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最佳反派>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後之王的仆從們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後之王的仆從們

  網 ,最快更新最佳反派最新章節!


  據說,提出那個假設的時間是在六年前的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港口小鎮聖馬洛。


  發表者是名為亞曆山大.加斯科因的魔王。


  “剛才的話,可以請你再說一遍嗎,亞曆山大?

  “別讓我說那麽多次。我認為亞瑟王傳說大概是作為中世紀歐洲的魔女王,第一代的格尼維亞花費長年的歲月所準備出來的觸媒。為了完成某個大魔術。或者,應該說是一種魔方陣吧。


  觸媒?身為聽眾的公主愛麗絲感到疑惑。


  是為了要使用出特定魔術的時候,為確保成功率而準備的物質——這樣的東西被稱為觸媒。


  例如可加強‘睡眠’之術的觸媒就是黑蓮和玫瑰花瓣的粉末。


  “.……以亞瑟王的傳說為觸媒?是為了讓什麽魔術成功?

  “世間最後顯現的王。肯定是為了召喚最強之‘鋼’的儀式。


  加斯科因一邊切開鴿肉夾心蛋卷一邊悠悠然說道。


  愛麗絲麵前一碟食物都沒有。對於幽體形態的她來說,進食是毫無意義的。


  “神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最後之王’再臨。那正是適合的術式,從不死的領域裏招來‘不從之神’的儀式,你也知道的吧。


  “那當然了。別問這種蠢問題。


  順帶一說,這個大魔術就在兩年後經由沃班侯爵的手而被實行了。


  將瓦格納的‘尼伯龍根之歌’作為觸媒而招來了英雄神齊格佛裏德。最後,結果是被年輕的薩爾瓦托雷.東尼斬於劍下,令老侯爵暴怒不已。


  “要使這個秘術成功,貌似是需要三把‘鑰匙’。一個是擁有極為出色巫力的魔女和巫女。二是對神的降臨有著近乎瘋狂意誌與強烈願望的祭司。簡單來講就是工程師和工人之間的關係,至於為了成為召喚而來的不從之神的神話以及地上之國和人們廣泛流傳的故事則是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


  若是沒有神話,神就無法存在。


  若是神話改變。神也會受到影響。


  對於加斯科因的觀點,愛麗絲很是理解的點了點頭。


  “第一和第二個,魔女王自己就能搞定。但是最後一個.……以一己之力創造神話。這得多麽不可思議,就算能完成。也一定需要龐大的年月積累,才能讓人們口口相傳。這麽說來,前代的格尼維亞……

  “是啊。她把自己也加入到了神話中,從而方便於推動亞瑟傳說的擴充和流傳。


  加斯科因以倒入玻璃杯裏的葡萄酒潤了潤喉嚨後接著說。


  “亞瑟王傳說以十二世紀左右作為交界,性質為之一變。當時那個就隻是在不列顛島受到狂熱追捧的當地英雄被推廣到法國,進而擴展至歐洲各地。吟遊詩人們得到了安茹伯爵以及阿基坦朝臣,與英國王室有著深厚淵源的貴族們的支援,像是爭相競爭般地歌頌亞瑟王的故事。執筆進行寫作。


  “結果,亞瑟王成為了歐洲少數的英雄。總之,亞曆山大。前代的格尼維亞大人為了要招來‘最後之王’而廣泛傳播亞瑟王傳說,但歌頌圓桌騎士的詩人們其實是經過當時某些掌權人和地下勢力故意而為的,是這樣沒錯吧?

  十二至十三世紀的中世紀歐洲。


  在那時,已有不少發表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物語的作家。


  而會使用筆名寫作的人也很多,本名和經曆大多都不詳,不過從那些內容來看,被認定為對陰秘學造詣很深的作家也有不少。


  “你所關注的,大概就是熙篤會派的修道士克雷蒂安.德.特羅亞。參與了十字軍的哈特曼。還有沃爾夫拉姆.封.埃申巴赫羅伯特.德.波隆……這些詩人們吧?


  愛麗絲詳細地列舉出好些詩人的名字。


  “他們所寫的著作,特別是與聖杯和騎士道有所關聯的部分裏,分布散落有很多聖殿騎士係的陰秘學知識呢。


  “從那些家夥有不少所屬聖殿騎士這點來看。也能找出其母體是郇山派和熙篤派修道會成員的證據。而且,援助詩人們的貴族大多也與英格蘭王家騎士團有著深厚關聯。


  聖殿騎士團。正式名稱為‘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


  是構築起歐洲魔術社會基礎的魔術師集團。


  “聖殿騎士團和前代的格尼維亞之間,應該有著某種牽連。恐怕,比如是指導了神祖的術和知識之類的。實際上,在隻有聖騎士階位的人才能閱覽的大衛言靈和聖絕等級的戰鬥魔術要訣裏,受到過魔女學所影響的部分應該不少,意大利那邊就有許多披著騎士皮的魔女,當然,純粹的魔女也有不少。尤其是撒丁島那位。


  “亞曆山大。根據我所調查過的魔女秘錄,前代的魔女王格尼維亞大人在十二世紀末左右曾被偶然間遭遇到的弑神者所殺害。


  “果然。是在那個時期麽。我個人認為恐怕前代的格尼維亞在陰謀得逞之前就死亡,是因在招來‘最後之王’的時刻遭遇上挫折所致吧。加斯科因說出個人看法。


  “.……可以認為是當代的格尼維亞大人是打算要繼承前代的計劃吧?。愛麗絲遲疑了一會。


  “啊啊。大概是失敗了吧。加斯科因忽然歎了口氣。


  “你所指的是?

  “不,在對於亞瑟的召喚來看是成功的。雖然她是個眼光短淺,對不想看的東西視而不見的女人,可是她作為神祖的能力很優秀。不過,或許已經太遲了。


  這個時候的加斯科因可說是露出一種寂寞的表情。已經看到了自己在長時間裏致力所追尋的謎題的答案。失去了最大的目標和娛樂。充滿著如同依依不舍一樣的寂寞感。


  “從計劃開始起已經經過了近千年的時間了。這段歲月是段很充分讓‘新的神’誕生的時間。可以試想一下托馬斯.馬洛裏的出身。


  十五世紀時的英國騎士,托馬斯.馬洛裏爵士。


  在當時,戰場上的主角正由騎士轉變為裝備上火炮的步兵。


  是個騎士階級也於社會上沒落,王權不斷強化的時代。馬洛裏也是沒落騎士的其中一人。墮落的他因犯上了暗殺未遂,強奸。強盜,家畜小偷等等罪行,反複地入獄和越獄。


  不過在現代裏。他是作為‘亞瑟王之死’的作者而為人所知。那是作為亞瑟王傳說集大成的著名作品。


  “馬洛裏並非魔術師。他是參考一些先前就有的作品——不,隻是就這樣依照原貌。將其並接起來的無賴。可是,其決定版本的確是在民眾之間廣泛傳播,取得了獨立的展開。


  “所以這千年之間,亞瑟王並非作為‘最後之王’,而是成為了新的軍神?

  “啊啊。連聖殿騎士係的作家們都在作品裏麵加入了他們自己所避忌的戒律和哲學。使得故事內容超越了前代格尼維亞的想法,傳說因而被肥大化了。


  加斯科因現在已經是種近乎感到遺憾的語氣。


  “法國王室利用了查理曼傳說,讓民眾廣泛地認知到王室的權威。英國王室也有樣學樣,將其作為強化王權的工具徹底地利用了亞瑟王傳說。結果。對亞瑟王這個英雄的粉飾不斷逐步發展,變得和原來的形象大相徑庭了。


  查理曼。八到九世紀時期的法國國王。亦被稱為查理大帝。


  其下的國土版圖不單隻是現今的法國,甚至遍及到德國和西班牙還有意大利。是中世紀歐洲的最大霸者。


  但是,他也並非隻流傳在曆史上的統治者。查理曼大帝,與侍奉於他的十二個勇士。


  他是能和亞瑟王的圓桌騎士物語並列,壯麗的英雄傳說之主。


  “構成神明靈魂和血肉的是神話。亞瑟王這個英雄的神話既然已經變化了,那麽,以此神話而降臨的英雄當然也會改變。若這麽想的話,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最後大口地喝光杯中的葡萄酒,加斯科因結束了談話。


  而在不久後被召來的‘不從之亞瑟’證明了這個假設的正確性。使得當代的格尼維亞陷入半癲狂狀態。


  這段發生在六年前的談話經由公主愛麗絲轉告於淩易是在一個月前的東京。


  從那時候起,他就做好了一切準備。


  不過真正負責處理這件事的人卻是蛇之女神雅典娜。


  “知道羞恥吧,昔日的同胞啊。我們太母的後裔和屠殺龍蛇的鋼。是從昔日神話時代開始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敵。藉此,還要作為那個男人的婢女自甘墮落嗎?女神年幼瞳孔裏的憤怒就像火焰一樣晃動著。


  與真正的女神相比的話,魔女王也隻不過是個小角色罷了。


  不過格尼維亞卻還是昂首挺胸地向雅典娜訴說道。


  “我們是侍奉於勇士的‘英雄的侍從’,即使是女神雅典娜也有著作為其愛女為希臘神話的大神宙斯侍奉的神話。若禦身認為這說法有錯誤的話請盡管指出。


  “——喔,還真是相當牙尖嘴利呢。


  雅典娜眯細了眼睛毫不客氣地打量著格尼維亞。


  “那個男人的婢女始終都是些忠義之士。無論是怎樣的時代都是值得敬佩的事情呢!


  出人意料,神祖的反駁不僅沒有進一步將她激怒,反而讓她的怒火消散了不少。


  雅典娜在希臘神話裏也身為戰乙女。她是對於賭上性命戰鬥的人會不惜作出讚賞的性格嗎?顯然是的。


  不過,這樣一來,也就沒有手下留情的可能了。


  戰鬥是純粹的。除了生就是死。


  如果用淩易的話來講,就是: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


  “不過算了。呆會把你交給那個家夥,他的話,應該不會讓妾身失望的吧。終究是以戰爭女神聞名,雅典娜一邊遊刃有餘的微笑,一邊朝著天空督了一眼,閃電環繞著烏雲的奇異光景,正是強敵戰意濃厚的體現。


  “——傳聞那個男人的家臣是便是你沒錯吧。無需在意身份差異,若被槍挑戰,妾身也會以力量回應。如果把妾身當成不知道戰場禮儀的小女孩,那麽妾身可是會生氣的,因為雅典娜乃是死於鬥爭的天賜之子!


  突然之間,雅典娜的身體變化了,仿佛一夜之間成長了不少,從幼女轉變成了十七八歲左右的少女,這正是她全力以赴的體現。


  “對於您的寬恕不勝感激。吾將會使出全速全力,將雅典娜打倒。請諒解吾幾千日夜的長久戰鬥之所求。此乃蘭斯洛特之作風。化作狂亂吹刮之風,成為驅速疾馳之閃電,一口氣將敵人粉碎。此正乃吾之禮法。


  閃電穿透了烏雲,不,那是一匹飛奔而出的神駿白馬。


  以究極的神速降臨大地。


  轟!大地迸裂,教堂轟塌。


  風吹著,霧彌漫,雷聲轟鳴。


  蘭斯洛特駕馭白馬發起衝鋒,神槍霍然刺向雅典娜的麵門。(未完待續)R580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