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娛樂圈裏的弄潮兒> 第三十四章:何為仁慈

第三十四章:何為仁慈

  不能與士兵同甘共苦,這大概是太史公黑霍去病最多的一個地方!

  《史記》記載,霍去病打仗,不僅有皇上禦賜的庖廚,還帶著幾十車皇上禦賜的精米,甚至還帶有一支蹴鞠表演隊。


  等霍去病打完了仗回來,發現皇上禦賜的精米還沒吃完,但兵士們麵有饑色!

  曆史上的名將帶兵分兩種,一種是吳起將軍那種。


  跟最下等與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騎馬乘車,親自背負著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還不惜為士兵親自用嘴吸瘡毒,以至於人家媽都抱怨,當年他就是這樣替孩子的父親吸毒,結果他的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結果死在敵人手裏。如今他又對我兒子這樣,我不知道兒子還到底能不能活著回來?

  一種就是霍去病這樣的,明確等級觀念!

  什麽樣的爵位、官職,就享受什麽樣的待遇!

  我是軍中主將,我吃點喝點怎麽了?

  我一個人的安危關係到前線數萬將士的生命安全,萬一進了草原沙漠,我水土不服怎麽辦?

  萬一我要是病倒了,前線數萬大軍可就群龍無首了。所以我帶幾個廚子過分嗎?


  不過分,確實不過分,但是帶蹴鞠表演隊就有點沒必要了。


  沒聽說打仗還帶文工團的!

  難不成霍大帥在打仗閑暇之餘,還要搞搞精神文明建設?


  在自己征伐殺戮壓力大的時候,心裏暗淡了刀光劍影的時候,就把蹴鞠隊拉出來陶冶一下情操?

  這就有點沒必要了,畢竟這麽多將士都看著呢,他們就算嘴上不說,心裏肯定多多少少會有點想法!

  但霍去病又確實是按照軍功論功行賞的,不論你是投降的匈奴人,還是窮苦出身的百姓,亦或者是皇帝派過來的關係戶我都一視同仁,論功行賞。


  又因為打仗斬首多,所以很多衛青曾經的手下都紛紛跳槽過來跟著霍去病混!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軍中將士還是蠻認可這位青年將領領軍實力的,最起碼認為跟著霍去病比跟著衛青混更容易立功。


  至於他身上的那些小毛病,隻要能打勝仗,帶領弟兄們升官發財,這都不是事。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霍去病是不夠體恤下屬,但最起碼比起趙括那種紙上談兵的貨色,最後讓40萬大軍全都被坑殺的命運,要強得多吧!

  什麽強得多,二者簡直沒有任何可比性!

  在一個真正優秀指揮官的眼裏,士兵們就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如何能把傷亡數字降到最低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霍去病帳下的士兵叢林法則會很明顯,有句老話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強者愈強,弱者恒弱。


  有的士兵搶來的糧食多到吃不完倒掉,也有的因為適應不了這樣殘酷的叢林法則,躲在角落裏麵悄悄餓死!


  記得大隋朝有一員名將叫‘楊素’。他的打法就很有意思。


  每一次隋文帝派他出戰突厥,他都能大勝而歸!


  他的打法很簡單,就是正麵硬剛,沒有什麽複雜的戰術!但是硬剛前,他會賣弄一點小技巧!

  打個比方,比方說突厥出戰人數有一萬。楊素先派100騎出戰,這當然打不贏,楊素就把敗退回來的兵士全都殺掉!

  爾後在派1000騎出戰,當然還是打不贏,楊素在把敗退回來的士兵全都殺了,以儆效尤。


  最後在派10000騎出戰,相同的人數,這次你總沒有理由再打輸了吧?

  出戰的士兵都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萬一敗了就是個死,隻能上前玩命的幹,基本上都是大獲全勝。


  而戰鬥勝利後,楊素把皇上的賞賜全都賜予軍士,自己分文不收!


  這樣皇上滿意了,絕大部分兵士也滿意了,至於那些選中出戰被殺的‘替死鬼’們,那隻能怪你們命不好!


  楊素的帶兵方式殘忍嗎?是很殘忍,但卻很有效!

  當時韓信選擇‘背水一戰’,對麵二十多萬趙軍都不是對手!

  正所謂:一人拚命,萬夫難擋!當人們對韓信用兵如神的方式津津樂道之時,又有幾個想過對麵那幾十萬趙軍的命運?


  趙軍傷亡大半,論傷亡人數比起楊素選的那幾個替死鬼要多得多!


  所以,在戰場上,到底誰是‘仁慈’誰又是‘殘忍’呢?


  那如果楊素這樣的指揮官和趙括這樣的指揮官你選一個,你會選跟誰混?答案不言自明!


  但霍去病對手下們全都一視同仁,按功勞記功,這樣的做法又很得罪人!


  因為軍中有很多‘關係戶’們,這些人可能沒什麽大本事,但關係卻硬的很!


  這些人可能是是皇上的高足,太尉的侄子,司馬的女婿,人家到軍中打仗,說白了就是混資曆,鍍金去了!


  你完全按照功勞報功,那些泥腿子,匈奴人都升上去了,他們這群人卻還原地踏步。


  甚至自己還要聽一個啥都不是的泥腿子在上麵吆五喝六的。


  人家心裏不平衡呀,你這樣不得罪人麽?

  那你死的早也就不難理解了!


  霍去病河西之戰的主要戰績: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19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


  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


  在春季攻勢中,霍去病率一萬驃騎出隴西,轉戰河西五國,與單於的兒子交戰。再越過焉支山,6天中急行軍一千多裏。


  在皋蘭山下(今蘭州南部)重創匈奴,殲敵近九千人,俘獲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戶。


  在夏季攻勢中,霍去病與公孫敖率領數萬騎兵分路進軍。


  公孫敖迷路遲到,未能與霍去病會和。


  霍去病果斷決定孤軍深入,殲敵3萬餘人。


  俘虜匈奴五王,五王母,單於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讓匈奴的實力受到一次極大的打擊,又加封食邑五千戶。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


  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霍去病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


  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


  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後來,這句話成了很多影視作品中的金句!

  比如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就借著喬峰的嘴裏說出了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漢唐之時,武功極盛,當時契丹的大好男兒,被漢人也殺了不少!

  有的人說,曆史上漢民族帶給其他民族的傷害,其實一點也不小!


  或許吧,在盛唐之時,像高仙芝那樣的節度使統帥,不滅幾個國似乎都不好意思出門!


  而漢民族,盡管多災多難,但始終屹立不倒。


  中華上下五千年,就是一部血淚史,但同樣,也是其他民族的血淚史!


  五千年過去了,不知有多少民族,最後消失在了滾滾的曆史浪潮之中,而華夏民族卻笑到了最後!

  匈奴民族是很苦難,打不過當時巔峰時期的大漢王朝,最終走向了分裂,一部分選擇了臣服,一部分選擇了西遷!

  選擇臣服的匈奴人,如今大概已經漢化的差不多了。


  但選擇西遷之路的匈奴人,卻用了整整兩百年的時間,最終走到了歐洲,打敗了當時的歐洲強國阿蘭,建立了強大的匈牙利帝國。


  並因為諾骨米牌效應,陰差陽錯的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不過據《史記》記載,匈奴與漢族本就同出一源,都是大禹的後裔。


  在夏朝亡國後,夏桀的一支後代逃往北方,建立了匈奴!


  這麽說的話,匈奴也算是我華夏民族的一支分支,他們沒能亡國滅種,而是留下傳承也是很值得令人欣慰的事!


  不過,為民族爭取生存空間這我可以理解,但咋說大家也都是親戚,就像美英,傳承這種東西你賴不掉!


  既然如此,你們霍霍歐洲去就好了,沒必要跟漢民族死磕。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不把你們打死、打殘,萬一把你收留了再來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這樣的悲劇難道還少麽?


  像五胡亂華和蒙元入侵,導致華夏文明差點亡族滅種,這樣的悲劇真的不要再有了!


  所以,請不要站在一個絕對安全,而又聖母的角度上,去考慮、指摘以前將軍們的種種不是,悲天憫人。


  他們都是國家英雄,也都是民族英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