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上堤
第628章上堤
王學平的注意力被野蠻的動員行動給吸引了過去,文光建的注意力卻全在自家的老板身上瘋狂f打
光建發覺王學平的眉心,不時地跳動數下,臉色多少有些難看,他琢磨著,王老板應該并無馬上主動chā手糾正的意思
如果現在就挺身而出,文光建覺得,真要這么干了,那就失去了王學平領著他們下來微訪的實際意義了
在跟隨王學平之前,文光建就是市政fǔ的機關干部了,屬于“老機關”之中的一員
盡管那個時候,文光建的地位和今時今日,有著不小的差距,可是,機關里的門道,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以前,文光建所知道的領導視察活動,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當領導的根本就看不見基層的實際狀況
警車在前邊開道,領導被一大幫子下邊的干部包圍著,看到的貶低都是歡歌笑語,山河錦繡非常,形勢非常之好
而且,上級領導所接見或是慰問的人們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特定人選:很多時候,為了糊弄上級領導,下級經常會安排縣鄉黨委政fǔ的機關干部,冒充村子里先富裕起來的“樣板農民”
都在演戲
光建有時候甚至在想,難道說上級領導都是傻瓜,完全不知道下邊的干部成心忽悠他么?
結合魂機關的實際情況,文光建有所感悟,很多時候,上級領導應該是心里有數的,只不過懶得揭穿罷了
畢竟,下邊的干部們,花費無數心思,“犧牲”無數腦細胞,目的只有一個,讓領導開心的來,滿意的走
到了一定級別的領導,沒誰會在乎那點吃喝方面的事,他們考慮最多的,也就是下邊的人跟他是否一條心的站隊問題,至于基層老百姓的日子是好是歹,和他有何干系?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窮泥腿子,遍地都是
天朝官場上的邏輯,一向是:欺上不瞞下村騙鄉,縣騙市,大大小小的領導以及干部們,都在演戲,省和朝廷中樞
為了樹立所謂“正面”典型,夸大所謂的政績,上級領導大多都會揣著明白裝糊涂
在整個的演戲過程中,只有一條必須注意:千萬別把戲給演砸了,惹得一級的領導不高興,那就麻煩大了
光建一直留心著王學平的臉色,這是當貼身秘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察言觀色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去強調,都不過分
人人皆有的功利思想暫且不說,在文光建所有熟悉或是了解的領導之中,他認為,王學平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無論從政治眼光,還是執政的手腕,還是實實在在的親民理念,王學平都遠遠地把官場上的大小領導們拋在了身后
王學平刻意拋棄了習慣性的背手動作,改為雙手抱胸,視線一直盯著逐漸喧鬧起來的街道
“孩子他爹……”
“娃他娘……”
“爸爸,媽媽,我怕……”
“尼瑪,磨蹭個卵,快點走……”
整個街道亂七八糟的鬧成了一鍋粥,野蠻動員的推搡聲,受驚嚇的孩子們的哭喊聲,匯聚成了一幕幕魂亂的無序場景
王學平心里微微一嘆,常言說,山高皇帝遠,王權不下鄉現如今,從朝廷到地方的五級黨委政fǔ的管制架構之下,即使是偏遠的鄉鎮老百姓,也難逃“被動員”之苦
有多少罪惡隱匿在“穩定壓倒一切”這句政治口號之中,即使是世情練達的王學平,也無法盡知
不過,透過市信訪局那邊遞上來的報告,王學平有了個基本的概念,僅僅半年的時間,全市范圍內的上訪群眾,就多達數萬之眾
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權莫進來
按照天朝的老傳統,冤死不告狀,民不與官斗
如果不是利益受損太過嚴重了,一向膽小怕事的農民,會大老遠的跑到市里來告狀?
即使不清楚大多數找政fǔ訴苦的具體情況,僅僅憑著常識,王學平就敢斷言,民告官,官大多無理,甚至是嚴重違法亂紀
當然了,知道是一回事情,要想徹底解決官員胡來的問題,任重而道遠
至少,在獲得大的權力之前,王學平對于絕大多數上訪者所受的冤屈,愛莫能助
在王學平看來,掏錢作出補償很容易,可是,大規模的替草民翻案,所帶來的基層領導離心離德的嚴重政治后果,卻是他絕難承受的大災難
以委任制為基礎的人治模式之下,王學平不可能去冒得罪整個仁江官場的風險,那么做,只會掏空他的權力基礎,縮小權力的邊界,甚至會面臨被整下臺的巨大風險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王學平沒有政治方面的潔癖,積重難返已經幾十年了,他無力在短時間內完全扭轉過來
一朝權在手,才把令來行,時機不成熟的時候,王學平只能選擇暫時隱忍當然了,對于那些嚴重突破道德底線的惡劣事件,王學平有決心也有能力予以堅決打擊
“你們還楞著干著干什么?都給我上堤去”突然,一聲暴喝,打斷了王學平的思緒,他抬頭看去,只見一個左臂掛著“治安聯防”紅袖章的漢子,正指手畫腳的沖他大發脾氣
“你這是什么態度?”文光建立時被那漢子的囂張舉止給激怒了,開什么玩笑,就算是縣委記李愛國來了,借他八百個膽子,也不敢在王學平的面前放肆一星半點
“我們是外地來的生意人,也需要上堤么?”王學平倒沒計較那個治安聯防隊員的無禮,平靜的反問直奔要害,試問依據何在?
“讓你上堤你就乖乖地聽話,羅嗦個jb毛,你信不信,老子伸出一根小手指,你們幾個就得吃不了兜著走?”掛著紅袖章的聯防隊員平時囂張慣了,那受得了文光建厲聲質問,劈頭蓋臉地罵開了
王學平看了眼文光建,示意他稍安勿躁,接著,扭頭笑著對那聯防隊員說:“天大地大,防汛最大,我們都上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