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陌路
烏蘇裏家,與劉家是在同一條巷子上的。
雅琪過年回府時,也曾與自己的額娘過去劉家拜年。與小時候每一次都差不多,劉公子的額娘也給了她紅包。
那時…雅琪就從她的眼裏看出些什麽來了。
小時候,她或許也是真心喜歡過自己的。畢竟烏蘇裏家門楣不差,她又是嫡出,容貌也是可人的。
琴棋書畫不算樣樣俱全,但寫的字還是能夠拿得出手的。對於劉家如今這樣的門第而言,能夠娶到這樣的兒媳婦,已是不錯了。
但雅琪後來卻被選入宮了。
劉公子的額娘對此心中始終有幾分芥蒂。畢竟宮女出宮,那都已經二十五了。
尋常人家,這個年紀的姑娘家,那好些孩子都能上學堂了。要是自個兒的兒子等雅琪等到了那個年歲…
她自是不願的。
後頭雅琪即使是出了宮,但據說又是貼身伺候的丫鬟。這樣的事情她聽起來,總覺得哪裏有點兒膈應!
不願的想法,也就愈發濃烈了起來。
因此在年節上瞧見雅琪的時候,即使是因為兒子的緣故有所收斂。但有些內心裏的想法,終究還是存在著的。
雅琪便是在那一次,不小心聽見了劉公子與他額娘之間的對話。
“其實我從前,也很是喜歡烏蘇裏氏的。隻是兒子呀,將來你考取了功名以後,也不是非她不可呀!”
“額娘,這世上有很多很好的姑娘我知道。但…我是喜歡她的。即使是她在四阿哥身邊伺候,如今容貌也稍稍有損,我還是喜歡的。”
“你…真的想好了?額娘覺得…”
“我想好了。”劉公子正色道:“額娘你放心。娶妻娶賢,我相信她過門以後,一定會持秉公正與鶯兒好生相處的。”
雅琪當時手裏本來是拿著瓜果盤,想去問問劉公子額娘吃不吃的。
誰曾想,卻聽見了這樣的一席話。
當時…劉公子還為了考取秀才的事兒,想著不與她見麵的。
他們家也是因為與劉家多年的交情,這才帶著雅琪一塊兒過去拜年。席間,雅琪與劉公子並未相見。
誰曾想,卻聽見了這樣的一番話。
鶯兒。雅琪是記得這個名字的,仿佛是從前伺候著他額娘的一個丫鬟。雙十年華了,阿瑪額娘都過世了,是個孤女。
模樣隻能算尚可,但體型卻有幾分豐腴。
她過門以後,一定會和鶯兒好好相處是什麽意思?她做什麽要與鶯兒好好相處?鶯兒與他又是什麽關係?
雅琪當時腦袋有些嗡嗡,將果盤放在了一邊,就回去了。
後頭,她也算是知道這事兒了。
劉家雖然並不富裕,但總歸還是有幾個伺候的人的。劉老爺怎麽說從前也有功名在身,也是有兩個妾室的。
而那個鶯兒,似乎就是劉母給劉公子養的通房。說是豐腴好生養,將來要抬了做妾室娘子的。
雅琪當時就給惡心到了。雖然還不知道那時候劉公子與那鶯兒是否已經有些什麽了,但是雅琪卻還是記得她那時候聽見的話的。
她若是沒聽錯…劉公子那話語裏頭的意思,顯然對於鶯兒是並不排斥的。
回憶起當時的事情,雅琪仍是覺得難過的。她記得曾經,清歡對她說過一句話。大抵是:“雙向的奔赴,才是有意義的。”
驟然之間,雅琪才明白,原來在她的這一段感情裏頭,並非如此。
至少…她所認真想要去做的事情,並未能夠得到真正平等的回應。
雅琪垂頭說完這話以後,果不其然就發現自己麵前的劉公子怔了怔,然後兩隻手都垂了下去。顯然…是知道雅琪說的究竟是什麽事情的。
“你都知道了啊。”劉公子喃喃道:“隻是…那是額娘安排給我的。你知道的,我一向孝順,這種事我也不能拒絕呀,我…”
“況且…我阿瑪也是有兩個妾室的。這世上的男子,大多也都是如此的。”
“嗯。”雅琪默默頷首,認真道:“也許是吧。但我一直想要的,便不是那大多數。所以說,你我並不合適。”
“到此為止吧。四阿哥府不是尋常地方,你若是再來這兒門口撒野胡鬧,且不說巡防營的人了,我都會來攆你走的。”
“雅琪,我…”
劉公子還想要上前來拉住雅琪,卻一下子被兩個侍衛給攔住了。
先前,侍衛們還頗有些羨慕劉公子。年紀輕輕的就能夠考取功名,甚至還有了上門來找四阿哥求娶雅琪姑娘的本事。
可現在他們看來,這個小子分明就是個臉大的。
“趕緊走吧!雅琪姑娘的話說得委婉,但我們哥倆可不是什麽好說話的。”
侍衛推搡了一下劉公子,便道:“什麽你額娘安排,你不能拒絕?孝順不是拿來給你當借口的!”
“就你這樣的還想要娶雅琪姑娘,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究竟是個什麽樣子。四阿哥府是什麽門第?你還是趕緊走吧!”
麵對侍衛們的不客氣,劉公子很是憤慨,當即揚手想要還手,但看著兩個侍衛人高馬大的樣子,瞬間就又慫了。
要論身手的話…他還真是打不過眼前的這兩個人的。
“你們…你們這還真是有辱斯文!”劉公子憤憤然地說完這話以後,也實在是不願再繼續在這門口丟人現眼的,便就才轉身離去了。
雅琪回了四阿哥府以後,卻顯得很是平靜。
彼時,小順子那兒正好出來,換了蘇培盛過去伺候胤禛用晚膳。
“雅琪姐姐,別難過了,不值得的。”小順子走過去,拍了拍雅琪的肩膀,就道:“雅琪姐姐,你這麽好,值得更好的。”
就好像清歡姐姐一樣。那麽好,然後就遇上四阿哥了。
“嗯,我知道的。”雅琪勉強笑笑,想了想又道:“隻是…這兒的事情,你可千萬別跟清歡說,知道嗎?”
“為什麽呀,雅琪姐姐。我…”小順子想不明白。好朋友之間,不應該什麽都說的嗎?有困難,就應該互相幫助呢。
“她的日子,未必比我輕鬆多少。因此這些事,還是不要讓她煩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