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羽化
夢裏朦朦朧朧中我看到丹藥大成,黃老道微笑著衝我點了幾下頭,他顯得有些疲倦蒼老,他和藹慈祥的對我說,小雨……上天憐憫丹藥終於大成,我一生中煉丹無數,從來沒有煉過如此逆天仙丹,此丹雖沒有長生不死的功效,但也不遜之,你切記!
說到這他劇烈的咳了幾聲,嘴角居然噴出來一口鮮血,我看著他的樣子,此刻如風燭殘年的老人一般,再也沒有往日的神采,不禁心酸說道:“舅爺你”~他笑了一下說無妨,沒有管嘴角的血跡,繼續說道:“你切記這丹藥千萬不要被外人知道”否則將會大禍臨頭!
人有悲觀離合,我在世上亦活了九荀有餘,咳咳咳~幾聲咳嗽聲又打斷了他的說話,舅爺你真不要緊嗎?我看著他的樣子心裏有種不祥的預感,說不出來的滋味,黃老道咳了幾聲後對又我說,小雨我接下來下麵說的話,你要聽仔細了,舅爺我……我現在知道他可能是在交代後事,眼淚奪眶而出!
黃老道深吸了一口氣,精神顯得振奮了幾分,說道:“我十幾歲上山一心修道”心無雜念,這世間並無牽掛,直到遇到你這娃娃,心裏多了些掛念,塵世間這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不過是紅塵中的一場夢境,“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我枉自參悟一生,沒想到在這一刻方能領悟大道真理,一切萬法順其自然,你天性善良敦厚,日後雖磨難從從,生死難料,但生既是死,死既是生,你且去吧,日後若有難事或心結難解,可去南海尋求菩信大師。
老道去也~說完他閉著眼睛,好像陷入長長的沉睡中一般,舅爺~舅爺~我喊了他兩聲卻沒有回應,夢裏的他那麽安詳沒有一絲痛苦,有人要問死亡是不是很痛苦,這個問題可能沒人可以回答出來,因為我們無法體會死亡的痛苦,在我看起來是很痛苦的事,但對於黃老道來說,是悟道,最終悟出大道,是超脫,超脫了生死!
其實自古人們對死者都有一種期盼,期盼他可以走的安詳沒有一絲痛苦,很明顯我舅爺黃老道在夢裏最終是走的很安詳自然,我被這個夢給驚醒了,天已經蒙蒙亮了起來,整個道觀沐浴在安靜祥和的陽光中,我正在看著太陽想著昨晚的夢,小道士慌慌張張的走來,嘴裏說道:黃道長仙逝了,黃道長仙逝了~
這到底是夢還是現實?我已經分不清了,隨著他的喊叫道觀裏的道士們都出來了,眾人沒有太多的情緒悲傷,也沒有太多的驚訝!
我想這就是修道之人的心性吧,看透生死,看破紅塵,我們隨著小道士,一路來到了黃老道的住處,他在一個洞府開辟的空間,隻見洞府內香煙彌漫,室內布置簡單質樸,一個紫色半人高的煉丹爐正立中間,從丹藥爐中飄益出來的奇特香氣來判斷,這丹藥煉製的非常成功。
在看黃老道挺胸拔背,雙目緊閉,盤腿打坐,一幅入定的狀態,黃道長~黃道長~師叔~幾個道士喊了幾聲沒有半點回應,一個年級大的道長走過去探了探鼻息和脈搏,半天搖了搖頭確定的對我們說道:“師叔已經駕鶴西去了”啊!
直到現在我才肯相信這不是夢,而是黃老道給我的托夢,托夢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是經曆過,托夢,在道教與民間信仰中,鬼神如有意思表示,可在人的夢中出現而囑咐交代,或以各種情景示人,預知吉凶禍福。
托夢這種說法,在民間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因為目前的科學,還無法合理地解釋,為什麽人會接收到親人死亡的信息,為什麽人們在親人死亡之後,會在特定的時間夢到親人。
到逢年過節或者是死去的親人生日之前,活著的人都會夢到死去的親人,這時候人們就把它理解為死去的親人在提醒活人祭奠自己,不要將自己忘掉了。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托夢有什麽科學解釋?其實實際上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托的夢大多有一些共性。比如,做夢者與托夢者往往關係非常密切,要麽為夫妻,要麽為近親屬。有了這樣的緊密關係,那麽做夢者對托夢者平時的關注就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說,由於一方對另一方的關注,在心理上就會日有所思。
當然,這種“思”未必發生在意識層麵,而可能發生在潛意識層麵。在心理上,人有自己可以覺察的清醒意識,還有一部分自己不能覺察但仍在工作的意識,就是潛意識。即人的潛意識會關注另一方。不僅如此,人的潛意識還有很多精密的功能,包括對很多信息的監控與收集,特別是對清醒意識中注意目標以外的信息。
對這部分信息,意識有可能沒有關注,因而沒有捕捉,但潛意識不會放過。人的直覺、靈感,就是潛意識功能的一個突出表現。所以,經過潛意識對很多信息的收集、加工與處理,就會產生一種所謂預示的功能。
在白天的時候,心中有了對過世親人的哀思,夜晚夢到親人也就很正常了。所以說很多人認為靈魂托夢的說法並不科學,這僅僅是人的意識在暗中作怪。
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科學家們”普遍的認可。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家都不太相信鬼魂的存在,人們也就逐漸普遍認可了科學家們的這一解釋。
我和胡敏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這一切,想想幾個月前我們還和黃老道在一起談笑風生。
接著有人專門安排了黃老道的身後事,畢竟人死為大,古時候講究入土為安,要說這道家羽化,有著特殊的安葬方法。
首先,“羽化”同“屍解”一樣指的是道士去世。為說什麽會有“羽化”這種說法呢?這大概來自“莊生曉夢迷蝴蝶”的典故,據說莊子羽化變成了蝴蝶進而成仙,後人便用“羽化”一詞來指代道士逝世後羽化成仙,而最早“羽化”的毫無疑問則是莊子了。
道士羽化,曆來都要按照規矩舉行葬禮儀式。葬儀不能在正宮內舉行,隻能在朝拜殿或東西道院內舉行。在封建社會裏,道官和高道的葬儀跟一般道眾的葬儀有很大不同。
在明朝時,影響比較大的道官和高道羽化後,享受國葬的隆重禮儀。這些道官、高道的墓葬規模較大,有冠劍及各種金、銀、玉、瓷等器皿作為陪葬品。
明清兩代上層道士羽化後,有兩種葬法一種方式稱為“坐缸”,就是先將屍身封缸,然後進行安葬,接著堆起墳山,在上麵用磚石建塔、立碑,這一點與佛教類似;第二種方式是棺葬,葬法與“坐缸”基本相同,隻是盛殮屍身的容器改為棺木。一般道士羽化後,安葬方式與民間相同。
我舅爺黃老道的葬法就是坐缸,這些事宜我們不適合參加和參觀,隻能等道觀裏的人去做,然後等著安葬後再前去吊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