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起> 第318章 舌戰群儒

第318章 舌戰群儒

  雒陽,德陽殿

  三公九卿等數十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個個官職更高,劉備施了一圈禮,呈上奏章,無座,站於未位。


  一名宦官宣讀臧旻、陶謙、劉備等人奏章,之後重臣們則輪流閱讀,互相討論。


  半個時辰過去,太尉劉寬率先發難:“征伐鮮卑,掃穴犁庭,獲得衛青、霍去病、竇憲一樣的戰績,君臣共立大功,留美名於青史,豈不美哉?”


  這句話表麵是詢問,語氣不甚嚴厲,實際上一來就上綱上線,批評臧旻、陶謙、劉備政治不正確。


  不善的目光齊刷刷的朝劉備盯過來,劉備昂然不懼,緩步上前,一個個掃過去,仔細分辨其中的嘲笑、憤怒、批評、疑惑。


  劉備心知這是皇帝與大臣們共同的疑問,要答不好就沒有下個問題,再伐鮮卑就定了。思考十幾秒,字斟句酌地:“劉公,奏章上有寫,戎狄簡化禮儀、輕賤仁義,不尊老,不愛幼,年輕、強健者為雄,老弱病婦者屈服。因而戎狄無信義,抄略為患。


  自前漢以來,征伐匈奴數次,獲得的少,耗費的多。光武皇帝親曆王莽之亂,深明地至理,故招募匈奴、烏桓、來降,使為漢之偵騎、協守北疆。”


  眾人都警惕的看著劉備,不知道他翻100多年前光武皇帝時的舊賬是幹什麽。隻有尚書盧植目不斜視。


  劉備繼續:“於是四十餘年時間裏,匈奴分為南北,邊民得生養,勞役得以休息。


  當時是什麽狀況呢?


  鮮卑恭順,斬獲北匈奴萬數,中原坐享大功,而百姓不感到疲勞。原因是鮮卑、北匈奴、南匈奴、烏桓互相侵攻,無損漢兵。而鮮卑侵伐匈奴,一方麵是仇恨,更重要是抄掠為利。


  之後,竇憲獲罪被皇後禁閉,害怕被誅殺,希望獲取邊功來贖罪,這才違背光武皇帝之製,兩次北伐,掃穴犁庭,封燕然山。”


  大長秋曹節臉色卡白,顯然病重,尤顫顫巍巍站起來打斷:“你等太過囂張僭越!

  竇憲能封燕然山因為他是車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因為他是驃騎將軍,臧旻一個中郎將,有何資格封山刻銘?”


  “封燕然山之銘,乃是以竇憲之名而刻。”劉備取出拓印絹布,獻給皇帝,“口無宜,請看臧中郎將所刻之銘,乃是以持節之身份,為陛下刻銘。”


  皇帝令太史令找來《封燕然山銘》:“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維清緝熙。乃與執金吾耿秉。。。”


  而臧旻所刻之銘開頭寫著:“惟光和三年夏四月,皇帝陛下諱宏,文韜深遠,武功蓋世,運籌帷幄,選賢任能。。。”


  對劉宏給了幾十個字的讚揚,然後才寫參加的將領、出兵多少:“命持節、使匈奴中郎將臧旻、度遼將軍泠征。。。上穀太守陶謙、五原太守董卓、雁門太守郭縕。。。”


  最後敘述功績,什麽時間、地點大破鮮卑王庭、左賢王和連,斬殺俘虜多少人,獲得多少馬牛羊、金銀財物。


  皇帝劉宏看了眉開眼笑:“哈哈,都是眾愛卿的功勞,臧旻他們打得好,朕主要是‘運籌帷幄,選賢任能’!

  劉卿,朕記得你有刺殺檀石槐的功績吧,此功足以封侯,你繼續講。”“劉卿”兩字明顯給出大家不要太欺負劉備的信號。


  劉備:“竇憲兩次北伐,掃穴犁庭,結果呢,鮮卑占據了匈奴故地,五十年後,檀石槐等人成為兩朝巨患!


  如今和連逃竄,蒲頭上表欲統一草原,跟竇憲北伐之前,多麽相像啊。


  若任由蒲頭統一草原,失去敵人,豺狼貪婪,難道不會像檀石槐那樣搶掠中原,成為巨患?

  到時候豈不是會引兵費賦,坐失上略,去安即危!”


  太尉劉寬陷入沉思,久久不言。眾人你看我,我看你。


  司徒楊賜出列問:“今泠征、董卓、郭縕等都發動並州百姓,最多可以得戰將百員、兵10萬,就算一半也有有5萬,相信幽州也有這麽多,再加上南匈奴、蒲頭各2萬人,共計14萬人馬,龍驤虎視,平吞饒樂水,打下呼倫貝爾也是容易,你以為何如?”


  劉備:“泠征本部隻有2000,朔方、五原、雲症定襄、西河各郡男女老少各隻有數萬人,壯丁戰損極多,普遍男1女2,甚至男1女3。上次出兵,壯丁多是四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或者十幾歲的少年,可謂蟻聚之兵、烏合之眾,人數即使有5萬也難以打逆風仗,反倒是耗費錢糧,破壞生產。”


  司徒楊賜點點頭,他是老成謀國之士,定要問個清楚:“雁門、太原各有數十萬人,把他們組織起來,不可以嗎?”


  劉備:“雁門上次為和連所洗劫,損失壯丁數萬。太原非邊郡,練習騎射的人雖然比內郡多,但是比邊郡少。


  這次出塞,兩郡各傷亡約兩千,折損的都是勇猛無懼的善戰之士,他們的鄉人見了就會膽寒,況且如今上次的獎賞隻兌現了一部分,又要征伐打大仗,士卒鄉人就會心寒,又用什麽來激勵勇氣、鼓勵參軍呢?”


  楊賜轉頭對皇帝和其他人:“錢糧之事,還要多想想辦法,或者可以停建宮室?”


  皇帝劉宏老大不願意:“錢糧之事容後再議,容後再議。”


  司公張濟:“你欲效張儀、蘇秦之舌,為一辯士,遊朝堂,改群臣製定好的‘掃穴犁庭’國策乎?”


  劉備:“蘇秦張儀雖為辯士,亦豪傑,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都能匡正國策。臣不才,也願意效仿先賢。


  諸君隻聞泠征、董卓、郭縕初淺僥幸之詞,蒲頭虛偽狡詐之聲,未曾親自到邊疆,察士卒是否操練,兵馬否齊備,餉糧是否充足,傷亡是否撫恤,便群情激昂,改變前幾年堅持的防守為主的國策,指責我是辯士,指責臧中郎、陶太守更改國策,不可笑嗎?”


  張濟默然無語。


  群臣有半轉變態度,還有不少繼續詰問不停。


  劉備口幹舌燥,又想便,真想抓住多嘴多舌的幾人打一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