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德立行立言
早六點整。
明月書院的一眾學子先後趕來。
可是當他們抵達學院門口之時,卻看到了讓他們心中五味雜陳的一幕。
這一天,幾乎每一個趕到學院的學子都停留在了學院門口。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整個學院門口聚集了大量人群。
這種情況讓學院的高層也就是宋家的手下也不由得麵露難色。
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此時此刻,端坐在學院門口的南宮錦。
凡是看到這一幕的人,都知道南宮錦為何而來。
但他們卻不能理解,為何這個聲名顯赫的老先生,即使冒著失去一生名聲的風險也要來這裏做出這件事情。
相比於一眾學子臉上的疑惑,南宮錦臉上卻寫滿了坦然二字。
身為一位老師,他要做的,是幫自己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作為一個讀書人,他要做的是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南宮錦這一輩子讀了無數的聖賢書。
隨著書讀的越來越多,他便對那些先賢前輩愈發的敬仰。
甚至他認為自己可能終其一生也達不到那些先賢的高度。
但,南宮錦也從未有過這般野心。
他要做的,不是達到先賢的那種高度,讓後世代代傳頌。
他想做的,無非就是接下先賢衣缽。
他執著於去除明月書院那些肮髒,不可為人所見的交易。
誓要為天地立心。
早些年間,他花盡積蓄,幫那些無力求學的學子進入明月書院。
誓要為生民立命。
而他選擇繼承先賢的意誌。
誓要為往聖繼絕學。
他今朝所做的一切的一切。
則是為了萬世開太平。
學院是讓學子學習的地方。
如果說這種地方都充滿了不可見人的交易。
那學院還算是學院嗎?
他還稱得上書院二字嗎?
最起碼在南宮錦老先生的心中,不是這樣的。
等到學院門口的人聚集得越來越多。
最終,趕來上學的學子,還有學院內的老學究們全部抵達到這裏之後。
南宮錦終於睜開了渾濁的雙眼,環視著周圍,看著那些或是羞愧,或是自責或是麵無表情的學子們。
“諸位可還記得老夫啊?”
聽到這句話,一眾學子無不動容。
在明月書院之中,還有哪位老先生的名頭響的過南宮錦嗎?
當然沒有。
那還會有誰不知道南宮錦嗎?
當然也沒有。
所有人心中都有答案,但迫於宋家的威脅,他們也隻能選擇沉默不語。
注意到這一點的南宮錦並未在意,他今天來這裏就是想要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去,想做的事情做完。
至於別人怎麽想,別用聽與不聽,回與不回。
都與他沒有太大幹係。
所以,縱使無人應聲,南宮錦依舊自顧自的說道:“我叫南宮錦,曾是這所書院的一位老師。”
“我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加入了這所書院,成為了教輔。”
“後又用十年,成為了一位老師。”
“如今老夫七十有餘,可以說老夫這一輩子,都在這書院之中度過。”
“這數十年間,今有老夫之手所培養的學子,有人邁入仕途,有人下海經商,當然也有人依舊在這苦海之中浮沉。”
“作為老師,沒能將他們所有人引上正道,老夫很慚愧。”
說到這裏的時候,南宮錦的臉上真的露出了慚愧的表情。
就像他說的那樣,是為老師,希望看到每一個學生都能走上正途,可他卻沒做到。
即使經由他培養的學生,十人之中已有八人走上了正軌。
可剩餘那兩個卻依舊讓南宮錦始終惦記著。
雖然世人常用當代第一讀書人的稱呼來尊稱他。
可他卻從來都不敢承認這個名號。
也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即將身亡之際選擇回到書院。
這位老先生讀了一輩子書,也教了別人一輩子書。
到了最後,他最想做的也隻有再給這芸芸學子上最後一課。
這與這書院之後會是如何,他很在乎,但他也無力在管。
並且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可以傳承自己意誌的人,將這個重擔交到了那個人的手上。
他南宮錦最後想要做的事情,不是以死明誌,也不是用自己這殘破的身軀逼迫宋家改革。
他想做的,無非就是最後在上一堂課。
南宮錦本想回到自己的教室之中,但仔細一想,他如今已經被趕出了書院,自然是沒有資格再回到教室。
但好在這世間有心教人的老師不需要教室,有心求學的學子,也不需要教師。
一位真正的老師,所做之處便是學堂,所處之地自是書院。
所以南宮錦選擇在這書院的正門口,上完最後一課。
眾人依舊沉默著,而南宮錦則依舊自言自語的像眼前這些人,傳授自己心中的學識。
“老夫叫過很多知識,講過很多道理,但這最後一趟課我卻像要交交這芸芸眾生怎麽做人!”
說來可笑,人生而於世便為人,無論怎麽做也不影響他是個人。
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卻還是做人。
一撇一捺,簡單那個一個人字,卻難倒了芸芸眾生。
在南宮錦的心裏,做人本不該這麽複雜。
不過是遵循本心,行應行之事。
人可以自私,這是本性,這沒有錯。
但因為自私,而傷害到了他人,這便是大錯特錯。
“君子三立,立德,立行,立言。”
“德便是品德,品德不端者,雖然可以在特定時間內,獲得蠅頭小利,但終究有違正道,絕非人應做之事。”
“行便是行事,行事不端者,雖然可以暫時高高在上,獲得暫時名利,但終究有違常理,望諸位莫做這般人。”
“言乃是言行,言行不端者,雖然可以逞口舌之利益,獲得一時暢快,但終究是無本之言,隨風而來,隨風而去。”
“所謂立德,立行,立言,便是要諸位在一生之中,堅守品德,行正義之事,端正言行。”
“隻有這樣,方才為人上之人,方才為無愧之人。”
“而,無愧則能坦蕩,坦蕩才能無懼。”
“無懼者,無懼權勢,無懼名利,無懼非議,這才不枉來著人世間走上一遭!”
“試問,誰想彌留之際,走馬燈中出現的盡是些愧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