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長街遇襲
事情都商量好了,詔書也已經制好,陪著皇帝看了會兒寶貝,張軍和諸位宰相告退出宮。
「小郎君卻是魯莽了。」李勉還在對張軍『盅惑』皇帝心懷不滿。
「某有計較,首相寬心就是,日後自知。」
「日後之事,便作日後之論。」
「是。某受首相指點。」
老頭氣的直吹鬍子,張軍笑呵呵的認錯。
其實老頭也不是真生氣,只是表現出來警告張軍一下,必竟張軍年紀小嘛,怕他不知深淺輕重恣意胡來。
大家回到政事堂,李勉和李皋組織宰相們開會,張軍不想讓人感覺自己有意干涉政事,進門打了個招呼便告辭離開。
那邊牛車卸貨登記還得有一會兒,自會有內侍陪同回府,也不用他操心,騎著馬溜溜達達出了大明宮。
此時已經近暮,長安城裹在一片落日餘輝中,瓦頂,坊牆披上了金光,樹木枝葉在斜陽下閃動著暗金色的光斑。
明處更亮,暗處幽深,拉長的光影把長街高牆繪成了生動的立體。
張軍和近衛,隨從,刀人騎著馬走在大街的中道偏左,打量著周遭的暮色景緻。
丹鳳大街寬接近一百八十米,是長安城內最寬闊的大街。
大街由石灰墊底夯土所成,黃土鋪面,分為左中右三道,三道之間用樹木花草相隔,內有排水溝。
每日里有左金吾衛洒水打掃,修整樹植。
中道是馳道,行大軍,平常只有皇帝皇后和宰相可以行走。
中道空曠無人,兩邊行道上人也不多,未見騎馬者,行人肩挑背扛貼著路邊快走,牛車吱啞吱啞的聲音傳過來,有騎驢散行的人夾在牛車左右。
這條比中軸線朱雀大街還要寬出來三十米的街道,行人對面看過去也就是能見個指頭大的人影,再有樹木掩映,什麼都看不清楚。
馱滿貨物的牛車也不過就是個拳頭大小。
丹鳳大街是因大明宮而建,長三里,豎直穿過永昌,光宅兩座上坊直抵通化大街永光坊,把兩座上坊切割成了光宅,永昌,翊善,來庭四座下坊
因為這四坊緊挨著丹鳳門,坊內住的都是高級官員,高級內侍和內侍機關,府宅和機關的大門都開在坊牆上直抵大街。
一路看過去,就見陣戟排列龍旗飄舞,三闕烏門並列而開,富貴連綿,相當的有氣勢。
順著大街一直向南走到頭,繞過庄宅司的衙門口,在通化大街左拐東行三百餘米是十字路口,遠遠的能看到大寧坊內太清宮和興唐寺的大門。
路過鄭國公文貞公(魏徵)宅,荷恩寺,在十字路口右轉,繞過鳳翔進奏院舊址,左金吾衛衙門,長街一下子縮減到了四十幾米寬。
雖然只有四十幾米寬,但仍分三道,中馳道有二十米,兩側樹木花草繁茂整齊。這條街兩側的行人就比較多了,熙熙攘攘的。
主要是很多人不被允許走六正街,都被擠到副街上來了。
十字路口都有金吾衛的巡徼守著指揮交通,以免行人交錯擁堵,哨聲不停的響起,行人車輛按照指揮排隊通過路口。
主街通行六十息止,副街通行三十息止。除了路面上沒有畫斑馬線,路口沒有紅綠燈以外,其他的和現代也並沒有什麼差別。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馳道先行,遠遠的看到張軍一行人馬,徼巡就已經吹哨禁止了兩邊的行人車馬,立正敬禮,等待張軍一行先行通過。
「此間都知院可是閑置了么?」看到摘了牌子的鳳翔進奏院,張軍問了衛阿榮一句。
進奏院(駐京辦)分為兩種,節度使所設的為都知進奏院,其他為上都進奏院。主要是級別不同,上都院為正五品置,都知院是從三品置。
這會兒鳳翔的進奏院搬在了祟仁坊,那邊地方要大一些,這事兒張軍知道。但原來在永興坊這一處怎麼處置的他就不太清楚。
結果沒問對人,衛阿榮根本不知道,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麼說。他天天跟在張軍身邊,對京城這邊不是太了解。
「郎君,」府內的隨從拱了拱手:「此處已經安置歸予高別駕處,設鳳翔都市署司,統管兩京府內行商事。」
張軍點了點頭。所謂鳳翔都市署司,也就是鳳翔商業公司的兩京分公司,負責鳳翔出產商品在兩京地區的銷售回款工作。
「郎君,此間事某未知曉。」衛阿榮低聲認錯。
「不怪你,某也是隨口一問。」張軍斜了衛阿榮一眼。
現在王如意管著演武營諸部,武懷錶在忙著擴建新軍,衛阿榮已經正式成為他的侍衛。不過這小子確實沒有王武二人機靈,有點憨。
張軍到也不用身邊的人怎麼聰明機智,只要忠誠,能執行命令也就夠了,其他的可以指點,慢慢成長。
其實在這個年代,忠誠並不算什麼可貴的個人品質,忠誠是社會道德的一個標準,並不缺乏。
相對於現代,這是一個科技落後,物資不足,但道德標準相當相當高的年代。這個時代的壞人拿到後世去,每一個都會比那些精英專家企業家聖潔萬倍。
鳳翔都市署的工作其實並不複雜,他只負責把鳳翔出產的商品分類定價,批發給代理商,然後催收回款運回鳳翔。
商品的具體銷售、運輸工作是由張軍和皇帝,幾位親王公主,首相輔相幾人合資的商號進行的,同時負責向各州縣商號批發運送,催款。
這個商號張軍佔四成,皇帝佔三成,其他人分持剩餘三成。除了皇帝,其他人只有分紅,股份也不被繼承。
像李勉的份額,他退休以後就沒有了,會轉給繼任首相,或者由其他人均分。
這樣就是為了永遠把首輔宰相綁在車上,給他們創造一些收入,不會被某個家族永遠把持股份,對公司發展有利。
一邊閑聊著,一行人順著長街南行。從通化大街到昇平坊需要經過三個大十字路口,三個小十字路口,一個丁字路口。
大十字路口是指三橫三豎連通長安城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的交匯路口,街道都有一百二到一百五十米寬。
小十字路口是指不通抵城門的橫豎大街相交,街寬六十餘米到四十餘米。
丁字路口就在東市西門外,平康宜陽兩坊之間。
這個時間點,東市已經罷市關門了。
東西兩市實際上是更像是綜合性批發市場,裡面都是大鋪大商號,倉庫林立,主要的客戶都是其他各坊內的小商號和店鋪。還有官員採買。
坊內的商業是全天營業的,甚至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店鋪,隨時可以消費,東西兩市不是。東西兩市有著嚴格的開關市時間。
兩市裡面,相同的商家會被集中安排在一起,前店后廠(倉),一家挨著一家,叫行,每行中的店叫業。行業就是這麼來的。
東西兩市並計三百六十餘行,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三百六十行的出處。買東西也是指東西兩市。
仔細研究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現在漢語里有大量的辭彙都是來源於唐代。
東市的位置就在興慶宮西南對角上,周邊九坊就是整個長安城最熱鬧,最繁華之地,是親王公主宰相大員們居住的地方。
東市的坊牆比周邊諸坊要高,每側兩門共開八門,有箭樓角樓,禁軍值守。
長安城內的禁軍相當多,南北衙,太子率,御使台所部都屬於禁軍系統。
南衙十六衛,北衙六軍,太子十率,這就是三十二個軍事部門了,還要加上御使台指揮的司法部隊。
南衙由首相指揮,北衙實際上是皇帝親軍,十率由太子統率,但實際上是左右率府率大將軍實際控制,同時向皇帝和太子兩邊負責。
東市的坊牆上是不許格外開門的,高大的城牆巍然壁立,走在大街中間都能感覺到城牆帶來的那種隱隱的壓抑感。
而東市周邊隔街相望的九座里坊,坊牆上的華麗大門比肩鄰立,戟旗招展,和坊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尤其宜陽坊,是萬年縣廨所在,又有邠寧等藩鎮進奏院,二等寺廟多間,從長街上看過去尤其的華麗且威嚴。
話說邠寧、涇原進奏院也是張軍的。
雖然張軍身兼十鎮,但並不能把十鎮的進奏院統一到一起,還是需要各設各的,只不過鳳翔進奏院那邊級別要高一些。
這就像省里有駐京辦,但省下的各市也會有駐京辦。各司其責。
張軍在馬上打量著萬年縣?衙門口的小廣場,那裡是長安城內行刑地之一,是殺人的地方,平時也是發布布告的地方,挺熱鬧的。
「小心。」衛阿榮突然喊了一聲,一夾馬腹超過張軍跑到了前面,手中橫刀已經出鞘,高高的舉過頭頂。
後面的近衛刀人隨從們接到示警信號,橫刀出鞘步槍上膛,迅速的散開裡外三層的想把張軍包裹在中心。
這實屬條件反射,他們都沒來得及觀察一下四周,只是下意識的按照訓練展開。這就是訓練有素的體現。
張軍也被驚了一下。他一點受襲的思想準備都沒有,甚至正在精神溜號。
不過他的反應也比較快,眼睛已經順著衛阿榮的視線方向看了過去,右手從鞍后抽出來一把……左輪。
確實是左輪,只是比較粗大了一些,或者應該叫手炮比較合適。這是鳳翔保密坊的最新實驗性產品,還沒有量產。
近衛刀人們隊形還沒有完全展開,張軍也還沒看到衛阿榮發現的東西,眾人耳中已經聽到了箭支帶動的風聲,弓弦聲。
張軍沒有猶豫,想也沒想翻身就跳下了戰馬。人在馬上目標太大,他又沒有著鎧,下來反而安全一些。
其他人反應也不慢,都從馬上翻下來,幾個隨從舉著臂盾跑到張軍身邊。
噗噗幾聲,兩個隨從,一名刀人還有兩匹馬中箭,發出幾聲悶哼,戰馬嘶鳴揚蹄,被主人死死勒住按下。
這會兒它們就是最好的盾牌,這種情況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犧牲它們。
而且普通箭支的傷害對它們來說實際上也不算大,不會傷及性命,甚至都不會重傷。也就是疼兩天。
戰馬的肌肉至少得有十幾公分厚,而且相當緊密,箭頭根本就射不進去。即使是後來出現的專門用來射馬的箭支,也是以馬腿關節為目標的。
張軍個子高,已經看到了衛阿榮發現的目標。話說這小子總是笨笨的,今天可是著實出了彩。
箭是從東市坊牆上面,還有縣?坊牆上,東西兩邊射過來的。
好在大唐對弓箭的管制相當嚴,對方用的不是軍方制式,威力不大,而且也少,應該只有五六張弓。
這要是多了,十幾二十張弓齊射,也是麻煩。
隨著這邊有人中箭,從兩邊,還有身後身前的路口,樹木草叢裡,已經有二十幾個黑衣人舉著刀沉默的沖了過來。
具體沒有時間數,離的太近,幾十米幾步就跑到近前了,還是包圍的形式。
「殺。」張軍喝了一聲,看向衝到前面的衛阿榮,舉起了手中的大左輪。
身邊近衛刀人們圍在一起,黑衣人想衝過來沒那麼容易,示警的衛阿榮跑的有點遠,反而危險了。
「從事與刀人蹲下。」張軍喊了一聲。這些人把他圍的太緊,反而不好發揮了,也會影響近衛的反應。
話音未落,近衛們手裡的步槍已經響了起來。
其實說來話長,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