覺得踏實了,可是這山路一山放過一山攔,以為拐個彎就出山了,沒想到還是山。
就在小兮快耐不住性子、天也麻麻黑的時候,才出了山。昭通的夜裏下著雨,安頓好酒店,大人小孩都餓得前心貼後背。出去找吃食,滿大街的路燈下,都是關閉的商鋪。好不容易在背街處找到一家小飯館,不敢往店麵裏邊人多以及空氣不流通處坐,就著門口最近的桌子,簡單的幾個菜,狼吞虎咽地吃,沒幾分鍾飯菜都涼透了,人也凍得受不了,在躲避人群與凍感冒的雙重威脅了,一家人墊吧墊吧回了酒店。
大年初二一早,小兮去麥當勞買吃食,老公取車,快速出發,又是一早趕路。到中午兩點,餓得受不了,在服務區買了幾桶泡麵,泡好就圍在車邊吃,車停在偏僻的角落裏,那裏沒其他人。孩子嫌棄,沒吃幾口就不吃了,小兮剛吃了幾口,一輛大巴車下來好多人,夫妻兩一個眼神,果斷扔掉泡麵上車趕路。
孩子們在後座睡著了,小兮感慨:“這趟門出的,真鬧心”,她看看孩子:“大年初一、初二,受凍挨餓,baby們都吃不飽,沒吃過一頓熱乎飯菜”
“哎”王康邊開車邊回應“武漢封城前十個小時,出來了20多萬人”
“逃出武漢或許是對的,武漢的醫療資源太緊張了”小兮說。
老公嗯了一聲附和,“換你開車,我休息會,給我爸媽打個電話,讓他們給娃準備好晚飯。”
晚上八點多,小兮一家回到漢中懷抱,一路平安,小兮卻有劫後餘生的感覺,總算有頓正經的熱乎飯菜吃了。
吃飽喝足暖暖地窩在被窩裏,小兮發了條圈,第一次長篇感慨攪黃春節的疫情:
疫情,重在防,終於治!
121疫情發酵時,第一反應是糟了,疫情還要自由飛翔一段時間,春運也運的差不多了,旅遊該出門的也出門了!
在沒有武器消滅病毒前,建好防禦罩是減少傷亡的重要途徑!封城、支援武漢、各省一級響應、春運旅遊止行、疫情應急科研攻關政府在積極發力。
123封城,14天潛伏期,扛到27,如果不出現三代、四代、五代或超級傳播者,如果大家聽鍾老先生的話減少交叉感染,疫情幾何級增長的數字應該能穩住!一己力微眾誌成城,打贏疫情攻堅戰,不僅需要國家堅強的領導力與組織力,更需要每個人的那點點力量!當然,也少不了英雄的力量,鍾老先生們,期待您們的良方與疫苗,拜托了,您們辛苦了!
人類每戰勝一種病毒,總是以鮮活的生命為代價!願逝者安息,痛者忍住,幸運者惜福莫添亂!致敬每一位與疫情積極作戰的中國人!
閉上眼睛,小兮心想熬到正月十五就好了。所謂希望,就是讓你覺得,現在所有的付出、忍耐、痛苦,在將來都會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