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朝請郎> 第111章 朱部消息

第111章 朱部消息

  “這個……嘿嘿,還請郎君示下。”


  “也不知道你是從何處得的消息,胡亂思想。起複長安非小事,你等皆有擔當,都不會少下了,放心吧。”


  “職下感激。”高固深施了一禮。


  其實他和孟保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他們是歸附將,必須得積極打仗來洗去身上的汙點才是,要不然以後總是會被人翻小賬。


  李適是個什麽性格大家都清楚,太反複了,到時候哪天他忽然想起來這事了,說不準就下旨把你弄死或者流放。這事兒真很容易發生。


  李懷光為什麽一路坑到底?估計也是有這方麵的想法在裏麵。回不了頭了。


  “起複長安說起輕鬆,實非易事。”張軍想了想,對高固說:“李泚麾下人馬不少,雖不能說猛將如雲,可也是比鳳翔夠看。


  而且長安牆高城大,反將兵馬可以都駐紮到城內去,易守難攻,怕是要折損某不少軍士啊,某每思想起來就感覺不暢。”


  “郎君,近幾日某多方派出遊騎打探消息,朱泚諸部也並非都集在長安城內,多半還是在城外各處駐守的。


  起複之時,我部隻需以圍合之勢多方齊發使彼等來不及退回城內,即可大大減少城內駐軍,降低攻城的難度。”


  張軍搖頭苦笑:“哪裏有這麽容易,對方兵強馬壯的,難道你還奢望他們一觸即潰?”


  “郎君,下層軍士大多是脅迫而反,不會真的拚命,隻需拿掉主將吾軍必勝。”


  這個到是實話。中下層軍官軍士大多都不是真心實意的想反了大唐,都是不敢不反跟著主將走罷了。


  高固拿出地圖鋪到案上:“郎君請看。現韓旻,宋歸朝,張庭芝,仇敬忠,薛綸等駐紮於長安城外諸處,

  源休為相,姚令言入偽朝拜帥,高幽嵓,武震等為左右武衛,李忠臣、張光晟,段誠諫,朱進卿,董希芝等為守城大將。”


  高固拿著鉛筆在地圖上勾畫,把叛軍諸部的位置,守衛範圍大致的標記出來:“雖號稱兵馬眾多,但其實戰力未必。


  當初攻打奉天數月不下,韓遊瑰論惟明三千兵防禦解圍,戴休顏八百兵縱橫李營,李懷光大軍未至,李部騎軍棄營散去。


  職下依此而斷,朱部叛軍除數將兵馬以外,軍內大部戰意頗頹,隻是隨波逐流罷了,縱有再多兵馬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威脅。


  到是郎君所說長安牆高城大,這個到是頗為頭痛,職下思來想去也未有破城之法。”


  “你到是有心的。”張軍拿起地圖端詳起來:“探察如此詳細,著實下了功夫。可有折損?”


  “未曾。現京畿糜亂,各部軍馬紛雜其間,隻要不是奪營突襲,下麵軍士間並無惡鬥,反而相互多有打探示好之意。”


  張軍點了點頭:“遊騎軍士一應報來,此事有功。到是先某一步,你也暫記一功。餘下時日勤加操練兵馬,起複之事某自有定計。”


  “諾。”


  邊上武懷表掏出小本本把張軍的話記錄下來。張軍一回來這哥們明顯又活躍起來了,有了主心骨。


  張軍一路行軍也是勞累,草草處理了事情吃了晚飯就睡下了。


  第二日,出罷早操,奉先張良派了信使過來,把那邊的情況匯報了一下。


  李懷光渡河後,大軍並沒有全部撤到河中,在黃河西岸還是留了一些軍馬,除了駐守同州和長春宮的趙貴先和段威勇,守焦籬堡的卻不是尉珪,而是徐庭光。


  尉珪帶著兩千人馬駐守河西,卻是與徐庭光,趙貴先拉成了一線,感覺有點在防禦奉先的張良,把做為第二道防線的長春宮包裹了起來。


  張軍嘿嘿一樂,囑咐武懷表派人通知鄜坊丹三州加強警戒一日一報,也就把這邊的事兒先放下了。


  他相信李懷光這會兒應該不敢打這幾州的主意。起碼暫時不敢。


  又讓信使回複張良暫且駐軍不動,等待老家派將來接手。現在的局勢奉先變得詭異起來,成了和李部互瞭的前哨,卻是不能放棄了。


  不但不能放棄,怕是還得增兵。得適當的給尉珪和徐庭光那邊一點兒壓力。


  十二日下午,李應右派過來的人到達,也給張軍帶來的書信,派往諸州的政務官已經出發了,讓張軍放心。


  隻是因為時間太緊迫,人手上怕不是那麽妥帖,接下來會慢慢進行調整。不過也應該沒什麽事兒,現在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征兵,遷人,搜刮。


  這幾次發財,把李應右也有點帶偏了,對搜刮相當積極。


  轉了一圈兒發現沒什麽事情了,張軍這才想起來,李應右上封信說複合弓已經試鑄出了兩具,不禁心裏就有點癢癢,索性第二日就帶著人回天興。


  中間到醴泉看了看孫福達安慰了一下,讓他和戴休顏多多勾兌,也去邰城和竇諭拉扯拉扯,一定要把這兩部分兵馬穩住,到時記功一件。


  四月十三日晚,張軍到達天興。


  一路疾行,張軍下了馬就感覺大胯疼,好在大腿沒有磨破,這具身板還是相當可以的。


  天興城這會兒已經大變樣。


  北麵城牆已經沒了,這邊的路已經夯好,中間一條直接和原來城裏的主街相連。


  原本隻要鋪上砂石或者石板也就成了,現在因為有了水泥的原因,需要澆築一下,所以暫時還未完工。


  主要是張軍不在家,這些人心裏都沒有底動手,必竟從來沒有弄過。


  坊寨到是已經起來挺大一片了,人多力量大,又加上水泥砌牆確實也快,還不像夯土那麽占地勢。


  路邊多了數不清的臨時居所,木板房,帳蓬,土窩窩,反正能湊和著住一下就行,這會兒也不冷了。


  主要都是近期遷轉過來的人家。


  不是不給分房子,是城內的房子正在重建,城外暫時隻規劃了出來,還顧不上。


  這個時代的房子主要是以夯土為牆,裝上木頂木門,就和五六十年代的草房差不多,還沒那結實。


  這也是為什麽唐代建築極少有能保留下來的。


  雖然暫時居住比較困難點,但能看出來人們的情緒比較高漲,穿的比較整齊,臉上也有笑容,這也就夠了。


  在這個戰亂不休的年代裏,北方底層普通百姓的臉上已經很少能看到笑容了。


  現在三處軍營也都啟用了,西營是本部這個不用說,南營做了新兵營,而東營暫時改作了公倉,重兵把守防衛森嚴。


  說是東營,其實他應該算是在城北,隻是比較偏東,等坊寨民居建起來到是正好挨到東營的西側,不用整改。


  張軍草草看了一圈兒就迫不及待的進城去工坊,結果到了才知道保密坊已經被李應右遷去了東營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