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胸有成竹
陳羽笑笑:“怎麽會呢?”迅速在腦海裏搜索著相關的信息,他現在也來脾氣了,非要靠自己想出答案不可!
“哈!”
腦海裏猛地一亮,終於給陳羽想出來了:“與可,就是文同嘛,大名鼎鼎的畫竹名家,誰不知道?”
“哦,你知道啊?”毛乙銘頓時失望了,沒能考到陳羽,很是遺憾。
“哈哈……我好歹也是上過大學的,能不知道文同嗎?”陳羽失笑,“文同就是蘇東坡的朋友,擅長畫墨竹,蘇東坡寫了一篇‘文與可筼簹穀偃竹記’,描述了文同畫竹的故事,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流傳下來的。”
這個故事很有名,中學課本上都有的。
不過,一般學生讀過後也就是記住了“胸有成竹”的成語,對文同這個名字,多半沒多久就忘掉了,畢竟他在課本上的出場率太低了,比文章作者蘇東坡名氣差遠了。至於文同的字,會專門去記的人就更少了!
得虧陳羽記性好,硬是給想了起來。
毛乙銘聳聳肩:“好吧,考不到你行了吧?那你趕快看看,這幅墨竹圖到底是不是文同的?”
那個藏家,也一臉期待的望著陳羽。
陳羽點點頭,打量了下那個賣家,見對方穿著一身高檔定製西裝,腕上還戴著價值百萬的名表,一看就是個大富豪。
陳羽之所以觀察這些,是因為據他從介文休那裏了解到的書畫知識,文同的墨竹圖,流傳下來的一共就隻有四幅!
數量這麽少,而文同畫竹的故事又那麽有名,可想而知這墨竹圖的價值會有多驚人。
文物嘛,就是背後故事越傳奇,可炒作性就越高,價錢自然也就越高。
這麽貴重的畫,落到普通人手裏的機會幾乎就是零!
而麵前的藏家從身家來說,應該是具備收藏文同墨竹圖的能力了,給這幅畫的真實性增加了一點可能。
但也僅僅隻是個可能,具體還是要看畫。
陳羽看了看絹質、墨跡、以及老化痕跡,憑自身能力感覺,是真品的幾率竟然至少有八成!
再看那兩首詩,一首的字體跟文同落款一樣,看來是文同自己寫的。
詩的內容就平平無奇了,肯定比陳羽強,但也絕對達不到古代名家的水準,文同本身詩詞就不出名,倒也符合特征。
第二首詩,字體就不同了,反而跟那一段描述文字相同。這個字,寫得也比陳羽強,但同樣也比名家水準差遠了,而且還有很明顯的炫技的感覺,也就是說寫字的人應該是很愛賣弄的。
而這首詩的內容,更是詰屈聱牙、拗口之極,還故意用了不少生僻字,把陳羽給看得頭暈腦脹。能大致猜出詩的意思,無非就是稱讚這幅畫畫的好,然後借著竹子歌頌下氣節什麽的。
明明很簡單就能表達清楚的話,寫成這麽爛的詩,真難為作者了!
陳羽想起自己上學時,也有些個喜歡賣弄所謂文采的同學,就專門喜歡用正常人不認識的生僻字,顯示自己有多牛叉。其實那些破詩,連押韻和平仄都做不到。這首詩,給陳羽的就是這種感覺。
再看那段描述,則是記錄了作者怎麽得到這幅畫,然後如何喜歡,專門題詩歌頌幾年的意思。最後的落款也是兩個字:禦筆!
禦筆?
陳羽知道這肯定不是某個文人的字號,在古代,這就是指皇帝親手所寫的意思!
這麽說,收藏這幅畫,還有寫這首破詩和描述的人,竟然還是個皇帝?
靠!
陳羽心裏忽然想到了什麽——該不會是乾隆那個鳥人吧?
不能怪陳羽往乾隆身上想,因為自古以來,正常的皇帝都不會往別人的書畫上直接寫字的,而是在原有書畫後麵接上一張紙。就乾隆最惡劣,生怕他的名氣被後世忘掉,逮住名人字畫就往上麵寫詩、記筆記!
著名的富春山居圖上,足足被他寫了五十多段文字,把留白的部分全部寫滿還不算,還在畫中間的山石上麵繼續寫!
把好好的一幅畫,都給搞成日記本了。
最惡心的是,乾隆不光寫字,還特別喜歡蓋印!
要說,收藏家往字畫上蓋印,這是自古以來通行的做法,而且很多字畫的鑒定,也正是通過這些印章,才能判斷出年代和流傳信息的。這就叫,流傳有序。
但正常人,都隻是蓋一個章就好,而且還是小小的章,蓋在盡量不影響原畫美感的地方。甚至藝術修養好的藏家,蓋的章還能跟原本的字畫相映成趣,提升原畫藝術層次!
乾隆卻不同,一張畫上,他至少要蓋幾十個!
偏偏他的印章還沒什麽美感,都是方形或者圓形,而且最惡心的是,同樣印文的章,他還要搞大中小型號各一個……
陳羽心裏發怵,急忙打量這幅畫上的印章,一看果然!
“古稀天子”圓形印章,大小兩個。
“十全老人”圓形印章,大中小共三個。
“乾隆禦筆”方形印章,大中小三個。
“涵虛朗鑒”方形印章,大小兩個。
“乾隆預覽之寶”陽文印章一個、陰文印章一個。
“太上皇帝”方形印章,大中小三個。
……
日啊!
陳羽算是服了,真的服了!!
“毀畫狂魔”的名頭果然不是虛的!
得虧陳羽不是文同,要不然,非得從棺材裏鑽出來,把乾隆的墳給刨了不可。
有乾隆的題詩和這麽多印,按說,這畫可以確定是真的了吧?
畢竟乾隆可是皇帝,手下那麽多文人幫忙把關,而乾隆本人又自詡是十全十美的天下第一人,這要是贗品怎麽會被乾隆收藏?
但還真不能這麽斷定!
被乾隆鑒定為真品,其實卻是贗品的字畫,那可多了去了。比如富春山居圖,乾隆一共收藏了兩幅,被他當寶一樣隨身帶著當成筆記本的那個,是假的。
另一個被董其昌、沈周等大名家鑒定為真品的,然後被乾隆不屑一顧的說是假的,還專門在上麵寫了一段,嘲笑沈周等名家眼裏差的……其實卻是真的!
還有溪山行旅圖,乾隆也收藏了兩幅,同樣把假的當真的。
還有古木竹石圖、兔胄圖、謝賜禦書詩表、聽琴圖、獅子林圖等很多。
也多虧如此,這些個真跡,都逃過了被乾隆荼毒的厄運……