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3
67
他雖然不能準確定義什麽是好事或壞事,舅舅告訴他,凡是對得起良心的事不是壞事,凡是對不起良心的事不是好事。秋生認為,中國純樸地道的農民,承接幾千年古老的智慧,是一座沒有被完全挖掘的富礦;承擔著現在人們溫飽與健康的重任,是中國的脊梁;卻承受著許多人的偏見與漠視,雖然糧食是他們種,房子是他們建,道路是他們修,產品是他們造;在城市的哪一個角落,沒有他們的蹤影?在鄉村的哪一塊土地,沒有他們的足跡?一個堅實的肩膀背負一個家,一個個健壯的身板扛起一個民族。
秋生沒有問舅舅為啥沒有讀書,因為不方便問;如果舅舅與媽媽一樣受過知識的潤澤與滋養,他的思想與見地不會遜色於母親。每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思想體係,不是不願展示,隻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舅舅有許多樸實而又精辟的觀點,程躍進在時說給他聽,程躍進不在就與他暢聊;談及人生與世界,生存與生活,美與醜等一些人們素來思索的問題。
“秋生,躍進又來信了。”書信能拴住異地之人的思念。
“那好呀,提到曉豔沒有?”
“提到了。他已經見著曉豔了。可是曉豔這孩子還挺倔強,躍進叫她回來她不願意。說一定要把丟的錢自己掙回來再走。躍進把獎學金給她當路費,她也不要。”如果把倔強放在尊嚴的詞典裏,人的個性更突出。
“躍進還真不錯,還能獲得獎學金。”當別人的成功能激勵你的時候,你會不斷進步。
“是呀,要是你也去考大學,我們家會有兩個人去上大學,能掙兩份獎學金。舅明白你的想法,咱家是窮,如果你考上大學,舅賣血也要把你供出來。”你可以不相信大人物的承諾,它裏麵有虛假;不能不信平常人的話語,它裏麵承載著樸實。
“舅,您不用想太多。我是不會考大學。現在把雞養好,這才是我應該做的事。現在的表現影響著未來,為了未來不能荒廢現在;今天的進取決定著生存,為了生存繼續努力。至於讀書學習,知識無所不在,隻要用心能夠學到它。”
“是呀。就憑這一點,我們家的躍進就不如你。知識無所不在,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隻要善於琢磨,善於鑽研,善於總結,知識在人們身邊。”知識在身邊,知識不隻在身邊。
程躍進也有這樣的優點,善於琢磨。他現在琢磨怎麽樣才能讓馬曉豔回老家,理由很簡單,他還是一個學生。學生的使命是讀書,讀書更能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人隻有與眾不同,才能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有個性的人,通向成功的路就走一半。她與自己的那些女同學比,沒有她們讀的書多,可她是一個美女。美女一般是成功男人的標配。男人一般先選擇美女,再挑剔才華;男人一般先滿足**,再滿足情懷;男人一般先需要愛的泉水解**之渴,再需要精心的耕耘讓思想不會貧瘠;美色迷惑男人的**,思想豐富男人的內涵。
美的東西很難被掩蓋,總會被人發現它的價值。她的美受到施工隊的人歡迎,被周圍的人知曉,包括地痞流氓。一次她給工地上的人送飯,兩個流氓把她攔在路中間,想調戲她;張德財路過看見,表現自己的機會來了,給了兩人一陣拳腳,打得他們夾著尾巴落荒而逃。後來兩人帶來一大群人,要求賠醫藥費,不然要加倍報複。
他為了息事寧人,賠償不公正的醫藥費,不久收到家信;信上說,他爹張鐵柱,因貪汙被公安局給抓起來。
68
“多虧躍進,不然我們還沒有這麽快回家。”施恩之人不一定要人記住他,受恩之人卻一定要把他記住。
“是呀。如果不是他幫我們籌錢,我們連路費也沒有。我現在擔心你爹,他怎麽會被抓起來了呢?”
“曉豔呀,我爹沒有貪汙。在他當校長的時候,那時沒有什麽錢,怎麽會貪汙?現在也不是官,怎麽能貪汙?他跟大家一樣,差不多。”人把心靈剖開,流淌的都是熱血;人把思想解構,閃光的都是理性。
“你爹不是把躍進他家的房子給買了,他哪裏來怎麽多錢?”。
“我不知道。不過那時候的房子便宜。”不要在不知道的時候下結論,那會是錯誤的結論。
“便宜也需要錢呀,是不是那時候你爹就開始貪汙?”時間不會忘記犯罪之人,曆史不會抹掉犯罪證據。
“我不知道。你怎麽這樣,好像我爹就必定貪汙。但我相信他是清白的。我爹就是好人。”
“你爹是好人?好人會耍花招把躍進家的房子給霸占,讓他爹與爺爺現在還住在棚子裏?”正義不會被永久埋葬,良會會把它挖出來。
“我怎麽知道?反正我爹是好人。”
兒子當然要維護自己的爹,如父親會保護自己的孩子。他知理虧,理屈詞窮,不再開口說話。兩人在沉靜中度過坐車的無聊,隨著車子穿越濃密的樹林,在一片蒼翠中翻越綿延的大山。兩人間斷的閑聊兩句,更多的時候把眼光投過車窗外的風景。枯黃的原野,盡可能的延伸人的視野,望盡青山的綠色。他心中起伏的情緒,如湍急的河流不停地在胸懷流淌;他預感,爹這次是凶多吉少;法律會強製約束侵犯它的人。車子沿著蜿蜒的公路,不久到了太和鎮,兩人重新投入親人的懷抱。
心中的人回來了;秋生平靜的心泛起漣漪,粼粼的波光,閃爍其間;如風吹動心弦,發出悠揚的聲音,給單調的生活加入情趣;如雨淋濕心坎,讓幹涸的心田承接愛的雨露,給樸素的生命加以潤澤;如花盛開在心田,芳香四溢,縈繞在孤獨的心房;如枯樹遇到春天,在零落的胸懷,呈現了一片生機。心跳是愛的種子在心懷開花,迷醉自己,美麗人生。山際的殘陽,給黃昏的天空注入一片緋紅的晚霞,映照秋生白晰的臉龐。林間嬉戲的鳥兒,在交錯的鳴唱,給忐忑的男子以勇氣,給羞澀的心靈以信心,給怯弱的靈魂以力量;似乎在說,去吧,姑娘的擁抱等著你的真誠,女孩的芳心等著你的熱情,少女的胸懷隻有勇者才能休憩,少女的衷腸隻會向愛她的人傾吐。
秋生領著自己的雞,從馬曉豔家的門前過,用眼睛怯怯地瞟了一眼。
“秋生,進來坐呀。”
“嗯。”秋生進屋裏,見著姑娘的熱情大方,還有那幾乎讓人無法呼吸的美麗,心在撲咚撲咚的跳;並且極力掩飾自己,不然被她發覺後自己太尷尬。
“你認識張德財嗎?”
“我認識。”
“你知道他是你的弟弟嗎?”
“知道。”
“他的爹被抓了,你曉得不?”
“不曉得。”
“他爹也是你爹,你清楚嗎?”
“我清楚。”
“說是貪汙罪呀?”
“哦。”
“你知道從縣城到我們鎮上的公路修通了嗎?”
“知道。”
“那樣到縣城就方便了。”
“嗯。”
“我這次回來主要是拿過冬的衣服。天氣就要變冷了。我馬上就要去省城,一邊打工,一邊陪躍進。主要是看著躍進,不能讓煮熟的鴨子給飛了。”
“好。”
秋生想多說一點話,害怕在她麵前出錯。秋生覺得自己該走,因為他看見曉豔與躍進的甜蜜幸福,為他們開心;感覺到內心不知何時出現的傷口,在隱隱地痛。
69
作為一個人,應當有起碼的道德準則;在膨脹的**的麵前,道德是唯一能夠抑製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個人,應當了解基礎的法律常識;在放縱的行為麵前,法律是最好規範行為的工具。人的行為不受道德約束,會受法律製約;道德的力量源於心靈,法律的力量來自強權。原本通過自我管理能避免的行為,因為道德的淪喪,需要被法律強製規範,這值嗎?想起有一個叫吳良新的人已經受到正義的審判,今天當爹的被禁錮在鐵窗之下也是必然;犯錯必將受到懲罰,這是公道!
“根據當前的情況,我決定兩條腿走路。”有了清晰的方向,接下來是旅程。
“兩條腿如何走呢?”
“一方麵把爹貪汙的錢全部退還,這樣可以減輕處罰;一方麵用錢去打通相關的關節;爭取能寬大處理。”合作的核心是共識,獨立的精神是自強。
“把錢全部退還我同意,這些原本不是他的錢;退錢過後良心平安。沒良心有錢的日子過得不舒坦,有良心沒錢的生活自然舒暢。至於你說打通關節的事情,我不同意。”
“為啥呢?”做事需要理由,不做事更需要根據。
“我不忍心任何人被關押,不用說他。一個人做錯事要承擔責任,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你知道,當弟弟的從來沒有求過你,當我求你行嗎?”人能夠低頭,在昂首的時候會獲得更多掌聲。
“不行。我勸你放棄打通關節的念頭,這樣會適得其反。人在貧困的時候保持尊嚴是高貴;人在絕望的時候恪守道德是偉大。”
“連我求你也不行。看來你心裏不但沒有爹,沒有我這個弟弟。”主動在你麵前放下身段的人,要麽尊重,要麽遠離。
“你怎麽這樣想?他是我爹,坐牢也是我爹,但並不是說我可以犯法做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明白嗎?”道德是做人的基石,法律隻不過是它上麵的柵欄。
“你不救,我救。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救爹。”不顧一切往前走的人,可能是勇士,可能是莽夫。
讓秋生沒有想到,一個人的堅守埋下罪惡的種子,在自私狹隘的土壤裏生長;人性醜惡的一麵,遇著挫折就張揚。在弟弟躁動的心中,邪惡的欲念在漫延;在他自以為是的性格中,不允許被別人輕易拒絕;在他粗淺的認識中,無法接受親人的否定。弟弟走後,他有些悶悶不樂。無論怎樣說,他不願自己的父親遭受牢獄之災,在身上流著相同的血;不願自己的弟弟去做違法亂紀的事,那會損人害己;無論怎麽講,他不願在親情與規則之間取舍,取舍總讓人痛苦;他不願在良知與利益之間選擇,選擇總讓人難受。
在親情與規則之間,選擇規則可以保護親情;規則總是保護人,既然規則保護人,為什麽不讓它保護,還讓它規範自己呢?如果沒有得到允許,人去碰任何東西都會反應,觸摸邪惡受報複,褻瀆聖潔受輕視,傷害善良會有公憤,觸碰肮髒會變齷齪;人沒有得到規則的許可侵犯它,規則會放過你嗎?如果規則不符合你的利益,你的利益要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否則魯莽的行為隻會傷害自己;如果還牽涉親情,那是愚蠢。當你的利益變成大多數人的利益,規則才會朝著自己方麵變化,甚至改變規則重新製定。
在良知與利益之間,選擇良知幫人取得利益;良知擱在什麽地方不安全?有利益的地方;利益把良知最大利益化,得到他可得到最大的利益;自然會有力量想擁有它,最終是朝力量最強一邊走去;這是利益的規律,良知的悲哀,良知變成利益的悲劇。良知擱在什麽地方安全?沒有利益的地方;良知安放在心裏,為什麽去沾染利益?獨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要寧靜有蟲鳴,要夥伴有花語;有明月清風送來片片溫情,有春花秋日送上絲絲靈感。
“你也想救你爹?可是你卻不能救他?”
“是的,媽媽;他畢竟是犯法。犯法如果不接受法律處罰,這個法律還有什麽用呢?沒有知識的人民天真,沒有法律的民族放縱。”
“可不是人人犯法都受到法律的製裁?”公平隻能限於大多數而不是全部。
“但不等於我們不需要法律。法律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準則,這個準則一旦被破壞,受傷害最多的還是老百姓;作為一個普通人,自覺遵守與維護法律是一種基本素養,是保護自己安全的最好方式,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