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起> 第392章 不受監督的權力

第392章 不受監督的權力

  劉虞敢對手握重兵的劉備、公孫瓚硬話,自然因為有高傲的資本和威望。


  就任幽州刺史之初,麵臨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敗亡的危險之局,許多親朋故舊到雒陽東亭送別,勸告他切勿前往:


  君已官至九卿之一的宗正,何必到幽州邊塞犯險?萬一失敗,豈不是把半生功業、畢生清譽付諸東流?

  劉虞回答:“幽州是國家北麵屏障,安危所係,身為光武後裔,豈能因個人安危惜身顧名,任由大漢四百年江山陷入危機!”


  話語慷慨激昂,語畢,立即啟程北上。


  劉虞遂帶著兒子劉和,自雒陽北上,過孟津,入河內郡。卻不走太行東麵的大道,而是改道西北,經河東郡,進入太原郡,與太原太守臧旻會麵,請教平定北方亂局之道,並且請求推薦人才:““臧君侯國之棟梁,名臣賢將,劉虞敬佩之極。且君侯久在北方,熟悉情況,為了國家安定,還請有以教虞。”


  “咳咳!沒想到你還記得我這個老頭子。”臧旻曾經當過使匈奴中郎將,此時身體已大如前,多次上書懇請回鄉養病。


  皇帝和四府因為黑山軍大舉叛亂,擾亂上黨郡,太原郡南、東,中山、常山郡西。官府圍剿,則退入太行山穀中,官府後退,則外出搶劫擾民,不舍得臧旻離開。再加上世家豪族、販夫走卒多次聚眾求肯,臧旻才勉強支撐。


  “要從根本上解決叛亂,還是要靠剿撫並用,要靠刷新吏治。


  幽州之地形,西、北高,症南低,遼東、遼西、樂浪則孤玄於外,自從西向東容易,自北向南容易,反之,自東向西、自南向北困難。


  烏桓校尉雖死,士卒依然不少,隻是逃了、散了,若能重用幾名素有威望之將官,若能安撫招降幾個素來親附大漢的部落首領,以恩義結之。。。”


  。。。


  臧旻推薦了平城令王柔與其弟王澤,推薦了兒子臧洪。


  劉虞見王柔長於政務、手下有一隻近千饒義從騎兵,遂大喜,立即向朝中推薦王柔假(暫代)護烏桓中郎將。又見王澤精熟今文經學,才思敏捷,口才撩,倜儻風流,立即征辟王澤為幽州從事,梳理左右政務。臧洪熟悉政治、軍事,劉虞以之為別駕從事,凡事多聽其言,位在眾從事之上。


  劉虞的考慮是利用太原王氏等大族在並州的影響力,聚集世家豪族、籌集糧餉、發動騎兵。


  。。。


  在雁門郡,劉虞並不急著向東進入幽州代郡、上穀郡,而是於陰館、平城等候,一麵拜訪名士、招納精銳,一麵行文雒陽、西河,請發少量使匈奴中郎將兵、南匈奴之兵,自西河郡,過雁門郡,匯合於上穀寧城,寧城既護烏桓中郎將之駐地,有非常完善的城防體係,烏桓校尉雖死,上穀雖亂,一眾手下卻堅守數月。


  此時使匈奴中郎將乃是並州人丁原,丁原推薦了雲中人張楊、五原呂布、李肅等人,劉虞一一笑納。


  一個月後,在並州兵、南匈奴、烏桓兵支持下,劉虞招攬逃散士卒,重用寧城的涼州董旻、玄菟徐榮,縣長祖茂等人。又打開倉庫,通過施財富、公平交易等方式招納安撫代郡、上穀烏桓。


  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每年轉移支付數十億賦稅給幽州、並州,如今這筆錢大大減少,可依然比公孫瓚、劉備能夠支配的多得多,用之犒賞三軍,軍心大悅;用之從太原、中山等地購買食物貨物以安撫烏桓,如同久旱的甘霖,無往而不利。


  又過了一、二個月,上穀烏桓王難樓之子格乾率上千落投靠,祁宏、祁濟等亦率上千落投靠,從在烏桓中生活的廣陽閻柔亦投靠。。。劉虞因而迅速平定代郡、上穀烏桓,恢複了兩郡的秩序,得數千烏桓騎兵,又得了官員、將士、百姓支持。


  。。。


  成功使人心曠神怡。


  劉虞於是登上軍都山,以望幽州中東部,對兒子劉和:“昔日先祖光武皇帝入河北,隨從稀少,士卒不附,勢力衰弱。


  後來得到上穀太守耿況父子、功曹寇恂,漁陽太守彭寵、安樂縣令吳漢支持,才有了有上穀之突騎、烏桓之弓騎,漁陽之士卒、糧食、鹽鐵,因此才能戰力冠絕諸雄、士氣大盛,收服銅馬、擊滅王郎,平定河北,最終延續大漢江山。”


  劉和大吃一驚,轉頭發現父親麵色紅潤、神姿英發、豪氣幹雲,慨然有消平叛軍、吞吐幽州之誌,難道,難道平日寬厚仁善的父親竟有光武皇帝之誌向:“父親是想以幽州為憑,做。。。”


  “當然是做大漢中興名臣!”


  劉虞警惕地向四周看了幾眼,見隨從都距離遠遠的,聽不見父子密談,才聲,“當今皇帝年方三十,春秋鼎盛,雖屢有荒唐之舉,但畢竟是近二十年的子,張角起事,數十萬中,一年而定,明大漢尚強盛,張純、張舉亦不可能持久。


  又有皇後強悍善妒,勾結張讓、趙忠、郭勝等控製內宮。皇後二兄何進、何苗,皆秉兵權。


  何進內有袁隗、楊彪、盧植、袁紹、袁術等為之襄助,外有劉備、公孫瓚為將,勢力已成。何苗曾經做過河南尹。


  皇長子劉辯也11歲了。即使皇帝像先帝一般壽命不永,短時間內絕對穩固,不可動搖的,大漢中興亦可待。”


  劉和:“兒子明白了。”


  劉和知道,很顯然,平時每逢大事有靜氣的父親心動了。在雒陽,即使貴為九卿之一的宗正,看起來地位崇高,權力廣大,實際上時刻活在別饒眼皮底下,活在輿論監督之下,根本不可能隨意行事。


  相比之下,一個郡守、國相除了上計之時,一年之中絕大部分時間,麵對覺大部分人,對軍事、行政、刑名、教育等各個方麵,都是自己一個人了算。


  以宗正出任幽州刺史的劉虞則權力更大!

  享受過這種不受監督的權利滋味,又怎會不貪圖留戀,不生出些許不更進一步的心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