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月老廟
當晚,京郊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來。
顧清歡躺在床榻上聽著外頭的雨聲,不由的還有些擔憂明兒的天氣。
但又或許是玩了一整日實在是疲倦了,還沒來得及多想一些,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醒來時,天已經大亮。
外頭的天氣雖然沒有出太陽,但好歹是個沒下雨的陰天。
“福晉醒啦?”
阿霜正端了熱氣騰騰的水進來,一麵將麵巾放進帕子裏,一麵就道:“奴婢還琢磨著,時辰已經差不多了,要叫醒您呢,倒是正好。”
“今兒您和富察姑娘不是要去月老廟麽?東西都準備好了。早些去,還能趕得上回來用午膳。”
顧清歡和富察雪去月老廟,並不打算待太長的時間。中午之前就要回來用午膳,然後下去再去別的地方走走。
跟著,後日就要回京了。
初冬時節,聽說太子側福晉大瓜爾佳氏的第一個孩子就要滿周歲了。雖然是個女兒,但作為太子長女,毓慶宮那兒似乎也是要操辦一下的。
同時也趕上大瓜爾佳氏二十歲生辰,她向各個府邸的貴女們都發了邀請函,皇阿哥福晉們同樣也在受邀之列。
富察雪和顧清歡都心領神會的,自然都是要去的。
一路前往月老廟,路途上雖說稍稍有些顛簸,但好歹還算順利。抵達山底下的時候,才不過一刻鍾多後的事。
此時天空仍然有些陰沉,遠處看得見烏雲。
“我們快些上去吧。”
富察雪指著遠處的烏雲就道:“下雨就不好了。”
“嗯嗯。”顧清歡也是這個心思,當即二話不說一齊上山。
此處的月老廟,據說是前朝的時候就有了。那會兒香火鼎盛,就連法源寺都是趕不上的。
當然,佛家的寺廟到底不同。除了求姻緣以外,還有不少虔誠的信徒們能夠在那兒得到心靈的慰藉。
久而久之,這月老廟也就少人來了。
一路上山,階梯上都有不少的青苔。邊上大榕樹上懸掛著的紅繩和木牌看著有些也已經腐朽,的確是很久沒人來過的樣子了。
“這兒倒還真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顧清歡見此情景不由的這麽感歎著,複而道:“這樣也好,清淨。”
不過,話音剛落,前頭就依稀聽見了掃地的聲音。顧清歡和富察雪互望一眼,走上去一看才發現,是一個頭發斑白的老頭子,正在掃地。
看他的著裝,不像是寺院裏的那些和尚。況且這兒隻是一處簡單的廟宇,應該也不會有和尚。
他看著,更像是住在附近的人。
“老人家,你怎麽在這兒掃地呀?”
富察雪很是好奇,忍不住就上前詢問。
老人家見兩個可愛的小姑娘過來了,倒是立即就露出和善的笑容,解釋道:“我每逢下雨以後呀,都會過來打掃一下落葉。”
“小姑娘,你們倆也是過來求姻緣的嗎?”
富察雪俏臉一紅,也就應了,道:“是呀。隻是,老人家你為什麽要在這兒掃地呀?”
“也沒什麽。”老人家聞言,就將掃帚往身邊放了放,身子撐著掃帚,就回答道:“我和我媳婦呀,就是在這兒遇見的。”
“那會兒我都二十好幾了還沒娶上媳婦呢。家裏愁得慌,讓我多去看看。我心煩意亂不想去,就躲到這兒來了。”
二十好幾了還沒娶上媳婦。
那時的他,還隻是一個少年。他隻想等到自己考取功名以後,再考慮成家的事兒。隻可惜,他雖有才華,但是時運不濟。
二十多歲還沒中舉,其實看起來已經沒希望的了。但他知道,他並非如此。他的才華,是得到了先生的認可的。
隻是無奈,主考官或許並不喜歡他的文章,才並未選中他。
除卻科舉,少年並沒有別的心思。認真讀書,家中卻不願看著自家兒子的年歲虛長,膝下卻空空。安排了兩門親事,結果都被他自個兒攪黃了。
父母很是生氣,少年便出門躲避。到了這月老廟裏,就見到了那個姑娘。
那是一個大雨天。
姑娘的傘壞了,在樹下躲雨。
少年看她衣衫單薄,就將自己的傘給了姑娘。並說自己家人很快回來,先讓姑娘回去換衣裳別凍著。
姑娘半信半疑,但出於實際情況,還是應了。
實際上,少年自然是沒有家人來接的。後來淋雨跑了回去,被罵得狗血淋頭不說,還病了一場。
少年卻並不後悔。雖然,也並沒有將當時的事情放在心上。
後來過了很久,少年一次出門上街的時候,又遇見了那個姑娘。姑娘站在河邊,神色很是寂寥。
她腳步虛浮,赫然一副要跳河的樣子。
少年一眼認出了那姑娘,不知怎的立即就衝上去將她救了下來。
到那時他才知道,原來這個姑娘的未婚夫過世了。她的娘家,以及夫家都嫌棄她是一個不吉利的人,都不肯認她。
她那日去月老廟,也隻是想要問問月老,為什麽要這樣對她。
她的繡工出眾,在十裏八鄉也是出了名的。一手好的繡活,已經能夠將養一家人了。但…仍是逃不過這樣的結局。
救下姑娘以後,少年同情她的遭遇。漸漸的多了幾分來往以後,也就互生情愫,最後走在了一起。
他們成婚以後,少年便中了舉人。三年以後秋闈,又中了二甲的進士。外放當了官兒,近幾年才回京的。
回京後,他和當年的那個姑娘一塊兒來過這曾經他們相識的月老廟。發覺月老廟已經破敗,就決定共同守護。
“隻是,她去年過世了。我與她約定好了,如今自然也是要來的。她也來了,我帶著她最喜歡的鐲子一起來的。”
老頭子說著,顫顫巍巍地就從兜裏拿出一個銀鐲子來。銀鐲子竟然看上去還亮澄澄的,赫然沒有氧化的痕跡。
顯然,即使是過了一年多,老頭子還是將這鐲子保養得很好的。
“這是我與她成婚時給她的。那時窮呀,就這一個鐲子。她一戴,就是幾十年。後來有了好東西了,也不肯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