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起> 第533章 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不悌

第533章 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不悌

  耿武欲回巨鹿舉事,以爭奪冀州。


  劉備製止他,表示雖然冀州人心不定,但魏郡太遠,袁紹部下經過一年戰爭,變得精銳而強健。袁紹名聲大,袁門故吏遍布冀州高層,冀州大族不少會偏向他。而且青州目前經濟拮據,實在不適合發動大規模戰爭。


  劉備內心深處還有不得已的苦衷:現在,冀州並未完全歸附袁紹,若劉虞、公孫瓚、劉備、韓馥舊部能夠合力進攻冀州,多半能擊敗袁紹。及時不能完全擊垮,至少能瓜分大半個冀州。


  可勝利之後怎麽辦?

  劉虞、公孫瓚、劉備之間很可能爆發嚴重衝突。不論是兩個劉姓子孫動武,亦或是幽州軍打幽州人,或者師兄弟相殘,都是劉備極為不想看到的後果!


  劉備於是表劉子惠、耿武、李曆、關純、潘宮、潘鳳、韓昭皆為青州刺史從事。擬留劉子惠、韓昭在青州,擬遣耿武兼領清河都尉、潘鳳兼領平原都尉、李曆為高唐令、關純為平原丞,以抵擋黃巾為名,帥軍爭奪平原、清河。


  至於濟南,臧洪與劉備之間互相都有猶豫,沒誰願意先動手。


  這種種打算,如果劉子惠、耿武、潘宮不能服李曆、關純、潘鳳、韓昭以及他們所率領的萬餘冀州百姓,都將是鏡花水月。


  。。。


  劉子惠趕回南皮,對兒子劉子楠:“韓方伯不走,我也不強迫他走。他不走比走好!他死比不死好!”


  劉子楠:“為何?”


  “我原本以為,袁紹意在光複漢室,所以當初竭力鼓動方伯起兵討董。可袁紹不西向討賊,卻向東奪韓方伯之地,可見意在割據河北,走光武皇帝的老路。”


  “那我們走哪裏?回中山歸葬?”


  “笨蛋,乃公還沒死!”劉子惠一巴掌打兒子頭上:“你你忘記我們姓什麽了?”


  劉子楠:“明白了,中山地近幽州,投靠光武之後,冀州牧劉虞?”


  劉子惠又一巴掌打上去:“乃公自付智謀,如何生了你這麽笨的兒子!中山在劉虞公孫瓚與袁紹之間,必有大戰,我們父子不善統兵,回去找死麽?”


  “那還能投靠誰?兗州刺史劉岱?益州牧劉焉?荊州刺史劉表?”劉子楠接過父親的印綬,“竟然是青州刺史劉備!父親不會撞昏了頭,他可是幾人中名望最低的!”


  劉子惠又一巴掌打過去,這次兒子逃得快,沒打著:“笨蛋,笨蛋就是笨蛋。過來讓乃公打兩下出出氣。”


  劉子楠躲到門口,拉開門閂隨時準備逃走:“不,杖則受,大杖則走。”


  “也怪我,之前隻讓你讀儒書,讀傻了。”劉子惠搖搖頭,“《韓非子疑》有雲: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以今袁紹奪韓方伯之冀州,而朱漢打斷方伯長子之腿,可見所謂不流血的禪讓是不存在的!為父作為韓方伯舊臣,對袁紹已無價值,要升遷難於上青!”


  劉子楠:“孔夫子不是:堯見子丹朱不肖,而立舜。舜子商均不肖,而立禹。禹本欲傳位於益,而其子啟奪位,開始夏之家下?”


  劉子惠:“儒書就不要學了,這是《韓非子》《戰國策》,你朝夕研究,白則留心兵事,數年之後應有所成。


  還有,你與二公子相善,多敲敲邊鼓。”


  。。。


  劉子惠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暫且服了大部分人,但李曆等數百人執意要歸鄉,劉備到南皮時,李曆已走,隻留下“他日有緣再見”等寥寥數語。


  那請劉子惠、耿武喝酒時劉備就有些疑惑,李曆的出走讓他更為狐疑:“兄在冀州,雖然不算愜意,袁紹也許了實權縣令。為何一定要投靠青州呢?”


  難怪他疑慮,韓馥本不願意起兵討董,劉子惠屢次相勸,甚至因此被撤掉治中從事,從州刺史屬下第一紅人,割了頭發,罰做掃地僧。之後兗州刺史劉岱以酸棗盟軍威脅韓馥,韓馥這才加入盟軍,重新啟用劉子惠,並支持袁紹糧草、士卒。


  袁紹能入冀州,在外人看來,劉子惠有功!劉子惠出走就顯得怪異!


  劉子惠:“鄙人本為治中從事,袁紹卻任我為縣令,既不是中樞的治症別駕從事,也不是獨當一方的郡守或都尉、校尉,可見袁紹心懷異誌。”


  劉子楠低著頭幾乎要挖個洞把自己埋起來,二千石和一千石差距就這麽大?父親這個官迷!

  劉備點點頭:“兄長有大功於袁紹,袁紹卻用原本不得誌的沮授、田豐,以及鄴下大戶審配等,可見他務求強大自身,不想興複漢室。”


  劉子楠長籲一口,還好這個荊州刺史腦回路清奇,能跟父親一條線。眼巴巴看著父親,拉著他衣角,希望不要再吹牛。


  劉子惠:“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袁紹不尊皇帝就是不忠,奪盟友韓方伯之冀州就是不義,領冀州刺史後串通黃巾殺害本州士民就是不仁,害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就是不孝,與弟弟袁術開戰就是不悌!


  我雖不才,又豈能效力於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不悌之人!”


  劉備:“還請兄長作文一篇,就以‘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不悌之袁本初’為題,刊登於青州報,印發四海!”


  “啊?”劉子惠幾乎咬到舌頭哭喪道,“好!”


  劉備大喜:“令郎仁善、忠直,性格不適合謀略或統兵,對取信、治理百姓卻是助力!可一麵在州中學堂讀書,一麵在膠州為令吏,過幾年為州從事,之後外放縣長、內為禦史,累官不失去州郡。”


  劉子惠複大喜:“明公知我心意。”


  回去路上,劉子楠依舊疑惑:“父親隻做了州從事,亦千石,何喜之有?”


  劉子惠心情尚好,這次沒打兒子:“為父是為你歡喜,你以為那學堂是什麽,那是青州書院!鄭玄為山長、盧植劉備為榮譽山長!往日太學是關東第一學府,如今太學沒了,青州書院就是關東第一學府。


  君候之子侄和諸官、將的傑出弟子也在其中讀書,你要能表現傑出,就是君候之弟子,鄭玄、盧植徒孫,乃是嫡係中的嫡係。而且過幾年你為從事,為父不得外放郡守?”


  對劉備的稱呼也從將軍變為君侯。


  “要是君候成不了事,這或許就是最大錯誤!父親為何如此相信君候能力?還勸告李、耿、潘家投靠青州?”


  “哼!你以為袁紹想效仿光武皇帝據河北,劉虞就沒這想法?戰略方向被摸透了,劉幽州有突騎、烏桓鮮卑胡騎、有名將公孫瓚,沒五到十年,袁紹休想統一河北!


  到那時候,君候可不止占據青州!


  何況我們姓劉,有得選麽?李曆他們尚且可以投靠袁紹、袁術,累官不失州郡、都尉,二袁能信任我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